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柑橘3种病毒类病原多重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袁琳凯马崇欢李丁山陈志炜...
    339-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和啤酒花矮化类病毒(hop stunt viroid,HSVd)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方法]设计多重RT-PCR引物,分析其特异性,确定其最佳浓度比、最适退火温度及灵敏度,在此基础上对福建地区的柑橘样品进行检测。[结果]确定了CYVCV-F/R、CTV-F/R和HSVd-F/R等 3对引物的最佳浓度比例为 1∶1∶2,最适退火温度为 52。9℃,灵敏度结果显示该体系可检测模板稀释到 10-2 的阳性样品。应用该体系对采自福建部分地区的 157份柑橘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CYVCV、CTV和HSVd的检出率分别为 47。1%、56。7%和 22。9%。[结论]成功建立了柑橘CYVCV、CTV和HSVd病原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为该类病害的检测提供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

    柑橘黄化脉明病毒柑橘衰退病毒啤酒花矮化类病毒多重RT-PCR

    生物炭对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肥料氮分布的影响

    张伟婷郭宇轩魏圆慧贾广昊...
    345-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林地土壤抗侵蚀能力、渗透性及保水性与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紧密相关,氮素的固持与分布直接影响林下植被生长与林地土壤团聚体形成。研究生物炭添加对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与残留氮素分配的影响,可为增强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提高土壤氮素固持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福建省林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1年),设置 4 个处理:对照(CK)、化肥(F)、木炭+化肥(MC)、秸秆炭+化肥(JC),除CK外,化肥及生物炭处理均每盆施用尿素1g、过磷酸钙2。19 g、氯化钾0。44 g,追肥15N-尿素,共追施5g,生物炭施用量为每盆140 g。测定不同处理土壤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团聚体氮素含量与分布,结合15N示踪技术分析肥料氮在土壤团聚体内的残留特点,揭示生物炭对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氮素分配的影响。[结果](1)与F处理相比,MC与JC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其中>2mm土壤团聚体增幅最大,分别增长了 108。92%与 119。11%;(2)施用生物炭增强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MC与JC处理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及>0。25 mm大团聚体含量(R>0。25 mm)较F处理均显著提升,分形维数值(D)显著下降,JC处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优于MC处理;(3)施用生物炭提高了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全氮含量,MC处理土壤全氮总量高于JC处理,二者的>2mm团聚体氮素贡献率较F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 38。09%与 69。10%;(4)施用生物炭使>0。25~2 mm粒级团聚体δ15N富集,MC与JC处理土壤肥料氮残留量以>0。25 mm粒级最多,较F处理显著增加了 2。25 倍与 3。89 倍,土壤大团聚体中氮肥残留量与团聚体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施用生物炭有利于增强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减少土壤氮素与肥料淋失,肥料氮在大团聚体中的固持高于微团聚体,秸秆炭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提升效果更显著,木炭施用更有利于土壤氮素含量增加。

    生物炭团聚体稳定性氮肥利用15N标记林地土壤结构

    红曲糟源酶解蛋白肽的功能性评价

    侯蕊梁璋成林晓婕林晓姿...
    354-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蛋白酶对红曲糟酶解的效果,并对其酶解液进行功能性评价,为红曲糟源蛋白肽的研发制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提高蛋白含量后的红曲糟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动物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胃蛋白酶、复配酶制剂F106、酵母抽提酶等不同蛋白酶进行酶解,考察其酶解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 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抗氧化能力、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等生物活性功能。[结果]蛋白酶解率最高的为动物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处理,分别为(71。43±1。03)%和(70。20±0。32)%。DPPH自由基清除抗氧化能力最优的是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酵母抽提酶酶解处理,蛋白肽的半 数 效 应 浓 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分 别 为(2。78±0。34)mg·mL-1、(3。02±0。03)mg·mL-1、(3。24±0。65)mg·mL-1;ABTS自由基清除抗氧化能力、XOD抑制活性能力最优的均为胃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酶解液,其 蛋 白 肽 的 EC50 值 分 别 为(1。54±0。07)mg·mL-1、(6。45±0。27)mg·mL-1 和(10。71±0。06)mg·mL-1、(17。68±0。04)mg·mL-1,二者的XOD半数抑制指数分别为(1。28±0。01)、(1。78±0。03);ACE抑制活性最优的为碱性蛋白酶酶解液和木瓜蛋白酶酶解液,蛋白肽的EC50 值均为(0。27±0。01)mg·mL-1,半数抑制指数分别为(118。40±3。53)、(98。35±1。95)。[结论]红曲糟源蛋白经不同蛋白酶酶解后的肽段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其中以胃蛋白酶酶解的XOD抑制活性能力较强,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的ACE抑制活性较优。

    红曲酒糟酶解蛋白肽酶解率DPPH自由基清除抗氧化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抗氧化能力XOD抑制活性ACE抑制活性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检测水产品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残留

    刘文静潘葳林惠真陈宏炬...
    362-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检测水产品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残留的方法。[方法]以水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粒径(50±5)nm的银纳米溶胶作为SERS增强试剂,200 g·L-1 NaCl溶液作为萃取试剂,3 min内判读结果,并建立了峰强度与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考察线性关系和检出限,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ENR和CIP的拉曼光谱特征峰为 532、552、651、737、785 cm-1,其中 532 cm-1 归属于C-N的弯曲振动;552 cm-1 归属于C-N面外弯曲振动;651 cm-1 归属于C-N、C-C-F面外弯曲振动和C-C=O面内弯曲振动;737 cm-1 归属于苯环上C-H的伸缩振动、C-C=O的面外弯曲振动、C-C-N弯曲振动;785 cm-1 归属于C-H、C-N的面外弯曲振动。通过对ENR和CIP的特征峰(737 cm-1)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拉曼特征峰强度与溶液浓度在 10~200 ng·mL-1 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6,加标回收率为 78。4%~106。7%,RSD值为 2。1%~6。7%,方法检出限为 10 μg·kg-1。[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可实现ENR和CIP在水产品中的现场快速筛查检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快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