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玉屏风煎剂对德化黑鸡生长性能、免疫调节、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林雪玲胡美华林祚贵徐磊...
    369-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玉屏风煎剂对德化黑鸡生长性能、免疫调节、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黄芪、白术、防风按质量比2:2:1混合煎制,浓缩成含生药1g mL-1的玉屏风煎剂。将30日龄体重相近的德化黑鸡160头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25 mL·头-1·天-1)、中剂量组(1。875 mL·头-1·天-1)、高剂量组(2。5 mL·头-1·天-1)和空白对照组(0mL·头-1·天-1),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煎制玉屏风饮水给药,饲喂试验为期25d;试验第25d采血及十二指肠,检测生长性能、十二指肠形态结构、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中、高剂量组日增重分别提高16。77%(P<0。05)、27。58%(P<0。01),3个剂量组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8。30%、14。61%、21。92%;2)3个剂量组血清IL-2含量,中、高剂量组十二指肠黏膜SIgA水平显著提高(P<0。05或P<0。01);3个剂量组血清IFN-y、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3)3个剂量组MDA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GSH-Px、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T-AOC、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4)中、高剂量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隐比显著增加(P<0。05或P<0。01);5)3个剂量组总胆红素浓度、甘油三酯浓度、总胆固醇浓度、谷草转氨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肌酐浓度、肌酸激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玉屏风煎剂可以提高德化黑鸡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强化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功能,具有抗炎、维持免疫平稳态的作用,使用安全,最适剂量为2。5 mL。头-1·天-1。

    玉屏风煎剂德化黑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安全性

    一株基因Ⅱ型鹅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培养特性

    兰琴刘荣昌张佳雪陈炜...
    37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的致病性和体外培养特性。[方法]对广东某鹅场表现为内脏和关节痛风的发病鹅组织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病毒分离鉴定、病毒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病毒培养特性及致病性研究。[结果]从中分离到1株鹅星状病毒,命名为GD2208株;ORF2基因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该毒株与基因Ⅱ型鹅星状病毒(GAstV-Ⅱ)参考株同源性最高,为97。4%~99。1%;进化树分析显示该毒株与GAstV-Ⅱ参考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动物回归试验显示,以该毒株感染3日龄雏鹅后致死率为20%,感染鹅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病理组织学变化与自然发病鹅相似。禽胚及细胞适应性研究结果显示,该毒株能在鹅胚中稳定增殖,但盲传4代后仍无法适应SPF鸡胚和番鸭胚;病毒在GEK和LMH细胞中均能稳定增殖且可见明显细胞病变,在DF-1上可稳定繁殖,但盲传至8代后仍未见细胞病变。[结论]本研究自表现痛风症状雏鹅中分离到1株GAstV-Ⅱ毒株,该毒株感染3日龄雏鹅可发生典型痛风症状,对鹅胚、GEK、LMH和DF-1细胞均有一定适应性,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开展GAstV的致病机制、疫苗和药物研发奠定了基础。

