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腐蚀与防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腐蚀与防护
腐蚀与防护

杨武

月刊

1005-748X

cp@mat-test.com

021-65556775-290

200437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腐蚀与防护/Journal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最早的腐蚀专业学会——上海市腐蚀科学技术学会的会刊,也是国内创办最早的腐蚀专业杂志之一,在创办早期影响很大,为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成果推广作出过重要贡献。2004年经专家评审,《腐蚀与防护》杂志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此之前本刊已被国内外多家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根据反馈信息不完全统计,我刊读者主要包括:防腐工程技术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油田、石油化工、化工厂、电镀厂、发电厂、矿山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设备管理人员,以及大学及科研单位的研发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钢表面置换铜镀层的生长机理及其耐蚀性

    刘明张昊苏剑英王梅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自研的置换镀铜液,在20号碳钢表面制备了铜镀层.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置换镀铜时间对铜镀层耐蚀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铜镀层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置换镀铜时间的延长,铜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电荷转移电阻(Rct)显著增大;当置换镀铜时间为16 h时,Rct值最大,铜镀层的耐蚀性最好;置换铜镀层的生长过程分为3个阶段,初期形成阻挡层和多孔层,中期形成阻挡层、致密层和多孔层,后期形成阻挡层和致密层.

    置换镀铜20号碳钢耐蚀性电化学

    征稿启事

    6,16,100页

    超临界水环境中应变速率对国产镍基合金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影响

    钟犁刘学莹马辰昊徐鸿...
    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下国产镍基合金C-HRA-1在650℃、25 MPa超临界水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敏感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试样的断口形貌和表面裂纹形貌,采用能谱仪(EDS)分析了裂纹尖端附近的元素组成及分布.结果表明:在不同应变速率下,C-HRA-1均表现出SCC敏感性,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SCC敏感性逐渐升高;在应力腐蚀过程中,裂纹的形成与扩展受氧化和力学耦合作用的影响,裂纹尖端发生了晶界氧化,裂尖结合力降低,从而导致裂纹扩展.

    镍基合金应变速率应力腐蚀开裂(SCC)超临界水

    直流杂散电流对Q235钢在红壤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刘欣何一鹏田旭贾蕗路...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模拟直流电流干扰下,研究了接地材料Q235钢在江西红壤环境中的对地电位变化规律以及腐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试样表面腐蚀产物的形貌及组成,并将初始电位偏移量和稳定电位偏移量与失重法获得的腐蚀速率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在不同电流密度的直流电流干扰下,阳极对地电位先下降后缓慢升高,最后趋于稳定;直流干扰下试样表面呈现局部腐蚀的特征,腐蚀产物分层、疏松且易脱落,其主要成分为Fe2O3、FeOOH;初始电位偏移量及稳定电位偏移量均与实测的腐蚀速率呈线性关系.试验条件下通过测量阳极对地电位可间接预测Q235钢接地材料的腐蚀速率.

    红壤Q235钢杂散电流腐蚀行为

    Gd2O3-Yb2O3-Y2O3共掺杂ZrO2双陶瓷热障涂层在Na2SO4+V2O5环境中的热腐蚀失效机理

    颜开于海原向勇孙健...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工艺制备了由9.5Y2O3-Y2O3-5.6Yb2O3-5.2Gd2O3共掺杂ZrO2(GYYZ)的外层和Y2O3稳定ZrO2(YSZ)的内层组成的双陶瓷(GYYZ/YSZ)热障涂层(TBCs),并与传统单层YSZ热障涂层进行对比.通过热循环腐蚀试验,研究了两种涂层在Na2SO4+V2O5环境中的热腐蚀行为以及失效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YSZ,GYYZ由于含有更高质量分数的金属氧化物稳定剂,在腐蚀环境中表现出更强的反应活性;GYYZ涂层中的Gd2O3、Y2O3 具有较强的Lewis碱性,会优先参与反应,不活泼的Yb2O3 将被遗留下来作为ZrO2 的稳定剂,这有利于维持GYYZ/YSZ涂层在腐蚀环境中的相稳定性.由于GYYZ涂层在腐蚀环境中发生更少的t'-ZrO2相向m-ZrO2相的转变,内部积累的相变应力更小,因此GYYZ/YSZ涂层表现出更强的抵抗裂纹扩展能力,其热循环腐蚀寿命显著高于YSZ涂层.

