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梁宗祥

双月刊

1672-1144

sjxb@nwsuaf.edu.cn

029-87082937

712100

陕西杨凌渭惠路23号(水科所校区)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本刊创刊于1991年,原刊名《防渗技术》(内部发行),1995年公开发行(季刊),2003年更名为《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二十年来,经过学报编委会全体专家教授辛勤工作,一如既往支持本刊工作的论文作者的无私奉献,国家出版总署、陕西省出版局相关司局领导的大力支持,相关领域的高校师生、工程技术人员的精心呵护以及学报编辑部共同努力,《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出版物影响因子逐年稳步提高,在同类出版物中以学术气氛浓厚、办刊作风严谨、社会服务周到著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奖、《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等荣誉。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及时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学术性期刊办刊模式的要求,积极对外扩展交流,努力把自身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现已成为众多国内顶尖数据库的核心合作伙伴,为广大作者扩大自身学术影响、及时掌握国内外研究前沿、与相关领域专家无障碍沟通提供及时、周到、持续的热心服务。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现为: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刊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涉及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河流及航道治理、水工土木建筑、岩土工程、材料与结构、地质矿产等领域的学术性刊物。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的高等院校师生、研究院、设计院的科研人员、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务人员以及在生产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向本刊赐稿,学报编委、审稿专家以及编辑部将以高效、热情的服务,及时将您的学术成果、工程实践经验向社会各界介绍、推广。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单位:《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编辑部 主 编: 梁宗祥 副主编:蔡明科 地 址: 陕西杨凌渭惠路2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科所校区) 邮政编码:712100 电 话: 029—87082937 学报 办公qq:1378118253 电子邮件:sjxb@nwsuaf.edu.cn 国内刊号:CN 61—1404/TV 国际刊号:ISSN 1672—1144 定 价:120元/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土地层地铁隧道水环境变化对地表沉降影响研究

    赵爱军曾华樊鑫尚于永堂...
    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土地层中城市地铁隧道水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地下水位升降和盾构衬砌管片渗水,地层中水位的变化及管片渗漏会进一步影响地表沉降.以某地铁区间隧道为背景,采用修正摩尔库仑模型(MM-C模型)和DP模型来描述复杂加卸载条件下的地层隆沉问题,并深入研究水环境变化下地表沉降规律.结果表明:盾构管片渗漏比从0.1增大到10期间,地表沉降增加了24%;管片渗漏块数从1增大到6块时,地表最大沉降增大了77%;地下水位下降5 m期间,地表最大沉降增大了1.2倍,水位降深每增加1 m,地表下沉量增加约7 mm;初始水位高度抬升5 m期间,地表最大沉降减小了37%.为了控制地表不发生过量隆沉,渗漏块数不宜超过3块,并应避免拱底管片发生破坏或渗漏,地下水位的回灌抬升高度及降水深度宜分别控制在3.0 m和2.0 m以内.

    黄土地层城市地铁隧道水环境数值模拟地表沉降

    故宫官式古建筑保护中火灾报警系统冷凝水问题研究

    李月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凝水反流是吸气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古建筑展厅中使用经常遇到的问题.为解决因冷凝水反流导致的设备故障,采用对故宫某展馆温度、湿度现场实时监测,以便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7、8月间,空气相对湿度大多超过60%,且古建筑闷顶的上、下空间温差较大,容易在火灾报警系统吸气过程中形成冷凝水,由此提出加装重力疏水装置的优化改造方案,可有效控制冷凝水倒流至报警机.通过2年的实际使用情况验证,有效地解决了冷凝水回流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故宫古建筑冷凝水反流温湿度监测重力疏水装置

    玄武岩纤维锚杆注浆液选型及性能试验研究

    陈垚王重卿王浩李流芳...
    17-2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不同注浆液对玄武岩纤维(BFRP)锚杆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注浆液类型,选取了4种注浆材料,测试相同单轴抗压强度下注浆体的剪切性质,同时通过拉拔试验测试BFRP锚杆-注浆体的黏结性能,分析不同注浆液与BFRP锚杆的适配性.试验结果表明:普通硅酸盐水泥、加固型水泥、超细水泥的黏聚力都在2 MPa以上,碱激发剂水泥的黏聚力只有1.27 MPa,但是碱激发剂水泥的内摩擦角可达到34.91°,显著高于其他水泥;在黏结强度上,加固型水泥、碱激发剂水泥、超细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依次递减,加固型水泥在黏结强度和稳定性上均明显优于其他水泥.加固型水泥相较于其他水泥更具有优势,有助于玄武岩纤维锚固体整体性能的提升.

    玄武岩纤维锚杆注浆液抗压强度剪切试验拉拔试验黏结性能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和三维点云技术的碎裂松动岩体结构面识别研究

    杨成龙缑慧娟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高效实现对复杂地质环境的高陡边坡岩体的测量与识别,选取澜沧江某水电站拌合站碎裂松动岩体边坡为研究对象,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和三维点云技术对研究区碎裂松动岩体进行航测调查,构建研究区碎裂松动岩体边坡的三维实景模型,并从中提取三维点云数据对碎裂松动岩体优势结构面进行识别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重现了研究区真实地形地貌特征,能获取高陡边坡碎裂松动岩体高精度的三维空间数据,掌握其优势结构面的分布特征.识别结果可为数值模拟分析中碎裂松动岩体离散裂隙网络DFN的设置提供依据,对传统手段难以实现的高陡边坡地质调查具有方法上的借鉴作用.

