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蔗Ty3-gypsy类逆转座子RT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刘俊仙刘菁阳太亿高轶静...
    989-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甘蔗基因组中分离Ty3-gypsy类逆转座子的RT基因序列,分析序列的特点、差异及系统进化关系,为研究其转录活性和调控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Ty3-gypsy类逆转座子RT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对甘蔗品种新台糖22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目的条带经回收、克隆和测序后,对所获得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目的条带大小约430 bp,成功分离到36条RT基因序列,只有1条序列的长度为430 bp,其余序列的长度均为432 bp,AT所占比为56.71%~64.81%,AT与GC比值为1.31~1.84;核苷酸序列间相似性为46.2%~99.3%.聚类分析后,36条RT基因序列被划分为5个家族,家族Ⅰ和家族Ⅳ是包含序列最多的家族.翻译后,有6条序列发生了无义突变;氨基酸序列间相似性为10.1%~100%,呈现高度异质性;36条RT基因序列中的34条序列的保守基序完全一致,呈现高度保守性.各家族中代表序列的蛋白质三级结构整体构型基本类似,但在氢键数和转角数上存在着较大差别,呈现一定异质性和多态性.系统进化树显示,所有RT基因序列被分为7类,Ⅰ类中的18条甘蔗RT基因序列与拟南芥的BAB40828.1具有较高相似性,Ⅶ类中的SoRT3-26与大豆的BAB40834.1、菠菜的BAB40833.1和粳稻的BAB40824.1的亲缘关系最近,暗示在进化过程中甘蔗与这些物种植物之间可能发生了Ty3-gypsy类逆转座子的横向传递;通过比对甘蔗EST数据库,发现了10条具有转录活性的甘蔗品种新台糖22的Ty3-gypsy类逆转座子.[结论] 获得甘蔗Ty3-gypsy类逆转座子RT基因序列及其具有转录活性序列,为下一步分离Ty3-gypsy类逆转座子全长序列及研究Ty3-gypsy类逆转座子转录转座活性和功能提供序列基础,也为开发甘蔗LTR逆转座子的分子标记奠定基础.

    甘蔗Ty3-gypsy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新台糖22异质性

    ZmCOL3基因编码蛋白结构及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董柯清王雷立刘青青张严玲...
    999-10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ZmCOL3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及功能,预测ZmCOL3基因可能具备的功能,为该基因在玉米开花调控及其他功能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ZmCOL3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信号肽、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进行了预测,并对该基因在玉米不同组织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 ZmCOL3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包含335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5.39 kD,理论等电点为5.04,属于酸性蛋白,具有亲水性和不稳定性,含有1个CCT结构域和1个B-box结构域,没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其二级结构主要是由无规则卷曲组成,其次是α螺旋,还含有少量的延伸链和β转角,同源建模相似度为64.15%,该基因的启动子不仅含有TATA-box、CAAT-box启动子基本的顺式作用元件,还含有Sp1等光响应作用元件,以及脱落酸、茉莉酸甲酯等激素响应元件.在玉米的种子、初生根、节间、叶、雌穗和雄穗等6个部位中,叶片中ZmCOL3基因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雄穗,在种子中该基因表达量最低,总体上看ZmCOL3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结论] ZmCOL3蛋白是一个亲水、不稳定的酸性蛋白,其含有CCT结构域和B-box结构域,符合CCT基因家族中COL亚家族的结构特征,属于该家族成员,可能参与生物钟的调控来影响玉米开花.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ZmCOL3基因的启动子包含光响应及各种激素响应元件,推断该基因可能受到光周期调控和激素等非生物胁迫调控,暗示其可在多重反应调控网络中发挥作用.

