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康复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康复学报
福建中医药大学
康复学报

福建中医药大学

陈立典

双月刊

2096-0328

xb@fjtcm.edu.cn

0591-22861121

350122

福州市闽侯上街华佗路1号

康复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继承与发扬并举,重视学术争鸣,立足本校,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保持中医特色,刊载研究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和临床各科的诊疗经验,突出重点学校骨伤研究、针灸与推拿等栏目,充分体现高等中医院校学报的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肌内效贴联合Vitalstim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付珊珊唐健
    500-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联合Vitalstim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肌内效贴组、Vitalstim电刺激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3组在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基础上(包括吞咽训练、冰刺激,每日1次,每次20 min,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给予肌内效贴治疗(每日1次,每次至少12 h,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Vitalstim电刺激疗法(每日1次,每次20 min,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以及二者联用.治疗后对比3组临床总有效率、误吸发生率、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洼田饮水试验(WST)、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量表(FOIS)及营养状况指标.结果 3组治疗后WST评级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均较Vitalstim电刺激组和肌内效贴组更为明显(P<0.05);Vitalstim电刺激组和肌内效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联合组较肌内效贴组、Vitalstim电刺激组均提高(P<0.05);Vitalstim电刺激组和肌内效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误吸发生率比较,联合组较肌内效贴组和Vitalstim电刺激组均降低(P<0.05);Vital-stim电刺激组与肌内效贴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SSA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其中联合组较Vitalstim电刺激组和肌内效贴组均更为明显(P<0.05);Vitalstim电刺激组较肌内效贴组SSA评分降低更加明显(P<0.05).3组治疗后FOIS评分均升高(P<0.05);其中联合组均较Vitalstim电刺激组和肌内效贴组更明显(P<0.05);Vitalstim电刺激组和肌内效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指标比较,3组治疗后BMI、ALB、Hb指标均提高(P<0.05);其中联合组较Vitalstim电刺激组和肌内效贴组更为明显(P<0.05);Vitalstim电刺激组和肌内效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Vitalstim电刺激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能够显著提升疗效,降低误吸发生率,从而提高进食安全性,改善吞咽功能以及不良营养状态.

    脑卒中吞咽障碍肌内效贴Vitalstim电刺激疗法误吸营养状态

    超声可视化针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评价

    潘细桂连晓文付解辉张泽升...
    508-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可视化针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3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针刀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5例,其中超声针刀组4例、常规治疗组6例在中途退出,最终超声针刀组纳入31例,常规治疗组纳入29例.超声针刀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针刀治疗,同时联合股四头肌康复训练;常规治疗组行普通针刺治疗加股四头肌康复训练,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股四头肌峰力矩值(PT)的变化情况,并比较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超声针刀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均有降低,超声针刀组WOMAC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1).治疗后2组股四头肌PT均明显提高,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超声针刀组提高更显著(P<0.001).根据经筋辨证分型选取规律性经筋病灶点,选取频率较高的前4位主要为髌内下87.10%(27/31)、鹤顶次83.87%(26/31)、阴陵上77.42%(24/31)、髌外下74.19%(23/31).髌内下在髌内侧支持带髌骨内下缘附着处回声增强,选取髌骨正下缘内侧旁开2 cm为进针点,针体向内侧偏45°,与皮肤垂直刺入,进针深度为(4.13±0.27)cm;鹤顶次在髌骨附着处股四头肌肌腱增厚,回声增强,髌上囊积液、滑膜增厚,选取髌骨正上缘1 cm处为进针点,髌上囊处针体向头侧偏45°进针,进针深度为(2.16±0.21)cm;阴陵上在鹅足腱胫骨内髁附着处回声增强,鹅足滑囊积液,选取髌骨正下缘内旁开3 cm、向下2 cm处为进针点,进针角度为鹅足滑囊处针体向头侧偏45°,进针深度为(1.97±0.18)cm;髌外下在髌外侧支持带髌骨外下缘附着处回声增强,选取髌骨下缘外侧正中旁开2 cm处为进针点,针体朝外偏45°,与皮肤垂直刺入,进针深度为(4.78±0.12)cm.常规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6.21%(25/29),超声针刀组临床有效率为100.00%(31/31)(P<0.05).常规治疗组有8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超声针刀组仅1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超声针刀组临床治疗安全性更高.结论 超声可视化针刀治疗联合股四头肌康复训练可精确松解经筋病灶点,稳定膝关节功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推广.

    膝骨关节炎经筋理论可视化针刀股四头肌训练疗效及安全

    分级诊疗背景下康复医疗服务"双向转诊"研究现状与进展

    高焱叶睿雪赵敬璞周新悦...
    516-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级诊疗作为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核心政策,被视为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在分级诊疗运行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和健康需求实施的双向转诊是促进分级诊疗政策落地的关键一环,也是临床实际运行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聚焦康复医疗服务领域,结合我国分级诊疗背景,对分级诊疗制度的概念与内涵,双向转诊的指导思想、服务模式、转诊标准、影响因素,以及国外双向转诊的路径和标准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旨在为康复医疗服务双向转诊的实施和研究提供参考.

    分级诊疗康复医疗服务双向转诊

    物理治疗调控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研究进展

    翟晨元伍琦蔡吉利王钰...
    523-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髓损伤(SCI)是由创伤、肿瘤或炎症等因素导致脊髓完整性和连续性破坏,进而引发严重的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细胞,在SCI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是SCI后时空变化最显著的细胞群.因此,阐明SCI后小胶质细胞的时空变化,对寻找有效的SCI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通过物理治疗调控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及状态以促进SCI功能恢复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综述了SCI后小胶质细胞的时空变化及物理治疗调控小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物理治疗改善SCI功能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脊髓损伤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物理治疗神经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