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菌草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光谱特征参数模型研究

    白妮妮刘凤山张厚喜蔡杨星...
    210-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各种品种菌草叶片叶绿素光谱模型为快速无损地评估菌草健康状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多光谱相机拍摄光谱信息,使用RGB和HSV两种颜色空间系统进行NDSI、RSI植被指数指标的建立,并采用 4种回归算法进行叶绿素相对含量即SPAD值和光谱信息建模,选出合适菌草的模型.[结果]不同品种的菌草SPAD值差异不显著,主要是健康和干枯叶片的差异.叶片SPAD值和光谱反射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GB颜色系统红波段是最相关的波段,相关性达到−0.79.试验证明红波段的变化在健康叶片和干枯叶片之间更敏感.2种颜色系统综合评价,建模精度及稳定由高到低依次为:包含 5个通道的RGB颜色系统,HSV颜色系统,仅包含R、G、B 3个通道的颜色系统.4种反演方法中,反演效果最好依次为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机器学习和逐步线性回归方法、一元线性统计方法.预测SPAD值拟合效果最好的是RGB-NDSI-RF类型,其拟合数R2 为 0.95、RMSE为 3.04、MRE为 0.19,验证R2 为 0.75、RMSE为 8.26、MRE为 0.76.[结论]机器学习方法尤其是随机森林适用于菌草建模,可以取得较高的精度,具有高适应和稳定性.预测SPAD值拟合效果最好的是RGB-NDSI-RF类型,其模型可以适用于不同菌草品种的建模,敏感识别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评估其健康状态.

    菌草多光谱机器学习HSV颜色系统

    周年生长特性(大小年)下毛竹根际细菌和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

    袁宗胜刘芳章进峰陈洪华...
    220-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大小年毛竹林毛竹根际细菌和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结构差异.[方法]采集I度、II度和IV度的大年和小年毛竹林中毛竹的竹鞭、鞭根、根际土壤和林间土壤,提取样本基因组DNA,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毛竹根际细菌和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各组样本总共鉴定出 31个门、49个纲、108个目、212个科、472个属细菌.从优势菌群及丰度来看,大年竹鞭和鞭根的优势菌纲为α-变形菌纲,优势菌目为根瘤菌目;小年竹鞭和鞭根的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优势菌目为芽孢杆菌目.在门水平上,大年竹鞭样本放线菌门的丰度高于小年竹鞭样本,大年毛竹鞭根酸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大于小年毛竹鞭根样本,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富度小于小年毛竹鞭根样本.在纲和目水平上,大年竹鞭和鞭根样本与小年样本相比较,主要优势菌群为弗兰克氏菌目和α-变形菌纲下属的根瘤菌目.在科水平上,大年毛竹鞭根样本在黄杆菌科的丰度都大于小年样本.在属水平上,大年毛竹鞭根样本在慢生根瘤菌属的丰度大于小年毛竹鞭根样本,而大年毛竹竹鞭和鞭根样本细菌在伯克氏菌科的丰度都低于小年毛竹竹鞭和鞭根样本.从多样性来看,大小年毛竹根际土壤在各水平的细菌群落组成上差异不大,但根际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度高于林间土壤.[结论]毛竹的竹龄及大小年更替对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大,根际细菌群落具有更高的多样性.大小年毛竹竹鞭和鞭根内生细菌在主要类群上有明显的不同.

    毛竹林大小年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圆叶决明降解对土壤细菌组成和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

    钟珍梅邢世和翁伯琦游小凤...
    229-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豆科绿肥圆叶决明翻压对果园红壤细菌群落的影响规律.[方法]以空白对照(CK)和添加狼尾草(P处理)为对照,采用模拟培养试验,研究添加圆叶决明(J处理)后培养 10~180 d果园红壤细菌群落数量、组成、多样性及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25℃恒温恒湿培养,门、纲、目、科和属水平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培养 10~60 d,80~140 d处理间相对丰度具有显著差异的细菌数量减少,至培养 180 d,3种处理所有细菌的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变形菌、酸杆菌和放线菌为 3种处理相对丰度占比位于前 3的优势细菌.与CK相比,P处理和J处理变形菌相对丰度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而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则先升后降,J处理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P处理和J处理的变形菌、放线菌、绿弯菌、厚壁菌、拟杆菌和疣微菌随时间的变化均可用三次或二次函数拟合.P处理和J处理提高了红壤细菌ACE、Chao1和Shannon指数,降低了Simpson指数.[结论]添加圆叶决明改变果园红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提高了果园红壤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但添加圆叶决明和添加杂交狼尾草之间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不大.

    圆叶决明土壤微生物细菌多样性细菌群落果园红壤

    红曲糟固态制曲对米曲霉3.042产孢子及产酶特性影响

    赵燚涛梁璋成任香芸马文静...
    238-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米曲霉3.042红曲糟固态制曲产孢子及产酶特性,为米曲霉固态发酵红曲糟制备调味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红曲糟为主要原料,以米曲霉 3.042为发酵剂,以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酶活力及蛋白质酶解率、氨氮转化率等为指标,研究红曲糟、麸皮与水做培养基料配比、发酵时间等因素对米曲霉生长及产酶效果的影响.[结果]成曲培养料适宜质量配比为红曲糟∶麸皮∶水为 1∶0.8∶1.4,在此条件下培养 72 h,成曲的孢子量、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谷氨酰胺酶分别可达9.93、1160.94 U·g−1、1157.47 U·g−1、1788.40 U·g−1 和 10.49 U·g−1.利用该成曲发酵得到的调味液中氨基酸态氮、酶解率和氨氮转化率分别为 8.2 g·L−1、63.40%和37.08%,利用红曲糟麸皮做培养基料,利用 3.042发酵得到的调味液鲜味较高,色泽红褐有光泽,具备酱香浓郁、滋味醇厚的特征,具有典型的酱油风味.[结论]红曲糟适合做米曲霉固态制曲的培养基料的主要原料,其适宜的质量比为红曲糟∶麸皮∶水为1∶0.8∶1.4.

    米曲霉红曲糟培养料配比产酶特性固态制曲酱油

    枇杷采后冷害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技术研究进展

    林瀚童志红林河通苏文炳...
    245-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藏是减少枇杷果实采后衰变、保持品质以延长其果品供应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枇杷果实在冷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冷害,出现果实褐变和凹陷等冷害症状,造成品质劣变,带来经济损失,研究枇杷果实冷害发生机制与预防技术,对枇杷保鲜贮藏及冷链运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枇杷果实冷害的影响因素、冷害症状、枇杷冷害发生过程中的生理代谢变化的研究进展,包括冷害对细胞膜系统、活性氧代谢、可溶性糖代谢、呼吸和乙烯代谢等的影响;概述了枇杷果实采后冷害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总结了预防枇杷冷害的技术措施,包括低温预贮、热处理、化学物质、生物材料等,同时对减轻冷害发生的新技术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枇杷果实采后的保鲜贮运提供理论指导,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对枇杷冷害的研究提出方向.

    枇杷冷害发生机制研究进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