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陈秋立

双月刊

1002-2600

fjyyzz@yahoo.com.cn

0591-87516804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7号

福建医药杂志/Journal Fujia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福建医药杂志是福建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立足本省,及时报道国内外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及防治疾病经验,反映其进展及水平,为省内外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与报道、实验研究、预防医学、实验诊断与临床、诊疗技术、药物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综述、护理、基层医生园地等。特色为科学性强,信息量大,具有实用性及先进性。本刊1992年获福建省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6年获福建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同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7,2008年连续获得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上网以来,相继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陈曲敏蔡东妙高海鹰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全麻组和全麻+(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子表达水平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各时刻全麻+TPVB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a(TNF-a)、C反应蛋白(CRP)、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脂质氢过氧化物(LHP)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全麻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表达水平均高于全麻组(P<0.05),全麻+TPVB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可降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胸椎旁神经阻滞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超声引导肺癌根治术

    预防性应用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孕妇胎盘血流动力学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葛榕陈品玲郑琳李蕊...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预防性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PE)孕妇胎盘血流动力学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PE孕妇42例.观察组21例,既往诊断为PE高危孕妇,自妊娠第12周起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75mg/d);对照组21例为同期分娩、未预防性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PE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胎盘脐血流阻力指数(RI)、脐血流搏动指数(PI)、脐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值、外周血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胎盘生长因子(sFlt-1/PLGF)比值,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PI(0.83±0.15vs.0.93±0.15,t=2.125,P=0.040)、RI(0.56±0.06 vs.0.63±0.12,t=2.055,P=0.046)和 S/D 比值(2.35±0.34 vs.2.72±0.71,t=2.163,P=0.03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孕妇外周血sFlt-1/PLGF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64.92±39.81vs.108.20±73.23,t=2.380,P=0.022).观察组产妇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75%vs.61.90%,x2=4.709,P=0.03).结论 预防性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降低PE孕妇胎盘血流动力学,减轻病情,改善分娩结局.

    子痫前期阿司匹林血流动力学sFlt-1PLGF分娩结局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倪洪湖肖海荣洪学敏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组(costo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CCB组)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ISB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先在超声引导下给予0.5%罗哌卡因3 mL以阻滞锁骨上神经,随后CCB组行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ISB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两组均给予0.5%罗哌卡因20 mL.记录感觉和运动神经成功阻滞的时间并计算阻滞成功率;记录神经阻滞前(T0)、神经阻滞后30 min(T1)、气管导管拔除后30 min(T2)及神经阻滞后8 h(T3)时阻滞侧半膈肌移动度;记录术后1、2、3、6、12和24 h休息时的VAS评分;记录半膈肌麻痹、霍纳综合征、意外血管穿刺、胸膜损伤等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完善的时间和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ISB组在T1和T2时半膈肌移动度较T0和T3时小(P<0.05);组间比较,ISB组在T1和T2时半膈肌移动度较CCB组小(P<0.05).两组术后1、2、3、6、12、24 h休息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S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40/40),CCB组为2.5%(1/4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16,P<0.001).结论 CCB用于肩关节镜手术的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并发症少,且导致膈神经阻滞的概率小,可作为肩关节镜手术多模式镇痛的一种新的选择.

    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肩关节镜手术半膈肌麻痹

    清解补肺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

    徐国亮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清解补肺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治疗的7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清解补肺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免疫功能[CD3+、CD4+、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急性加重次数、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24周后,两组FEV1pred、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3+、CD4+、IgM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IgG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35),与对照组的2.86%(1/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平均(0.88±0.09)次,对照组为(1.07±0.11)次,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9,P=0.000);两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解补肺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效果确切,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促进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改善,减轻不良反应,利于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和提升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支气管扩张症清解补肺汤阿奇霉素肺功能免疫功能

    盐酸苯海索联合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

    李简书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盐酸苯海索联合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使用司来吉兰单一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苯海索联合司来吉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第三部分运动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症状量表(the scales for outcomes in Parkinson's disease-autonomic,SCOPA-AUT)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X2=4.346,P=0.037).两组治疗后UPDRS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MMSE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UPDRS、PSQI评分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苯海索联合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能力、认知能力与睡眠状态,较单一应用司来吉兰疗效更好,同时也可有效缓解患者体温调节、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的自主神经症状.

