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建筑
福建建筑

月刊

1004-6135

0591-87855358

350001

福州市北大路240号

福建建筑/
查看更多>>本刊传播、交流、研讨土建科技成果、信息,繁荣学术,促进科技进步,为经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宁德市山-海资源本底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彭头平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福建省宁德市特色的山-海生态本底,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安全、城市安全韧性等方面着手,依据"识别生态源地→构建阻力面→提取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思路,通过GIS叠加分析评价,识别出90余处重要生态源地,面积5328.6 km2,占宁德市域国土面积的24.6%;利用水系安全法、最小累积阻力方法,提取了18条生态廊道,构建了宁德市山-海生态安全格局.此外,划分出25余处生态障碍点,为下一步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安全格局生态障碍点宁德市

    政和县锦屏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李小晓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人们不再满足单一的景区和景点游览,而是更注重旅游的多元体验感.历史文化名村拥有众多自然资源,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其旅游发展引起公众广泛关注.为此,以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为实例,分析锦屏村概况,从旅游发展角度分析锦屏村的优势及劣势,提出旅游发展原则,研判发展定位、策划旅游产品及串联旅游线路等多方面内容,旨在探讨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发展策略,为同类型村庄旅游发展提供思路.

    历史文化名村锦屏村旅游发展

    厦门市健康步道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史志法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项目厦门健康步道系统为例,多层次分析步道设计理念与手法如何对健康起到促进作用.以步行需求作为规划设计的出发点,营造空间系统、城市符号,提升使用者的归属感,促进社会健康;从步道体系构建、交通系统联通、公共空间营建、步行景观设计、服务设施布局等方面,对步行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提升环境健康以及使用者的身心健康.研究结果表明,步行需求的满足,能有效带动环境健康、身心健康和社会健康的正向循环.厦门市健康步道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而且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的一张新名片.厦门市健康步道的建设实践,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市级健康步道系统健康步行需求步行环境社会环境

    厦门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编制探析

    杨春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新时期,厦门现有的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已不适应新的形势需求.如何搭建框架、充实内容,继续发挥技术规定的指导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结合发展要求、管理需求和审批实际,基于对现有技术规定评估的工作基础,以精细管控、动态更新、广泛适用、服务建设的技术思路,探讨厦门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编制框架与内容,以期为各地推进国土空间技术标准建设提供参考.

    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厦门

    屏南县千乘桥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孙睿白君亭彭鸿俊韩伊伟...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拱廊桥是现存于闽浙乡村聚落的古老独特桥梁,也是木拱廊桥乡村聚落联结文化、再现历史场景和唤醒乡愁记忆的公共空间.木拱廊桥遗产与乡村协同发展,有助于实现木拱廊桥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协同提升,助推乡村振兴.研究通过构建包含木拱廊桥乡村聚落韧性和木拱廊桥可持续发展两个子系统的木拱廊桥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计算指标权重及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得分,对福建省屏南县棠口村及千乘桥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具体发展策略.

    木拱廊桥可持续发展棠口村韧性

    福建九龙江河口平原传统民居的朝向问题研究

    罗彤卉钟振坤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闽南地区传统民居为例,对比淮北平原以及太湖流域的聚落发现,传统上中国民居以"坐北朝南"为主要朝向的概念,实际上会依据民居所处的、不同的地理特征而转变.不同于淮北平原以"坐北朝南"为主要朝向,位于九龙江河口平原的研究区域,仅35.9%的传统民居朝向为"坐北朝南".经进一步分析发现,闽南民居与山脉的距离和民居是否采用"坐北朝南"的朝向有密切的关联性.通常情况下,民居与山脉的距离越近,则更倾向于以山脉的方位为坐向;距离越远,则更倾向于"坐北朝南"的方位.研究结果表明,地理环境是影响闽南传统民居朝向选择的关键因素,民居的朝向选择与地理环境的关联,蕴含了聚落与环境的脉络.此脉络的厘清,将对传统聚落保护、传承与有机更新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支撑.

    建筑朝向传统民居乡村聚落九龙江河口平原太湖流域

    福州轨道交通侧式车站地下一层平面设计与功能优化分析

    卢衍东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对轨道交通地下一层侧式车站进行设计,对福州地铁线路上三个侧式车站的改进和优化措施进行研究,给出对应建议.在介绍了侧式车站的基本构造和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对侧式车站的平面设计特点进行分析;对三江口站、洋里站和十八孔闸站三座车站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优化建议.通过研究可知,侧式车站一般适用在人流量较小和管理要求不高的车站,如果需要对服务功能进行升级,需要对原侧式车站进行设计升级和优化.优化建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侧式车站的设计难点.

    轨道交通侧式车站平面设计功能优化

    基于第四代生态住宅的房屋建筑设计研究

    周成才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第四代生态住宅项目在市场的落地和推广,对生态住宅的设计过程中进行思考与研究.在分析生态住宅基本概念、政策支持和政策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生态住宅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生态住宅功能设计与居住要求,对生态住宅的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建筑防水构造、植物配置和滴灌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梳理;最后,分析推行生态住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住宅第四代住宅设计原则设计理念

    某通廊震动分析及修复方法探析

    李剑峰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使用DASP动力测试分析软件对通廊进行振动检测分析,结合现场查找施工缺陷、通过增加辅助杆件,改变通廊刚度,对比分析钢结构通廊不同状态下自振频率.DASP动力测试分析软件,能够相对安全、简单、高效地分析结构件在各种工况下的振幅、频率,可以广泛应用于结构的检测、加固项目.

    通廊振动频率施工缺陷加固维修

    某八度区近断层学校建筑基础隔震设计研究

    乌兰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某高烈度区(8度,0.2g)近断层学校建筑隔震设计,以新疆某学校建筑基础隔震设计为例.基于水平减震系数法,建立学校建筑基础隔震的设计流程,详细分析设计流程各阶段的模型选择,荷载取值,工况组合,计算指标的限值及依据,尤其分析探讨了核心的隔震层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基础隔震技术实现了对上部结构设计降一度设计的性能目标,不但可以保证结构安全,震后还可以充当应急避难场所提供有效保障.其可为同类建筑,基础隔震设计提供借鉴.

    近断层学校建筑基础隔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