    玉米ZmCOL3开花CCT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茶树MYC转录因子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郑玉成谷梦雅毕婉君胡清财...
    1007-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髓细胞组织增生蛋白(Myelocytomatosis proteins,MYC)是植物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转录因子.鉴定并分析茶树MYC转录因子有助于了解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CsMYC转录因子进行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鉴定与分析.[结果] 从茶树基因组中总共鉴定出9个CsMYC成员,分布在茶树的5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植物MYC家族可能起源于陆生植物并发生了谱系特异性分化事件.结构分析表明该家族内含子数目为0~3个,说明该家族在进化过程中发生内含子丢失事件.茶树8个MYC成员能在双子叶植物葡萄中找到同源基因.茶树不同组织转录组分析表明,除了CsMYC2和CsMYC9外,其他成员在芽和叶中表达量较高;荧光定量结果表明,所有成员均响应茉莉酸胁迫处理,同时个别成员也响应干旱、低温和赤霉素处理.使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对与CsMYCs各成员表达量显著相关的基因集进行KEGG功能富集分析表明CsMYCs广泛参与了茶树次级代谢相关途径.[结论] 本研究共鉴定出9个CsMYC成员,分析并预测了其结构及潜在分子功能.结合实时荧光定量和功能富集分析表明CsMYC家族在茶树非生物胁迫响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茶树MYC基因家族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表达分析

    枯草芽孢杆菌悬浮种衣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胡晨曦肖洒陈刚李子恒...
    1017-1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在辣椒生产中合理利用枯草芽孢杆菌悬浮种衣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扬椒2号为材料,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悬浮种衣剂母液与种子不同药种比[1:2、1:4、1:6、1:8、1:10和1:12 (mL:g)]对辣椒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不包衣)相比,种衣剂处理提高了辣椒幼苗出苗率、株高、茎粗、叶面积、植株干重和壮苗指数,且提高幅度随药种比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药种比1:8的提高幅度最大.种衣剂处理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增强了植株的光合能力.同时,种衣剂处理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利于维持叶片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此外,相关分析表明,辣椒幼苗壮苗指数与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枯草芽孢杆菌悬浮种衣剂通过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来维持叶片较强的光合能力,从而有利于辣椒壮苗的形成,且以药种比1:8的效果最佳.

    枯草芽孢杆菌悬浮种衣剂药种比辣椒幼苗生长生理特性

    观赏海棠花色与花瓣pH、表皮细胞形态特征的关系

    何娜杨祎凡江皓彭琴...
    1025-1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14个观赏海棠品种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观赏海棠花色与花瓣pH、表皮细胞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比色卡及色差计对不同色系(白色、粉红色、紫红色、暗红色等)观赏海棠品种盛花期及不同开花进程(大蕾期、盛花期、末花期)的海棠花瓣,进行色彩评价,同时测定其细胞pH值,通过电镜扫描观察花瓣表皮细胞形态特征, 探讨海棠花色与花瓣pH值、表皮细胞形态特征的关系.[结果] 白色系、粉色系品种pH值5.24~6.37,而暗紫红、紫红色系pH值4.98~5.53;从白色系到紫红色系,花瓣pH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随着花瓣颜色的加深,花瓣pH值总体呈现出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与不断增大的红绿色度a*值和饱和度C*值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在开花进程中也存在类似的变化规律;除暗紫色系外,其他3个色系内部均存在不同的表皮细胞类型,开花过程中,随着花色的淡化,海棠花瓣表皮细胞的扁平化趋势表现较为明显.[结论] 观赏海棠花瓣pH值与花色的形成及淡化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花瓣表皮细胞形状未与花色表型差异构成明显的联系,但与开花进程中的海棠花瓣褪色现象有一定的关联性.

    观赏海棠花色表皮细胞pH值

    一例鸡细小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共感染病例的检测

    张龙林裕胜江锦秀张靖鹏...
    1033-1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福建省南平市某肉鸡场不明病因造成肉鸡死亡的病原进行确诊.[方法] 通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dV)、鸡细小病毒(Chicken parvovirus,ChPV)、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喉气管炎病毒(Laryngotracheitis virus,LTV)、禽肾炎病毒(Avian nephritis virus,ANV)等病原进行PCR检测,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CR检测结果及测序结果显示:鸡细小病毒ChP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为阳性,其余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ChPV的同源性为92.17%~100%,与IBV的同源性为76.9%~84.3%,与CIAV的同源性为91.19%~92.14%;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IBV毒株及CIAV毒株均独处于一个单独的分支,分离到的ChPV毒株与广西参考株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从南平市某鸡场检测到ChPV、IBV、CIAV等3种病原的共感染病例,分离到的IBV毒株的S1基因及CIAV毒株的VP1基因可能已经发生变异.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细小病毒共感染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康郭志廷仇正英张景艳...
    1042-1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设计一种能够快速检测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方法.[方法] 依据GenBank公布的B V D V 5′U T R基因属于特异性保守区域的前提,构建具有特异性的探针和引物,以体外转录病毒RNA作为绝对定量标准品.对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创建BVD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 5.0267 copies·μL−1是此检测方法的最低下限值,该方法拥有良好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在组内、组间均<1%.特异性较高,对其他病毒核酸的扩增均为阴性,如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等.[结论] 建立的BVDV荧光定量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为牛病毒性腹泻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5'UTR实时荧光定量PCRRNA标准品