    鹅星状病毒分离鉴定培养特性

    斑马鱼TYRP1b基因SNPs筛查及其与体色性状的关联分析

    宋兴超王云艳王莎莎方月...
    387-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b(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 1b,TYRP1b)基因变异与斑马鱼体色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体色表型存在显著差异的红色、黄色和蓝色斑马鱼共计219个样本的肌肉组织DNA为模板,设计3对引物,采用PCR扩增、Sanger测序技术筛查TYRP1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并将SNPs与斑马鱼体色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获得的斑马鱼TYRP1b基因外显子2、部分内含子3、外显子4、内含子4、外显子5、内含子5、外显子6和外显子7长度分别为134、212、168、135、180、113、150、171 bp。SNPs筛查显示,3种体色斑马鱼群体共筛查到18个SNPs,部分内含子3存在11个SNPs位点:g。2125G>A、g。2150G>A、g。2152G>T、g。2161C>A、g。2175A>T、g。2180G>T、g。2185A>T、g。2192A>C、g。2200A>T、g。2201A>C 和 g。2213T>C;内含子 4 检测到 4 个 SNPs 位点:g。7C>A、g。65A>G、g。84T>A 和g。103C>T;内含子5存在1个SNPs位点:g。61G>T;外显子4、6分别存在1个SNPs位点:g。125G>T和g。80T>A,且均为同义突变;外显子2、5和7均未检测到SNPs。关联分析表明,TYRP1b基因内含子3中g。2152G>T、g。2175A>T、g。2180T>G、g。2192A>C、g。2200A>T、g。2201A>C位点、内含子 4 中 g。65A>G位点及外显子6中g。80T>A位点的基因型均与斑马鱼体色性状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斑马鱼TYRP1b基因内含子3、4及外显子6存在8个与体色表型存在关联的SNPs,可能影响斑马鱼体色性状或与之紧密连锁。

    斑马鱼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体色性状关联分析

    优质抗病糯稻种质的性状鉴定及其杂种优势利用

    张玉婷史夏蕾王泓超凌波...
    398-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有效改良传统糯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抗性等综合性状,满足当前专用型糯稻市场的发展需求。[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方法,构建亲本及20个杂种一代的遗传群体,评价糯稻亲本及杂交组合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育种利用价值,鉴定出高产、抗病、低直链淀粉含量、高碱消值的糯稻新种质。[结果]7个优良品系的实割产量变幅7744。35~9216。45 kg·hm-2,其中X-104实割产量最高,达9216。45 kg hm-2,X-27实割产量达8960。40kg·hm-2,明显优于3个对照;两个株系植株矮壮,且分别携带了 Pi-1、Pi-kh和Pi-1、Pi-9、Pi-kh的稻瘟病抗性基因,表现为中抗稻瘟病;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AC)分别为1。71%和1。68%;碱消值(alkali spreading value,ASV)达6。75级和6。13级,育种价值高。在杂种优势利用上,X-27除了株高性状一般配合力为正效应外,该株系有利提高杂种后代的产量与稻米品质。X-57降低后代的株高和AC,提高后代产量和ASV。X-104虽产量高,品质好,但不利于杂种优势利用。闽糯2S/X-41、闽糯2S/X-107杂交一代在产量、株高、AC及碱消值等性状上具有明显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在杂交糯稻上应用价值高。[结论]杂交糯稻的产量与品质均为复杂性状,其中有效穗数、穗长、千粒重、长宽比、单株产量、AC、ASV主要受糯稻恢复系的控制。各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2B)变幅14。72%~53。99%,狭义遗传率(h2N)变幅10。25%~43。07%,遗传率较低,易受环境影响。育种上需大量配组,方可培育出不同用途的专用型糯稻杂交稻。

    糯稻直链淀粉含量稻瘟病抗性性状鉴定杂种优势

    粉垄耕作与绿肥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和甘蔗产量的影响

    周灵芝黄渝岚周佳劳承英...
    409-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不同耕作和绿肥还田方式对长期连作蔗地土壤养分、酶活性和甘蔗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处理:传统旋耕甘蔗单作(TCK)、粉垄耕作甘蔗单作(FLCK)、粉垄耕作甘蔗/大豆还田甘蔗根部(FLG)和大豆还田宽行(FLK)。测定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和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甘蔗产量品质。[结果](1)耕作方式和绿肥还田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影响显著。与TCK相比,所有处理的根部和宽行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增幅40。6%~76。7%。FLG、FLK和FLCK处理根部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比TCK显著提高,增幅16。1%~41。8%。(2)所有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比TCK提高(FLG处理宽行土壤脲酶活性除外)0。7%~166。7%。(3)FLG、FLK和FLCK处理的2年平均产量显著高于TCK,增幅13。1%~30。5%;FLG和FLK处理的2年平均产量显著高于FLCK,增幅9。9%~15。3%;其中以FLG处理平均产量最高,为86 043 kg·hm-2。FLG、FLK和FLCK处理的蔗糖分、锤度、重力纯度、视纯度和转光度均比TCK高。(4)甘蔗产量与土壤脲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利用粉垄耕作结合绿肥还田可以提高连作蔗地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甘蔗产质量;结合田间操作的便捷性,本地区生产推荐应用粉垄耕作结合绿肥还田到宽行的模式。

