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腐蚀与防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腐蚀与防护
腐蚀与防护

杨武

月刊

1005-748X

cp@mat-test.com

021-65556775-290

200437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腐蚀与防护/Journal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最早的腐蚀专业学会——上海市腐蚀科学技术学会的会刊,也是国内创办最早的腐蚀专业杂志之一,在创办早期影响很大,为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成果推广作出过重要贡献。2004年经专家评审,《腐蚀与防护》杂志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此之前本刊已被国内外多家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根据反馈信息不完全统计,我刊读者主要包括:防腐工程技术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油田、石油化工、化工厂、电镀厂、发电厂、矿山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设备管理人员,以及大学及科研单位的研发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Q345qDNH桥梁耐候钢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中的腐蚀产物膜演变规律

    赵伟于驰王月香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干湿交替周期浸润腐蚀试验,研究了Q345qDNH桥梁耐候钢在模拟工业大气腐蚀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及其腐蚀产物膜演变规律,并与Q345B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模拟工艺大气环境中,随着浸润周期的延长,Q345qDNH 钢的腐蚀质量损失量逐渐降低,并在腐蚀 72 h后趋于平缓,在整个试验周期内,Q345 B钢的腐蚀质量损失量始终大于Q345qDNH钢;在腐蚀后期(120 h),Q345B钢发生了严重的点蚀,而Q345qDNH钢表面锈层较完整,膜层致密性较高,对金属基体的保护作用较好,耐蚀性较好;Q345B钢和Q345qDNH钢表面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均为α-FeOOH、γ-FeOOH和Fe3O4,但各组分含量及膜层厚度存在差异;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Q345qDNH钢表面腐蚀产物内膜层厚度明显增大,Ni、Cr和Cu氧化产物富集于内膜层,这增强了氧化膜层的致密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材料的耐蚀性.

    Q345qDNH耐候钢工业大气环境腐蚀行为腐蚀产物膜耐蚀元素

    316H不锈钢母材与焊缝在模拟沿海大气中的高温腐蚀行为

    孟令奇柳志浩夏侯俊招顾佳磊...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温腐蚀试验,研究了 316H 不锈钢母材与焊缝在 520℃模拟沿海大气环境中长达3000 h的高温腐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腐蚀产物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探讨了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焊缝与母材的腐蚀质量增加曲线均符合抛物线规律;高温腐蚀 3000 h后,母材和焊缝试样的腐蚀均轻微,氧化层致密且无剥落,主要成分为(Cr,Fe)2O3,其腐蚀速率分别为 0.44,0.61 μm/a,均小于 0.001 mm/a,均属于完全耐蚀级别;焊缝试样的腐蚀速率略大于母材,原因是母材中的Cr与Mo含量较高.

    316H不锈钢焊缝母材模拟沿海大气高温腐蚀

    超声速火焰喷涂WC-10Co4Cr涂层对TC11钛合金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影响

    张玉霖杨阳卢涛杨中娜...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声速火焰喷涂(HVOF)工艺,在随钻仪器零件常用材料TC11 钛合金表面制备金属陶瓷涂层WC-10Co4Cr,利用冲击试验机测量喷涂前后钛合金的冲击韧性,使用磨粒磨损试验机测定涂层的耐磨性,采用电化学测试分析涂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HVOF工艺对TC11 钛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影响较小,与未喷涂的钛合金相比,界面处基体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没有明显变化,冲击韧性稍有提高;HVOF工艺稳定可靠,涂层呈片层结构,致密度高,涂层的孔隙率为 2.55%,硬度达到 1400 HV,涂层主要由WC和W2C相组成,其与基体结合良好,为机械结合;金属陶瓷涂层能够显著改善钛合金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喷涂涂层钛合金的磨损量是未喷涂钛合金的 1.56%,喷涂涂层钛合金的磨损机制是磨粒磨损,未喷涂涂层钛合金磨损机制是磨粒磨损+黏着磨损.

    TC11钛合金随钻仪器零件超声速火焰喷涂(HVOF)WC-10Co4Cr涂层组织与性能磨损

    SiC/SiCf复合材料包壳管在高温高压水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

    汪峰肖嘉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SiC/SiCf 复合材料包壳管,采用三点弯加载方法,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化学工况的高温高压水中开展了应力腐蚀开裂(SCC)试验,通过腐蚀形貌分析了该材料的抗SCC能力.结果表明:在三点弯加载和高温高压水环境的作用下,该复合材料包壳管外涂层发生氧化及腐蚀溶解,部分区域出现裂纹扩展和涂层剥落现象,而涂层剥落又进一步加剧了外涂层的腐蚀溶解,导致外涂层过早失效和SiC纤维层暴露;在应力和水化学环境的耦合作用下,中间层SiC纤维出现腐蚀溶解和裂纹扩展现象,SiC纤维层表面的裂纹扩展没有明显的取向性,交叉裂纹的不断产生最终导致纤维层的断裂和整体失效.在涂层表面的孔隙缺陷处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成为裂纹萌生位置,需优化涂层制备工艺.

