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粉煤灰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粉煤灰综合利用
粉煤灰综合利用

王长荣

双月刊

1005-8249

fmhzhly@163.com

0311-86692425

050011

石家庄市东大街46号(河北省图书馆内)

粉煤灰综合利用/Journal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集中深入研究粉煤灰及其它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的科技期刊,主要内容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面向电力、建工、建材、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农业、化工、大专院校、个体企业等报道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介绍国内外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先进经验。由十多个专题栏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面向生产、面向企业,为企业排优解难,实用性强、信息量大,深受读者喜爱。有二十多所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三十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编委会,保证杂志质量和不断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装配式铝合金人行天桥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付志君罗柱冯鹏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合金人行天桥因质量轻、强度高、经久耐用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天桥结构设计方法存在分析模型过度简化导致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给出了一种装配式铝合金人行天桥的结构设计方法,用于提高结构设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珠海市某天桥为例,建立该天桥的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强度、刚度和自振频率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基本组合荷载作用下桁架梁的应力最大,且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为设计强度的15.5%和14%,人群荷载与恒载作用下桁架梁的应力接近;天桥的最大挠度为最大竖向挠度允许值的28%,天桥的宽跨比是最小允许宽跨比的3.8倍;天桥侧向和竖向固有频率分别为最小允许值的1.92倍和1.87倍,均满足规范要求.

    装配式铝合金天桥结构设计性能

    有载频率与深度学习在桥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杨超刘凯刘亚红孙建鹏...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频率作为一种测量方法简单且精度较高的动力特性参数,在损伤识别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的频率变化参数存在非唯一性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有载频率指标和深度学习理论的桥梁损伤识别网络,利用损伤前后有载频率数据,构建损伤识别指标参数来识别桥梁的损伤状态.结果表明:识别网络能够有效地进行桥梁结构的损伤定位,频率数据克服了对称结构频率变化的非唯一性限制,增强了参数的表达能力,提高了桥梁损伤定位的有效性和抗噪性能.

    桥梁损伤识别有载频率深度学习抗噪性

    混掺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孔德生黄桂林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BF)和聚丙烯纤维(PP)单掺、混掺至沥青混合料中进行改性,采用高温车辙、低温小梁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及弯曲疲劳等室内试验,研究桥面铺装AC-20级配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结果表明:BF纤维能够有效提升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硬度,而PP纤维可以提供沥青混合料更好的柔性与黏性;单掺BF纤维可以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单掺PP纤维仅改善水稳定性能的效果优于BF,而通过采用合理比例的BF与PP纤维混掺改性可综合提升沥青混合料的服役性能及使用寿命.

    沥青混合料纤维橡胶颗粒力学性能路用性能

    蒙脱土/丁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楚晓辉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蒙脱土掺量对丁苯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和水稳定性影响,采用邓氏关联度分析蒙脱土掺量对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蒙脱土可改变丁苯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且掺量超过4%后会对水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掺入蒙脱土会使低温抗裂性变差;蒙脱土掺量对丁苯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高温性能<水稳定性<低温性能.综合考虑各方面性能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大小,蒙脱土掺量适宜为2%~4%,建议蒙脱土掺量为3%.

    蒙脱土丁苯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何宇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服役性能,将不同掺量的玻璃纤维掺入橡胶粉/SBS沥青混合料中进行改性,采用马歇尔强度试验、劈裂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以及冻融劈裂试验,系统考察了不同玻璃纤维掺量对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纤维掺量的增加,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浸水残留稳定度及冻融劈裂强度比均逐渐增大,动稳定度和最大弯拉应变均随着玻璃纤维掺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而劲度模量则随之呈先减小后增大变化;玻璃纤维掺入能够有效改善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但掺入过量则会对高温抗车辙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有所不利,玻璃纤维最佳掺量为0.3%,有利于提升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服役质量及使用性能.

    沥青混合料玻璃纤维橡胶粉/SBS力学性能路用性能

    土工格栅在道路基层中优化设置探讨

    冯伟
    142-14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提升土工格栅加固层的承载力,考虑循环荷载作用,针对两种基层厚度和三个不同半径的圆形加载区域,变化土工格栅的埋置深度,综合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进行土工格栅在道路基层中的优化设置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基层厚度如何,当土工格栅埋置深度为1/2加载区域半径时,基层抗变形能力最强;当土工格栅埋置深度位于最大竖向应变位置时,道路基层厚度可以适当减少;当土工格栅置于骨料基层和路基之间的界面时,土工格栅加固效果会大打折扣.

    土工格栅道路基层有限元循环荷载优化设置

    基于DDQN强化学习的沥青路面养护决策

    石文康徐勋倩康峰沂顾钰雯...
    147-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DDQN强化学习的方法开展路面养护决策分析,以路面长期效益费用比的最大化为目标构建养护决策模型,计算出效益费用比更优的养护方案.模型以道路条数和使用年限为状态特征,以四种养护措施为动作空间,以路面养护效益与资金比值作为奖励,构建了一种动作选择策略,使养护方案满足最低使用要求.结果表明:基于DDQN养护决策模型的收敛速度比DQN模型快1倍,计算出的养护方案具有较高效益费用比,路面处于优良状态.

    沥青路面路面养护决策深度强化学习养护方案

    灰缝厚度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

    庄炜曹权宇李永郝文辉...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建筑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AIRPAK软件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热工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300 mm厚的B04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进行不同厚度砌筑灰缝进行建模研究,探讨不同灰缝厚度情况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传热系数变化情况以及在墙体外侧粘贴分别25 mm和50 mm石墨聚苯板保温时灰缝对墙体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砌筑灰缝厚度为8~15 mm时,墙体传热系数与不考虑灰缝时的传热系数增加比例为15.152%~31.313%,在建筑热工计算时不能忽视灰缝对墙体传热造成的影响;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灰缝对传热系数的影响逐渐减小,但不可忽略;当保温层厚度为25 mm和50 mm时,传热系数增加比例分别为6.584%~15.265%和4.231%~21.154%.

    灰缝砌筑砂浆传热系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基于无人机测绘技术的高层建筑地基沉降变形灰线性预测方法

    赵洪鹏杨珍唐彬元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地基沉降变形预测方法在建立预测模型时,忽略了观测数据列的随机性影响,降低模型收敛速度,导致预测准确度较低,因此,提出基于无人机测绘技术的高层建筑地基沉降变形灰线性预测方法.利用无人机测绘技术采集地基平面图数据并配准,校正偏移图像,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理论构建预测模型,通过累加观测数据,强化数据内在规律,淡化观测数据列的随机性影响,加快模型收敛速度,并通过沉降变形数值拟合曲线实现地基沉降变形预测.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对于预测地基沉降变形得到的预测准确度较高.

    无人机测绘技术高层建筑地基沉降变形预测方法

    基于多维关联规则的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数据整合研究

    赵君鹏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建筑工程复杂性的增加,对地质勘察数据的精确整合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解决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数据整合问题,运用频繁模式增长树策略提取多维关联规则以优化数据质量,并采用倒数距离加权插值法构建高精度三维地质体模型.同时,以C语言编程优化模型,实现与地质模型的精确拟合.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在工程勘察中整合地质数据,提高了叠置规则精确度,实现了 BIM模型与地质体的高度一体化.该方法为地质勘察数据整合与BIM模型构建提供了新的有效路径,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和推广价值.

    多维关联规则地质勘察数据整合3D建模地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