    碎裂松动岩体三维点云无人机倾斜摄影结构面识别

    考虑地基土体刚度变化的软土地基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刘永平
    30-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建沿海地区部分石结构民宅建立于软弱场地上,而软土地基上的既有石结构抗震加固又缺乏相关研究资料.为探究考虑软土地基的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的不同土体刚度条件下既有石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选择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土-结构耦合体系模型和对比的刚性地基模型,进行软土地基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软土地基对地震动具有明显的滤波效应和放大效应;地基土体刚度变化改变了石结构楼层破坏顺序;地基土体刚度变化对石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有显著影响,反应在当土体越软,结构层间位移角越大,加速度响应反而略有减小.

    石结构软土地基土-结构相互作用土体刚度地震响应

    特大暴雨引起的深基坑变形分析及降水处理

    田瑞端肖见航王晓睿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降雨通常易导致土体力学性质变化,进而影响基坑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强降雨情况下.以受郑州7.20暴雨影响较大的郑州地铁小南岗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结合降雨期内工程实测数据,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以揭示短时特大暴雨导致的地铁深基坑变形的关键因素,分析基坑满蓄水情况下的降水处理方法,并提出基坑工程面对特大暴雨时的一些防范措施.结果表明:特大暴雨影响地铁深基坑的关键因素是内支撑脱落及基坑回灌水的作用,其中内支撑脱落主因是基坑回灌降低了围护结构两侧的水土压力差,从而削弱了围护变形;对满蓄水基坑进行降水时,宜采用基坑内外联合降水的方法,并及时施作钢支撑;面对特大暴雨,应及时加高挡土墙,加固钢支撑与围檩的连接.

    短时强降雨地铁深基坑有限元分析支护结构影响因素

    不同支护形式结合处的基坑侧壁稳定性研究

    朱成杰梁东杨彦飞杨晨曦...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基坑周围环境不同的情况下基坑应采用不同的支护形式,深基坑相邻的不同支护形式结合处(过渡段)的基坑侧壁是比较敏感的区域,容易发生变形不协调现象,因此需要对结合处的敏感区域进行研究.以郑州市城市道路交叉口、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双排桩支护方案与其相邻的桩锚支护方案的基坑侧壁结合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两种支护方案的水平应力、水平位移、土压力等均有差别.随着开挖进行水平位移与水平应力逐渐增大.当开挖较深时,同一深度处桩锚支护侧水平位移大于双排桩支护侧水平位移、双排桩支护侧水平应力大于桩锚支护侧水平应力.

    深基坑监测桩锚支护双排桩支护数值模拟

    近海红黏填土的固结特性与预测模型研究

    黄子豪于立通刘潇郭晓霞...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连金州湾海上填土机场用土的固结特性,防止出现不规则沉降,开展在含盐环境下不同含水率重塑红黏土的固结试验,分析含水状态对红黏土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验证5种固结模型在含盐环境下对红黏土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是影响重塑黏土压缩特性的重要因素,初始含水率越高,压缩曲线的斜率变化最为明显;在较大的固结压力条件下,不同初始含水率试样的压缩曲线斜率趋于一致,但不同含水率下重塑土压缩后的孔隙比仍有较大差距;已有的黏土非线性压缩模型并不适用于高含水率和含盐环境下的红黏土;结合已有的孔隙指数概念,重新建立了固有压缩指数e100与Cc的经验公式和考虑含水率的Iv-lnp压缩模型,该模型对高含水率和含盐环境下的黏土具有较好适应性.

    重塑试样压缩系数压缩模型孔隙指数含盐环境高含水率

    基于PFC3D模拟的混凝土直剪试验细观参数对宏观特性影响研究

    谢晓龙郭鸿蒋红杨凯龙...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平行黏结模型中细观参数对宏观特性的影响,采用颗粒流离散元软件PFC3D模拟混凝土直剪试验,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颗粒摩擦系数、平行黏结接触有效模量、平行黏结接触内摩擦角、平行黏结接触抗拉强度、平行黏结接触黏聚力以及法向应力对混凝土直剪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摩擦系数仅略微影响剪切应力-水平剪切位移曲线,即在剪切应力峰值之后,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曲线下降的幅度减小;平行黏结接触有效模量主要影响着剪切应力-水平剪切位移曲线的斜率(剪切刚度),随着有效模量的增加,斜率呈线性增长;平行黏结接触内摩擦角、平行黏结接触抗拉强度和平行黏结接触黏聚力主要影响着剪切应力-水平剪切位移曲线的峰值(抗剪强度).

    混凝土离散元模拟细观参数直剪试验

    椰壳纤维-MICP复合改良膨胀土膨胀特性研究

    王钰珊袁童雷学文
    6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椰壳纤维联合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的膨胀土进行试验改良,对素土、纤维土、MICP土以及椰壳纤维-MICP复合改良土开展无荷膨胀率试验和有荷膨胀率试验,研究改良前后膨胀土无荷膨胀率、有荷膨胀率随纤维掺量的变化规律,并对比分析单一改良方式和复合改良方式下纤维掺量对膨胀土膨胀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电镜扫描试验,观察土样微观结构,揭示纤维-MICP复合改良膨胀土特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单掺椰壳纤维和MICP技术改良均可抑制膨胀土的膨胀性能,而椰壳纤维-MICP复合改良土的改良效果最明显,且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纤维土和复合改良土的无荷膨胀率和有荷膨胀率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纤维最佳掺量为0.5%,电镜扫描试验显示椰壳纤维可发挥桥联的作用以增强MICP膨胀土的改良效果.

    膨胀土椰壳纤维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复合改良膨胀率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