    粉垄耕作绿肥还田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甘蔗产量

    四川地区甜樱桃S基因型及SFB4'基因的分子鉴定

    张号楠李沛华梁东王进...
    418-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甜樱桃(Cerasus avium L。)的S基因决定其自交的亲和性。为鉴定四川地区甜樱桃品种的S基因型和高自交亲和性品种,本研究对收集到的39份甜樱桃材料进行S基因型鉴定,并比较SFB4与其自交亲和突变体SFB4基因的差异。[方法]利用S基因通用引物和特异引物对四川地区种植的39份甜樱桃叶片DNA进行PCR扩增,并对含有SFB4/SFB4'基因的扩增片段进行测序。[结果]39份甜樱桃材料共鉴定出S1、S2、S3、S4、S6、S9等6个基因型,其中27份材料含有S3基因,19份材料含有S9基因,12份材料含有S1基因,11份材料含有S4基因,7份材料含有S6基因,3份材料含有S2基因。根据鉴定得到的S基因型结果,扩增得到含有S4基因的11份材料中的SFB基因的ORF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相比于SFB4,SFB4'在 903 bp处存在4个碱基缺失;本研究设计了 SFB4特异引物,测序结果显示,有7份材料的SFB基因型为SFB4'。[结论]共鉴定得到SI、S2、S3、S4、S6、S9等6个基因型,对含有S4基因的11份材料的S4基因全长进行测序,确定7份材料为突变基因SFB4'。本研究为四川地区甜樱桃授粉树配置提供了数据支撑,并为甜樱桃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甜樱桃自交亲和性S-RNaseSFB

    多效唑和乙烯利对西克刺桐花芽分化及成花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贝宁陈发兴
    427-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效唑(paclobutrazol,PAC)和乙烯利(ethephon,ETH)对西克刺桐(EErythrina sykesii)碳氮代谢、内源激素及成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刺桐属植物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年生的西克刺桐为材料,在花芽生理分化期进行多效唑(PAC)600mg·L-1、乙烯利(ETH)50mg·L-1以及二者共同喷施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每个处理均喷施3次。检测顶芽不同花芽生理分化期的碳氮代谢物质含量、内源激素水平和成花相关基因表达量,并调查统计盛花期西克刺桐花序大小、数量和枝条成花率。[结果]西克刺桐叶面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后,随着花芽生理分化进程推进,顶芽的可溶性糖和全碳含量逐渐上升,而可溶性蛋白和全氮含量逐渐下降,导致碳氮比(C/N)升高;其中,PAC+ETH处理与PAC和ETH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生理分化末期PAC+ETH处理的C/N比值达到最大值。顶芽的内源激素含量也随着生理分化进程而变化,玉米素核苷(zeatin riboside,ZR)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含量逐渐上升,而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3)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含量逐渐下降;引起ABA/IAA、ABA/GA3、ZR/IAA、ZR/GA3比值逐渐升高;PAC+ETH处理的激素比值与PAC和ETH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生理分化末期PAC+ETH处理的ABA/IAA、ABA/GA3、ZR/IAA、ZR/GA3比值均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317。49%、185。34%、310。58%、180。62%。成花促进基因FT在生理分化中期开始表达且表达量逐渐上调,SOC1、AP1、SVP和LFY基因在生理分化末期才明显表达;成花抑制基因TFL1在生理分化前期就开始表达且表达量逐渐下调。多效唑和乙烯利处理均能促进西克刺桐花芽分化进程和成花诱导,其中600 mg·L-1 PAC+50 mg·L-1 ETH处理的植株开花期提前12 d,枝条成花率达36。46%,植株总花期达55 d。[结论]西克刺桐花芽生理分化期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有利于提高碳氮代谢物质含量,调节内源激素水平和成花相关基因表达,有效促进西克刺桐花芽分化。