    克氏原螯虾受鲶爱德华氏菌刺激后Pc-crustin 6基因的表达分析

    杨兵兵魏哲蔺思函李倩倩...
    1048-1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后续深入研究克氏原螯虾甲壳肽基因的功能.[方法] 以Pc-crustin 6甲壳肽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树分析,探讨Pc-Crustin 6的分子特性;并利用qRT-PCR技术分析目的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检测鲶爱德华氏菌刺激后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 Pc-crustin 6的cDNA序列全长为465 bp,开放阅读框包括384 bp,编码127个氨基酸残基;在分子的N端包含一个由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序列,C端包含一个由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构成的WAP结构域.Pc-crustin 6在被检测的5个组织中均存在一定的表达,其中,鳃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最高.鲶爱德华氏菌刺激后,Pc-crustin 6在血细胞、肝胰腺、鳃、肠组织中均表现出了明显的上调趋势.[结论] 机体在受到鲶爱德华氏菌刺激后,Pc-crustin 6相对表达量发生改变,推测其在小龙虾抗鲶爱德华氏菌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克氏原螯虾抗菌肽基因克隆先天免疫生物信息学分析

    常用渔药对似鮈幼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

    钟全福陈斌樊海平林煜...
    1054-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常用渔药对似鮈的毒性和安全使用剂量,为似鮈养殖病害防治中渔药的选择和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水温21.3~23.5 ℃的室内条件下,采用静水式生物测试法测定了8种常用渔药对似鮈幼鱼的急性毒性,并应用药物毒性蓄积系数(MAC)分析了药物对似鮈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结果] 8种常用渔药对似鮈幼鱼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二氧化氯>高锰酸钾>45%苯扎溴铵溶液>敌百虫>20%浓戊二醛溶液>10%聚维酮碘溶液>食盐,其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0.019、0.061、0.346、0.701、1.377、2.674、6.906、910.6 mg·L−1;8种常用渔药对似鮈幼鱼的药物毒性蓄积程度系数(MAC)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 综合分析表明,10%聚维酮碘溶液、20%浓戊二醛溶液、45%苯扎溴铵溶液、敌百虫和二氧化氯在似鮈养殖过程中可安全使用;而食盐、高锰酸钾和硫酸铜需谨慎使用.

    似鮈常用渔药急性毒性安全质量浓度(SC)药物毒性蓄积程度系数(MAC)安全性评价

    贵州地方高粱抗炭疽病资源的田间鉴定

    陈满静曹绍书谭金玉阮仁超...
    1063-1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粱叶部炭疽病发病特点,筛选贵州地方抗炭疽病高粱资源,探明高粱抗病机理.[方法] 于田间以粉碎秸秆及高粱病叶作为侵染源,将收集到的贵州地方高粱资源进行为期2年的叶部炭疽病抗性等级鉴定.[结果] 两份资源B39-2、F41表现为高度抗病,等级数值为2.7份资源为中度抗病,但抗性表现依赖于病害环境.两份资源E36、F4含有极端分布的等级数值,266份资源为感病材料.资源中极少部分材料存在多个等级数值,说明这些资源存在杂合基因型.[结论] 通过两年的田间抗病鉴定,鉴定出的2份高抗资源有稳定抗性,可用于后续研究与品种选育.鉴选方法上,使用粉碎秸秆和病叶作为侵染源比单独使用粉碎秸秆能更有效地鉴定高抗资源.

    高粱抗性炭疽病鉴选贵州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