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粉末冶金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粉末冶金工业
粉末冶金工业

杨树森

双月刊

1006-6543

powder@163bj.com

010-62182922 6218102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粉末冶金工业/Journal Powder Metallurgy Indust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由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中国钢协粉末冶金分会、中国机协粉末冶金专业协会主办的冶金、金属学类科技性双月刊。《粉末冶金工业》创刊于1991年,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371/T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6543,并拥有广告经营许可证。办刊宗旨是:宣传国家有关发展粉末冶金工业的方针政策;交流粉末冶金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与生产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推广粉末冶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应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传播国内外科技信息和发展动态;为粉末冶金及相关行业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推荐,《粉末冶金工业》现已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收录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英国“金属粉末报告”(MPR)定期收录摘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激光焊接对SLM成形TA15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于淼王俊哲王世宏霍俊美...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选区激光熔化成形工艺制备TA15合金,研究了激光焊接对TA15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LM成形TA15合金的显微组织为呈网篮状分布的针状α'-马氏体.经焊接后,焊接接头的组织同样以α'-马氏体为主,但尺寸增大,向片状转变.同时,焊接接头位置形成了一定量的魏氏组织.SLM成形TA15合金经焊接后,一方面由于生成了尺寸较大的α'-马氏体,另一方面形成了对塑韧性不利的魏氏组织,使得焊接接头的室温和500 ℃拉伸性能相比于母材有所降低,其中室温抗拉强度降幅约4.7%~6.1%,室温屈服强度降幅约8.9%~10.2%,室温伸长率降幅约25.5%,高温抗拉强度降幅约8.4%~13.6%,高温抗拉强度降幅约7.2%~10.3%,高温伸长率降幅约12%.母材的横、纵向拉伸断口均由大量细小、均匀的韧窝组成,呈韧性断裂特征;部分焊接接头处由于在焊接时形成了气孔,断口微观形貌上呈现为形状规则、底部光滑的圆孔.气孔的出现导致塑性有较明显降低较,室温和500 ℃拉伸时的伸长率最大降幅约41%~44%.

    激光选区熔化激光焊接TA15微观组织拉伸性能

    欧洲粉末冶金协会发布2023年度报告

    孙世杰
    127,后插1页

    粉末粒度对TC4钛合金注射成形喂料性能的影响

    崔珊张恩耀石芬周鹏...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钛合金加工方法,注射成形产品的质量与喂料性能密切相关,而喂料的均匀性和流变性能是决定喂料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粒度分析、显微形貌分析、均匀性分析及流变性能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球形TC4钛合金粉末粒度大小及粒度分布宽度对注射成形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粉末粒度分布宽度越大,喂料装载量越高;粉末粒度分布宽度越窄,喂料均匀性越好;粉末粒度值越大,粒度分布宽度越窄,喂料流变性能越好.

    TC4钛合金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喂料均匀性流变性能

    六部门发文:2026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标准体系

    编辑部
    133页

    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金睿杨芳陈存广郭志猛...
    13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钛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低密度、高强度、优异的耐蚀性以及良好的高温性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用等工程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不同增强相体系的角度出发总结了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对不同增强相的选择设计、制备工艺及其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并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改善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并拓展其应用领域提供参考借鉴.

    钛基复合材料非连续增强相强化机制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钛合金的局部腐蚀类型及防护措施

    陈李倩梁孟霞林冰唐鋆磊...
    144-15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钛合金因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然而,钛合金所具有的钝化特性使其在某些特定腐蚀环境中,尤其是在卤化物条件下,易发生局部腐蚀.局部腐蚀通常难以察觉,但却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引发材料部件发生穿孔或断裂,导致泄露甚至更严重的事故发生.然而,现有公开文献鲜有系统介绍针对局部腐蚀的防护措施.本文简要介绍了钛合金局部腐蚀的主要形式及相应的腐蚀机制,包括点蚀、电偶腐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开裂和氢致开裂.讨论了钛合金化学成分、腐蚀介质中离子的种类与浓度以及服役环境中的温度和压力对钛合金局部腐蚀的影响规律.此外,概述了针对钛合金局部腐蚀导致失效的多种防护措施,包括合金化、表面改性技术以及热处理工艺等方法.最后,列举现有防护措施中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针对钛合金局部腐蚀机制及防护方法的研究方向.

    钛合金局部腐蚀腐蚀机制影响因素防护措施

    钛材应力腐蚀开裂及氢脆行为研究进展

    胡家齐周可欣李涛刘庆伟...
    15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钛及钛合金因其优异的比强度、良好的耐蚀性、高温性能及生物兼容性,作为重要备选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石化工业及生物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然而,钛材的应用面临着在富卤化物或富氢苛刻环境中服役的应力腐蚀失效及由于热导率低、易产生加工硬化导致加工工艺窗口较小等问题.因此,在厘清钛材应力腐蚀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钛材应力腐蚀及氢脆抗力是提升重要结构件服役安全性及寿命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研究表明,钛材的应力腐蚀及氢脆行为是多重影响因素、断裂机制耦合作用下的失效行为,上述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合金元素配比、热处理工艺、工作环境温度、暴露时间、腐蚀产物、可扩散氢浓度、氧化膜厚度及氢演变反应.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以激光冲击强化技术为代表的表面处理工艺可提升钛材应力腐蚀及氢脆抗力的技术路径,并指出未来钛材的发展应着眼于开发新型增材制造技术,通过提升保护性钝化膜稳定性、揭示应力腐蚀过程中腐蚀产物、氢化物形成机制及氢与钛材亚结构在形变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机制等方法,进一步提升钛材的应力腐蚀抗力及耐蚀性.

    钛材耐蚀性应力腐蚀开裂氢脆表面处理

    科研人员在研发针对粉末材料的LIBS分析技术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编辑部
    166页

    三部门部署建设新材料大数据中心

    编辑部
    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