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析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析化学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分析化学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汪尔康

月刊

0253-3820

fxhx@ciac.jl.cn

0431-85262017

130022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分析化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分析化学》是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分析化学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分析化学学科前沿和进展。本刊旨在为冶金、地质、化工、材料、农业、食品、药物、环境等领域从事研究测试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广大师生提供最新的分析化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进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三维电阻抗层析成像的乳腺癌传感器的设计

    刘凯李安琪李芳朱程君...
    248-255,中插16-中插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三维电阻抗层析成像方法设计了一种密集型乳腺阵列传感器,并开发了一种用于检测乳腺癌的电阻抗成像传感器.此传感器采用激励电极阵列与接地电极一体化的设计实现了结构简化,并通过锥形基体与双层周向排布的电极阵列实现了电场密集化以及锥度优化,提高了目标物的检测精度.设计了成像系统,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传感器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电极数量减半并不会影响传感器的成像精度,反而可以提高成像速度.最后,考察了传感器的性能,结果表明,系统信噪比与通道一致性良好.利用此传感器对检测场域相对体积为0.4%的实验模型进行了三维图像重建,单目标成像的图像相关系数达到0.6以上,可清晰判别双目标物位置,实现了对乳腺癌的可视化检测.

    电阻抗层析成像传感器乳腺癌数值仿真

    基于纳米氧化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测定土霉素

    彭友元许舒弘潘庆鸿
    25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确定此复合材料的价态结构.以ZnO-rGO作为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光电转换材料,以土霉素(OTC)为模板分子,通过电聚合OTC和吡咯(Py)的方法构建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将聚吡咯(PPy)膜中的OTC洗脱后,在PPy膜中留下OTC的特异性"印迹孔穴",从而可对OTC选择性识别.在优化的条件下,此传感器的光电流变化值与OTC浓度(0.1~200 nmol/L)的对数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5 nmol/L(S/N=3).采用此传感器对市售牛奶和蜂蜜中的OTC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5%~107%.

    光电化学传感器氧化锌-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吡咯分子印迹土霉素

    利用三级质谱与二级质谱匹配策略鉴定丹参中酚酸类成分

    李菡张珂李婷陈蔚...
    267-276,中插19-中插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级质谱信息(MS/MS information)可提供鉴定化合物结构的关键线索,多级质谱(MS/MS)图谱到结构的转换(MS/MS spectrum to structure)是精准鉴定化合物结构的重要过程.本研究提出了化合物的三级质谱(MS3)图谱与其结构单元的二级质谱(MS2)图谱匹配策略,实现了化合物结构的精准鉴定.首先,利用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仪(Qtrap-MS)的双碰撞池,采集酯类化合物酯基质谱裂解产生的特征碎片离子(c-和y-)在线性离子阱(LIT)内经第二次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CID)后的MS3 图谱,并同步采集其结构单元化合物([M-H]-)在LIT中经碰撞诱导解离后的MS2 图谱,结果表明,酯类化合物特征碎片离子的MS3 图谱与结构单元化合物的MS2 图谱匹配.最后,采用HR-MS/MS对丹参总酚酸(Total salvianolic acid derivatives,TSA)进行定性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及数据库信息,初步鉴定了36种化合物.进一步利用MS3 与MS2 图谱匹配策略实现了对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精准鉴定,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本方法为化合物的精准定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多级质谱信息三级质谱与二级质谱图谱匹配酯类化合物丹参总酚酸结构鉴定

    基于磁固相萃取-自动前处理分离和富集动物肝脏中的β-受体激动剂

    魏书林王紫豪李桐朱怀恩...
    277-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磁固相萃取-自动前处理分离和富集动物肝脏中的β-受体激动剂,建立了动物肝脏中3种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样品溶液经提取后,采用磁性阳离子吸附剂(M-MCX)结合自动前处理装置进行净化,使用LC-MS/MS检测,同位素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显示,M-MCX较传统混合阳离子固相萃取(MCX)柱的吸附容量高34%,而且节约了吸附材料.结合自动磁固相萃取装置,30 min内可完成8个样品的净化,方法检出限为0.01~0.1 μg/kg,平均回收率为88.2%~110.5%,相对标准偏差为2.9%~10.3%.与传统柱填充式固相萃取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等优点,能够满足动物组织样品前处理的批量、自动化处理的需求.

    磁固相萃取自动前处理β-受体激动剂肝脏质谱

    在线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直接测定植物粗提物中的23种全氟化合物

    申楠韩同竹盛璨璨何秀平...
    286-295,后插1-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全自动在线固相萃取净化技术去除植物粗提物中的基质干扰组分,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同步测定植物叶片组织中23种全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13种全氟羧酸类、4种全氟磺酸类和6种新型替代品)的新方法.植物样品经1%甲酸-甲醇溶液提取两次再旋蒸至干,用70%甲醇溶液复溶后直接进样分析.通过WAX在线固相萃取柱对PFASs进行自动化净化后,切换六通阀,将PFASs冲洗至适用于碱性流动相体系的C18 分析柱上,采用含0.4%氨水的甲醇/水二元流动相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在16 min内即可实现各目标化合物的色谱分离.采用串联质谱在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PFASs的在线检测,并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植物叶片样品中23种目标PFASs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4.2%~125.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12.8%,各目标PFASs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0,检出限(LOD,S/N=3)在0.02~0.50 μg/kg之间.采用本方法对海洋绿潮藻浒苔和4种树叶实际样品中的PFASs进行检测,共检出6种PFASs,其中PFBA为主要污染物.与文献报道的离线固相萃取法相比,本方法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为植物组织中典型PFASs及其新型替代品的日常监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和准确的方法.

    在线固相萃取植物叶片全氟化合物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