    热障涂层多元稀土掺杂热腐蚀失效机理

    镀层厚度对热纯锌板及热基锌铝镁板抗石击腐蚀性能的影响

    邵蓉黎敏刘永壮董妮妮...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抗石击试验和中性盐雾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镀层厚度热镀锌(GI)板以及热基锌铝镁(ZM)板的抗石击腐蚀性能.结果表明:ZM板镀层硬度大于GI板镀层,GI试样的石击坑深度均大于50 μm,而ZM120和ZM275试样的石击坑深度平均值分别仅为22.1 μm、23.0 μm;经过1 176 h中性盐雾试验后,GI275与GI1200石击试样表面红锈面积分别达到50%及10%,ZM120及ZM275石击试样表面无红锈;当镀层厚度相同时,ZM板的耐蚀性明显优于GI板,且同种镀层试样的耐蚀性随镀层厚度增加而提升;ZM板镀层中的Mg可有效缓冲表面薄液膜的pH,降低OH-含量,进而抑制ZnO生成,镀层腐蚀产物主要是致密的Zn5(OH)8Cl2·H2O,可形成物理屏障,并作为电子绝缘体阻止电化学腐蚀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锌镀层锌铝镁镀层抗石击腐蚀性能耐蚀性

    稀土镧铈对Q355NHq钢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王睿谦韩宇龙郭丽雅廉心桐...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盐雾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四种稀土含量的(Q355NHq)钢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并通过原位浸泡试验研究了钢中两种典型夹杂物在含Cl-环境中的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当稀土元素质量分数为0.017%时,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小,在盐雾试验24 h后锈层中的α-FeOOH含量最高;随着钢中稀土含量的增加,电荷转移电阻Rct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稀土元素质量分数为0.017%时,试样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小,Rct值最大,约为3 934 Ω·cm2;在含Cl-环境中浸泡后,稀土改性后钢中的RExOy夹杂物较CaS-Al2O3夹杂物表现出更好的耐蚀性.

    稀土盐雾腐蚀试验电化学测试浸泡试验耐蚀性

    退火温度对Co35Ni35Al30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显微组织及耐蚀性的影响

    孙广云回顺尧阎洪彬董桂馥...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非自耗真空熔炼炉制备了Co35Ni35Al30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并对该合金进行了退火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退火温度对Co35Ni35Al30合金显微组织和形状恢复特性的影响;采用电化学测试分析了退火温度对该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该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合金的显微组织逐渐细化;当退火温度为1 200℃和1 300℃时,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几乎相当,但是当退火温度为1 200℃时,合金的强度更高;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耐蚀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 200℃时,该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自腐蚀电位较高,腐蚀速率最小,极化电阻较大,合金的耐蚀性最好.

    Co35Ni35Al30形状记忆合金退火温度显微组织耐蚀性

    氮化物涂层在海水环境中磨蚀性能的研究进展

    张而耕杨虎梁丹丹陈强...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应用于海水环境中不同结构氮化物涂层的磨蚀性能,探讨了基体材料、制备工艺参数、掺杂元素等对氮化物涂层在海水环境中磨蚀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氮化物涂层在海水环境中的磨蚀机理,并对氮化物涂层在海水环境中磨蚀性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海水环境氮化物涂层磨蚀性能磨蚀机理

    压水堆燃料元件腐蚀产物沉积行为试验研究进展

    吴宗佩姜峨唐月明熊静...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水堆(PWR)燃料元件表面腐蚀产物沉积(CRUD)对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压水堆燃料元件腐蚀产物沉积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开发CRUD缓解技术,对压水堆的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归纳了压水堆燃料元件表面CRUD试验研究的重要结果,总结了包壳表面CRUD对系统运行的危害,回顾了CRUD的分析表征结果,介绍了不同研究机构建立的堆外动水回路试验方法,重点分析了材料性质、热工水力特性、冷却剂化学条件及腐蚀产物特性对燃料元件表面CRUD的影响规律,调研了CRUD缓解技术及相关应用,并对后续试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腐蚀产物沉积(CRUD)试验研究燃料元件压水堆(PW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