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法商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法商论坛
法商论坛

毛凯

月刊

fslt2010@126.com

027-62287695

430070

法商论坛/Journal fashang luntan
查看更多>>本图书志在给广大法律、经济、财经、教育、管理等文科类的学者、师生、社会实践工作人士等等理论研究者提供一个展现理论研究成果的舞台,让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士有机会进行学术交流,互通有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一份力。读者涵盖各类中高学校、经济金融机构、财经法律界人士、公检法机构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举证倒置制度的法理分析

    牛胜辉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谁主张,谁举证”是历来的讼诉原则。我们对一些个别类别的案件,适用举证倒置制度。本文通过对举证倒置原则的法学的理论来分析这项制度是符合正义的。效率可以兼顾但并不是这项制度的根本目的。

    举证倒置效率正义

    论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

    李慧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事公益诉讼作为公益诉讼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存在时间并不长。近年来,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我国现存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根本无力应对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在理论和现实方面也具备了发展民事公益诉讼的条件,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构建一套具有我国特色,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发展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过程中,要重点从具体程序构建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着手。

    民事公益诉讼现状建议

    沉默权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石亚楠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早产生于19世纪英国的沉默权制度作为西方民主文明的一项标志,正逐渐突破法系的禁锢,被世界各法治国家所普遍接受。我国作为新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依法治国的小背景下,在国内法治环境良好、法治理念成熟的情况下,沉默权的适用已是水到渠成。

    沉默权制度零口供规则存在条件

    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

    宋小华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项新的刑事司法制度逐渐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在恢复性司法理念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下,加之对未成年犯罪人的特殊保护,也对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进行了逐步的设想和构建。

    刑事和解未成年人刑事和解设想

    “公”“私”本位思想探源——古希腊与古代中国法律思想之比较

    邓琦耀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哲学家表述的古希腊法律思想,站在了“私”本位的出发点,对自由精神、自然法思想、民主与法治精神做出了深层次的剖析。然而,古代中国则一味强调“草民”对“君臣”的服从,以江山社稷为重,却忽视了对人性、人权的关怀。作者认为这种显著的差异源于东西方思维方式上的“公本位”和“私本位”。本文将以此区别作为切入点,通过古希腊与古代中国法律思想的比较,从“哲学王和贤人政治”的区别和对法治理解上的区别两方面探寻差异性的根源,进而试图揭露当代中国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公本位思想。

    公本位私本位古希腊古代中国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新发展——兼评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意思自治原则

    王杉月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允许当事人在解决合同争端时,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达成合意的办法来选择适用特定国家的法律。目前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发展趋向上出现了二维走向:一方面适用范围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对该原则的限制。本文目的在于研究意思自治原则的发展,并结合新颁布的《适用法》探讨该原则在我国的实践。

    意思自治原则冲突法最密切联系原则弱者保护

    中国立法问题之小议

    樊驰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律秩序是一种社会秩序,立法者在创制法律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大。本文分析了立法与现实生活的断层和立法的体系化问题,提出了具有民族性的立法的建议。

    中国立法问题

    柔性行政视角下谈群体性事件的治理

    刘娇曾德梅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最近接连发生的突发群体性事件中分析出我国现行处理此类事件的做法存在很大问题,行政机关以及警察对于群众质疑内容的消极应对,对于群众质疑行为的粗暴压制,最终酿成警民冲突、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这种习惯性做法不仅不能平息事件化解纠纷,反而激化了矛盾,因此转变治理观念,探索一种更为积极的、柔性的治理方式,成为新形势下解决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必然要求。柔性行政通过专业指导、利益引导、调解、协议与协商等方式进行运作,通过转变治理观念、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充分运用“慎用警力原则”与“调解原则”、通过切实遵循“比例原则”,规范程序制度来防止异化现象的产生。

    群体性事件柔性行政

    论情事变更下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权

    陈建忠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情事变更下,法律只将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赋予了用人单位,使得本身就处于强势地位的用人单位在权利享有和权利行使方面更加主动,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则不得不更加被动。此时,确立劳动者情势变更下的单方解除权有利于真正做到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和实现劳资双方的双赢。

    情事变更原则劳动者即时解除权预告解除权

    城市房屋拆迁立法中的主要制度探讨

    崔园园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房屋拆迁危机越演越烈,恶性事件频发,究其原因是现行房屋拆迁条例严重滞后,与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适应,被拆迁人的利益得不到补偿,民怨较大,权利得不到救济,地方政府权力过大、滥用权力普遍。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对房屋拆迁立法中的主要制度进行重构,主要是建立明确的公共利益衡量制度,推进公众参与制度建设和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的制度,完善对被拆迁户的补偿和权益救济制度。

    房屋拆迁背景问题主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