    帕金森病盐酸苯海索司来吉兰自主神经症状

    急性/亚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应用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联合脉冲射频治疗的临床效果

    辛焕贵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亚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联合脉冲射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急性/亚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背根神经节(DRG)脉冲射频治疗,联合组给予PRP注射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DRG脉冲射频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期间镇痛药物(普瑞巴林和盐酸曲马多)日均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NRS和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期间普瑞巴林和盐酸曲马多日均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注射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DRG脉冲射频治疗应用于急性/亚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减少镇痛药使用,且安全性良好.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富血小板血浆注射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与公正世界信念及家庭因素分析

    江丽娟林铮黄婷陈敏榕...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冲动行为特点、对世界公正信念的认知,分析影响ADHD的家庭因素,为制订ADHD患儿的社会心理行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60例6~16岁ADHD患儿(ADHD组)和62例6~16岁正常儿童(对照组)的家庭基本信息、Barratt冲动量表得分、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得分.结果 ADHD组的Barratt冲动量表非计划、运动、认知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个人、一般、总公正世界信念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和父母养育理念不一致可能是儿童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ADHD儿童存在更多冲动性,其公正世界信念与同龄儿童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家庭影响因素中独生和父母养育理念不一致可能是儿童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公正世界信念Barratt冲动量表家庭因素

    HIV阴性浆母细胞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吴迎辉陈飞虎
    59-61,封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HIV阴性浆母细胞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复习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3例HIV阴性PB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分析该类患者的免疫表型特征、分子遗传性改变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3例HIV阴性EBV阳性PBL患者均为男性,且均发生于头颈部(2例发生在鼻窦、1例发生在下颌骨).免疫组化染色结果,3例均表达CD79a、CD138和MUM1,2例表达CD10,均不表达CD20,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1例存在C-MYC基因断裂重排,且该例患者CD10阴性.实验室检查提示3例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均降低.结论 本组HIV阴性PBL患者均无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均降低,提示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其不良预后相关.PBL形态学表现多样,免疫表型复杂.免疫表型CD10阴性可能与C-MYC基因异位相关.

    浆母细胞淋巴瘤HIVEBV临床病理

    马尔尼菲篮状菌肺炎的CT表现(附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宋立罡许尚文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马尔尼菲篮状菌肺部感染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于2018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收治的4例马尔尼菲篮状菌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报道和研究.结果 1例表现为单发结节伴条索影,3例表现为全肺多发小斑片影,边界模糊,2例淋巴结正常,1例纵隔及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纵隔及腹腔淋巴结肿大;3例伴胸腔积液,1例出现小空洞.结论 马尔尼菲篮状菌肺部感染的CT表现呈多样性,缺乏特征性表现,CT表现多为斑片结节影,多合并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免疫功能下降的发热患者应考虑肺部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可能性.

    马尔尼菲篮状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人免疫缺陷病毒

    电刺激法预防单下肢手术围手术期血栓的探索

    刘熹阳张怡元王武炼陈铃...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单侧下肢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双下肢电刺激总时间相同情况下偏重电刺激患侧、健侧、双侧的不同抗血栓抗凝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关节外科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62例单侧下肢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患侧组)、b组(健侧组)、c组(双侧协同组)、d组(空白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不同分组的患者入院当天、术后1d测量凝血五项(PT、APTT、FIB、TT、FDP)及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差别.结果 各组术后1 d相对于入院当天变化的数值组间比较,c组和d组比较,PT术后1 d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B术后1 d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a组相对于d组的FIB术后1 d变化值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也有下降趋势.结论 从患者入院当天至术后1d,电刺激活动下肢预防血栓在双侧总时长相同、使用低分子肝素钠作为基础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双侧协同治疗对患者明显更为有效,单纯患侧治疗相对有效但不明显,单纯健侧治疗与空白对照组无区别.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电刺激单侧下肢手术关节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