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林大学

郑金贵

双月刊

1671-5470

jfau@fiau.edu.cn

0591-83744237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专业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枯草芽孢杆菌B2-GFP菌株的构建及其在土壤中的定殖

    雷晶晶康业斌苗圃马君红...
    57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质粒消除与热激法构建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株B2-GFP,并测定其生长曲线、稳定性及对烟草疫霉的抑制率;同时,采用灌根和稀释平板法测定该菌株在烟株土壤中的活菌数.结果表明:工程菌株B2-GFP较野生型菌株B2提前1 h进入指数增长期,在培养11 h后同时进入稳定生长期;B2-GFP与烟草疫霉对峙培养后抑菌率达48.30%;在不含卡那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中继代培养10代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菌落及菌体仍具有较强绿色荧光.烟株根际土壤活菌数大于根围土壤活菌数,且均呈现先升后降再趋于稳定的规律.在灭菌土壤中接种工程菌株B2-GFP第14天,烟株根际土壤活菌数达1.61×107 CFU·g-1;在自然土壤中接种该菌第42天,烟株根际土壤活菌数达1.46×107 CFU·g-1;接种第70天仍能保持绿色荧光表型.本研究证实工程菌株B2-GFP在烟田土壤中能够定殖并保持其特性.

    枯草芽孢杆菌B2绿色荧光蛋白定殖烟草烟草疫霉

    松材线虫VAP家族成员结构分析

    潘佳亮王巧申李长强李理栎...
    583-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毒液过敏原蛋白(VAP)是一类高度保守的线虫分泌物,在线虫侵染寄主植物早期发挥重要作用.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松材线虫(Bx)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4个VAP家族成员,对其理化性质、保守基序和二、三级结构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不同Bx-VAPs的氨基酸组成数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存在很大差异;14个Bx-VAPs基因的进化相对保守,所有蛋白均含有代谢产物活化蛋白(CAP)结构域;该家族成员有明显的胞外蛋白形态特征,属于分泌蛋白.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松材线虫入侵、定殖和致病的机制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松材线虫病VAP基因家族蛋白质结构生物信息学

    晚熟桃优良芽变新品种'韦端蜜红'的分子标记鉴定

    李文李建安陈小梅李成悦...
    592-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晚熟桃新品种'韦端蜜红'与'颐红'间的亲缘关系,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韦端蜜红'和'颐红'等6份不同产地的桃材料进行分析.17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18条多态性条带,占比19.78%;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似系数0.92为阈值时,可将'韦端蜜红'与'颐红'区分.17对SRAP引物共检测到21条多态性条带,占比24.71%;UPGMA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似系数0.89为阈值时,'韦端蜜红'与'颐红'被分为两个不同类.ISSR、SRAP联合分析表明,UPGMA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90为阈值时,可将'韦端蜜红'与'颐红'区分.SRAP、ISSR及其联合分析均显示,'韦端蜜红'与'颐红'间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同时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说明'韦端蜜红'是由'颐红'芽变而来.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晚熟桃芽变品种遗传关系

    茉莉花JsMYB108转录因子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万超邓婷榕胡莉伍炳华...
    599-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茉莉花JsMYB108转录因子可以调控茉莉萜类合成酶基因JsTPS2的表达,是香气合成相关的转录因子.本试验将茉莉JsMYB108转录因子的编码序列利用酶切连接方法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株系,设定了4个IPTG诱导浓度(0.1、0.2、0.5、1.0 mmol·L-1)和3个诱导温度(20、28、37℃)用于筛选合适的蛋白诱导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诱导出来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和检测.结果表明:4个IPTG浓度均可成功诱导出分子质量约为59 ku的融合蛋白,不同IPTG浓度间诱导表达的蛋白量无显著差异;20、28、37℃均可诱导出融合蛋白,但相比28、37℃的诱导温度,20℃过夜诱导表达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更有利于重组蛋白的纯化.后续用0.1 mmol·L-1 IPTG、20℃作为大量诱导JsMYB108融合蛋白的条件,利用GST亲和树脂分离纯化了融合蛋白,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对纯化的蛋白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可为后期筛选JsMYB108互作蛋白及其蛋白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茉莉花MYB转录因子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榨菜BjuFIP蛋白纯化及非生物胁迫下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颜论陈国建陈明飞游经番...
    606-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BjuFIP在不同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通过无缝克隆技术将BjuFIP的CDS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测序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对BjuFIP-GST蛋白进行体外诱导表达纯化.结果表明,BjuFIP-1显著受低温(4℃)、高温(37℃)和NaCl的诱导表达,BjuFIP-2显著受低温(4℃)、高温(37℃)、ABA、NaCl以及Mannitol的诱导表达,说明BjuFIP在调控榨菜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在16、25和37℃以及1 mmol·L-1 IPTG诱导条件下,重组菌株均能够表达出分子质量约为55 ku的BjuFIP-GST融合蛋白,并且16℃诱导条件下,BjuFIP-GST蛋白较多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通过Glutathione Beads亲和层析柱纯化后,获得了大量纯度较好的BjuFIP-GST融合蛋白.BjuFIP显著受非生物逆境胁迫的诱导表达,在调控榨菜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获得了大量纯度较高的BjuFIP-1-GST和BjuFIP-2-GST融合蛋白,为后期进一步探究BjuFIP在调控榨菜抗逆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依据.