    西克刺桐花芽诱导植物生长调节剂成花基因内源激素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毛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袁宗胜
    438-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CT-B09-2、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L-B06 和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WYS-A01-1]对毛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实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灌根的方式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30 d后采集毛竹幼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样本,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提取土壤总DNA并进行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提升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调控土壤pH,提高根际土壤中物质代谢和碳化合物分解相关的功能活性。毛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共检测出26门、65纲、158目、253科、448属、674种微生物,主要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等。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后,毛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数目显著上升,非根际土壤样本无显著变化。[结论]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调节土壤矿质元素,改善土壤pH,调控细菌微生物群落组成。

    微生物菌剂毛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枯草芽孢杆菌B2-GFP菌株对甜椒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赵莉尚烨闫庚洋刘菊...
    448-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能促进甜椒幼苗生长的枯草芽孢杆菌B2-GFP菌株发酵液适宜浓度,为研发菌肥作用于蔬菜提供依据。[方法]以甜椒硕源808为材料,设置枯草芽孢杆菌B2-GFP菌株发酵液T1(1×105 CFU·mL-1)、T2(1 × 106 CFU·mL-1)、T3(1 × 107 CFU·mL-1)、T4(1 ×108 CFU·mL-1)4 个浓度梯度处理,每隔 7d 向植株浇灌菌株发酵液,连续浇灌3次,每次每株浇灌5mL,21d时测定甜椒幼苗生长指标、生物量积累、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根系抗氧化酶活性、根系形态建成及根系活力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B2-GFP菌株发酵液可提高甜椒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植株生物量,以1 ×106CFU·mL-1的增幅最大。同时,该浓度显著提高了叶片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最大荧光(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和叶绿素基础荧光(Fo);提高甜椒根系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根系活力。[结论]在甜椒移栽后浇灌1 ×106CFU·mL-1B2-GFP菌株发酵液可促进甜椒植株生长和根系形态建成,增强叶片光合能力,提高生物量积累、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

    枯草芽孢杆菌甜椒生长生理特性光合特性

    加工型辣椒氮、磷、钾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吴立东刘亚婷林淑婷廖承树...
    45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氮、磷、钾不同施肥量配比对加工型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加工型辣椒高产、优质的氮、磷、钾适宜施用量配比,为加工型辣椒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以加工型辣椒品种明椒9号为供试材料,建立氮、磷、钾施肥量编码值与产量、加工品质的效应函数。[结果]氮、磷、钾肥对辣椒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显著,均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表明钾是影响辣椒产量和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当氮、磷、钾肥的最高施用量分别为151。10、59。28、306。78 kg·hm-2时,辣椒产量达到最高;当氮、磷、钾肥的最高施用量分别为148。59、59。34、291。66 kg hm-2时,辣椒加工品质达到最佳。互作效应中,氮磷、氮钾、磷钾互作对辣椒产量和加工品质影响显著,两者配施对辣椒产量和加工品质的提高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模型寻优表明,辣椒产量超过29000kg·hm-2,在95%置信区间,氮、磷、钾肥适宜施用量分别为109。24~174。43、44。40~78。95、213。85~287。95 kg·hm-2;辣椒品质综合评分在80分以上,在95%置信区间,氮、磷、钾肥适宜施用量分别为63。08~115。23、42。26~72。50、211。23~292。23 kg·hm-2。[结论]辣椒产量达29000 kg·hm-2、加工品质综合评分达80分以上的施肥方案为氮肥109。24~115。23 kg·hm-2,磷肥44。40~72。50 kg·hm-2,钾肥213。85~287。95 kg·hm-2,适宜的氮、磷、钾肥施用量比例约为1。00~1。05∶0。41~0。6∶1。96~2。64。

    辣椒氮磷钾产量加工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