    SiC/SiCf复合材料包壳管高温高压水应力腐蚀开裂(SCC)

    事故容错燃料包壳材料在水化学环境中的动水腐蚀试验

    童刚王诗槐彭帆卢冬华...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事故容错燃料(ATF)包壳材料的耐动水腐蚀性能,搭建了专设台架以模拟堆芯部位的热工水力环境和水化学环境.针对普通Zr合金及涂覆Cr金属涂层的Zr合金、FeCrAl合金等ATF包壳候选材料在空管条件和内置电加热棒条件下分别开展动水腐蚀试验.结果表明:这三种材料在水化学环境中经动水腐蚀 28 d后表面均未产生明显的氧化膜,表明各材料均有较好的短期耐蚀性;与空管条件相比,在内置电加热棒条件下,Zr合金和涂覆Cr金属涂层的Zr合金表面的颗粒状氧化产物更密集,抗氧化性能更优;在空管条件和内置电加热棒条件下,涂覆Cr金属涂层的Zr合金相较于普通Zr合金具有更好的耐蚀性,但在内置电加热棒条件下,两种材料表面均检测到其他相,有待进一步研究.

    事故容错燃料(ATF)包壳材料动水腐蚀微观形貌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氯盐环境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

    陈玉梅刘荣桂陈业强郑少强...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保护层厚度、碳化深度、氯离子质量分数、钢筋截面面积损失率、钢筋腐蚀电位作为耐久性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氯盐环境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进行了评估,建立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提出了混凝土结构维护管理框架.通过连云港某码头的应用案例,验证了该模型的便捷性与可靠性.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氯盐环境模糊综合评价

    基于定量风险评估技术的热交换器管束腐蚀检测

    张子健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国内热交换器定期检验时,换热管束是否需要检验以及检验比例的问题,运用定量风险评估技术对某炼化企业一台管壳式热交换器的管束进行失效可能性、失效后果计算.随后采用涡流和内窥镜技术对 473 根管束进行了腐蚀检测,共计发现超标缺陷管束 22 根,其中包含腐蚀穿孔管束 5 根,并对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定量风险评估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热交换器管束的腐蚀情况,可为腐蚀检测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指导,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风险评估热交换器换热管涡流检测腐蚀检测

    基于图像处理的金属腐蚀等级评价方法

    郝亚东万博张钟庆徐如远...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锈蚀,目前工程中的金属腐蚀等级评价以人工评价为主,存在效率低和准确性差的问题.根据金属腐蚀前后像素点差异化特征,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滑动窗口法实现腐蚀特征分类及腐蚀区域定位,提出了一种颜色聚类结合标准色图谱信息表,实现了金属腐蚀等级的计算机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准确率达到 96%,具有检测速度快、客观性强和准确性高的优点,解决了基于多指标对金属腐蚀等级进行快速评价的问题.

    卷积神经网络滑动窗口颜色聚类标准色图谱信息表腐蚀等级评价

    某电厂工业水管道在再生水环境中的腐蚀原因

    杨圣超申伟伟董会萌马艳红...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电厂工业水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泄漏.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管道表层和内层腐蚀形貌、腐蚀产物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最大可能计数法(MPN)检测循环水系统中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B)的菌落形成单位(CFU)总数,采用余氯分析仪检测了系统内余氯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系统异养菌总数超出标准规定,在系统中多个取样点均检出SRB、IB;杀菌剂投加后 0.5 h时余氯消耗量占 8 h时余氯消耗量的 50%以上,定时投加杀菌剂的杀菌效果不满足标准要求;微生物参与腐蚀,在管道内壁形成大量的锈瘤和附着物,Cl-在附着物下富集,发生自催化腐蚀,加剧了金属基体的溶解,最终导致管道泄漏.

    再生水微生物腐蚀碳钢杀菌效果

    某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净化系统泵出口管道泄漏原因

    韩辉许新竹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某机组运行 15 a后,蒸汽发生器排污净化系统泵出口管道发生泄漏.采用超声波测厚、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及流场模拟计算等方法,分析了管道泄漏的原因.结果表明:低温流动加速腐蚀(FAC)导致管壁减薄,最终导致管道泄漏,管件材质、几何形状,介质pH、温度、溶解氧含量及流速等是发生FAC的重要因素.

    管道泄漏流动加速腐蚀(FAC)温度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