    榨菜F-box蛋白BjuFIP基因表达蛋白纯化

    石墨烯对杉木幼苗养分含量及光合特征的影响

    代林利魏永平张莜曹光球...
    613-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年生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方法,在统一施同量复合肥的基础上,分析添加不同浓度石墨烯(30、25、20、0 mg·L-1)对杉木幼苗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石墨烯处理下杉木幼苗养分含量均表现为叶显著高于根和茎,全磷和全钾含量随培育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0 mg·L-1石墨烯处理有利于杉木叶养分含量的积累,25 mg·L-1石墨烯处理有利于杉木茎养分含量的积累,30 mg·L-1石墨烯处理有利于杉木根养分含量的积累.不同浓度石墨烯处理下杉木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a)、叶绿素b(Chlorophyll b,Chlb)、类胡萝卜素(Carotene,Car)含量,以及可变荧光值(variable fluorescence,Fv)、潜在活性(potential activity,Fv/Fo)均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石墨烯处理杉木光合色素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普遍较高,其中30 mg·L-1石墨烯处理的初始荧光值(minimal fluores-cence,Fo)、Fv和最大荧光值(maximal fluorescence,Fm)最高,20 mg·L-1石墨烯处理的Chla含量和Fv/Fo最高,25 mg·L-1石墨烯处理的Chlb、Car含量和光能转化效率(photochemical efficiency,Fv/Fm)最高.杉木幼苗全氮含量与全磷、全钾含量之间,Car含量与Chla、Chlb含量之间,Fo、Fm、Fv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全磷含量与全钾含量之间,Chlb含量与Chla含量之间,Fv/Fo与Fm、Fv/Fm与全钾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一定浓度的石墨烯有利于杉木幼苗的养分积累及光合作用.

    杉木石墨烯养分含量光合特征

    连栽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表层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彭丽鸿崔朝伟王佳琪马东旭...
    621-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连栽对杉木人工成熟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的影响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峡阳国有林场53年生1代林(CK)和23年生2代林(TP)土壤真菌进行测序并分析.结果显示:Alpha多样性指数有所升高,但不显著(P≥0.05);土壤真菌纲水平上主要优势菌群分别为粪壳菌纲、座囊菌纲、散囊菌纲,属水平上主要优势群落为木霉属、圆孢霉属、青霉属,连栽对土壤主要优势真菌群落种类及相对丰度差异的影响并不显著.共发现7种营养功能类群真菌,其中腐生营养型真菌丰度占比最大,腐生—共生过渡型真菌丰度占比在连栽后极显著降低.土壤碳和钾元素是引起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而氮和磷元素是影响真菌物种组成的主要驱动因子.腐生营养型真菌与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腐生—共生营养型真菌与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2代连栽对土壤优势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功能类群来看,会造成腐生—共生营养型真菌群落极显著降低,导致土壤养分循环效率降低.

    杉木人工林连栽土壤表层真菌群落结构功能预测

    山白树潜在适生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杨黔越叶兴状徐毅枫覃名扬...
    629-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优化的最大熵模型(maxium entropy,MaxEnt)预测山白树在当代、2050s(2041—2060年)和2090s(2081—2100年)的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优化后的MaxEnt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其AUC值大于0.98.当代山白树的适生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9%,主要集中在秦巴和中条山.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山白树适生区在空间上的迁移较为稳定,呈现出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最冷月最低气温、年降水量、温度季节变动系数、最干月降水量4个环境因子对山白树生长的影响较大.

    山白树MaxEnt模型气候变化适宜生境

    鼠伤寒沙门氏菌LT2 Hfq与fadL、ompN、ybfM mRNA 5'UTR结合位点的预测与验证分析

    令狐远凤杨阳潘永段世宇...
    636-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5'RACE技术分析fadL、ompN、ybfM mRNA的5'UTR,并筛查fadL、ompN、ybfM mRNA 5'UTR中Hfq结合偏好型基序(ARN)n.利用λ-Red同源重组酶和FLP重组酶系统构建fadL、ompN、ybfM基因(ARN)n基序缺失基础上的lacZ基因融合菌株,运用P22噬菌体转导技术构建相应的hfq基因缺失菌株,通过β-半乳糖苷酶试验检测重组菌株的蛋白水平.结果显示,fadL中筛选出ARN-1(AAAAAA)、ARN-2(AAAAATAAT),其缺失降低了fadL的蛋白表达量,分别降低72%、56%;ompN中筛选出ARN-1(GTTTTT)、ARN-2(TCTTTT)、ARN-4(TTTGCT),其缺失提高了ompN的蛋白表达量,分别提高了1.29、1.30、1.07倍,ARN-3(ATTATT)缺失使ompN的蛋白表达量降低了10%;ybfM中筛选出ARN-1(AAGAGG)、ARN-2(AGCAAT)、ARN-3(AGTAAA)、ARN-4(AAAAATAGT)、ARN-5(AACAGAAAG),其缺失均增加了ybfM蛋白水平变化,分别为4.20、3.99、10.90、227.00、46.00倍.结果表明,ybfM、ompN、fadL中(ARN)n位点不同缺失能导致ybfM、ompN、fadL表达水平出现上调或下调,部分(ARN)n序列缺失可影响Hfq对相应靶基因蛋白水平调控作用.

    沙门氏菌λ-red同源重组系统伴侣蛋白Hfq外膜蛋白

    杨梅全基因组的GATA转录因子鉴定、功能及进化分析

    易雨憧廖文海孙进朱哲宁...
    64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杨梅GATA转录因子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预测其理化特性、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蛋白保守序列等基本特征.结果表明,26个GATA转录因子随机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共分为4个亚家族,并且各亚家族的成员在保守基序、结构域及基因结构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物种共线性结果表明,基因复制和片段性的重复事件可能是部分MrGATA演变的主要驱动力,MrGATA在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的表达数据说明各亚家族之间也存在功能上的差异.根据顺式作用元件及表达模式推测了GATA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功能.这些数据为探究杨梅MrGATA功能以及分子育种提供了依据.

    杨梅GATA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进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