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析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析科学学报
分析科学学报

陈洪渊

双月刊

1006-6144

fxkxxb@whu.edu.cn

027-68752248

430072

湖北省武汉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分析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alytic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三校共同主办的分析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为:及时报道我国在分析科学领域具有先进性、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分析科学前沿领域的进展和动向,推动我国分析科学学科的发展,它的任务是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贯彻“双百方针”,追踪世界分析科学发展新动向,充分反映当代分析科学新成就,为促进学术交流和四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QuEChERS dSPE EMR-Lipid-GC-MS/MS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205种农药及13种代谢物残留量

    温馨谭淑铧林庆昶林小贞...
    32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以QuEChERS dSPE EMR-Lipid作前处理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205种农药及13种代谢物残留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方法(GC-MS/MS).分析过程中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不同净化方式对目标物回收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Agilent Bond Elut EMR-Lipid增强型脂质去除净化管和Agilent Bond Elut EMR-Lipid Polish反萃管结合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内标法定量,GC-MS/MS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05种农药及13种代谢物在0.01~0.5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定量限为0.01 mg/kg;猪肉、猪肝、鸡肉、鸡蛋4种样品基质在0.01、0.02和0.05 mg/kg加标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0.3%~120.5%,相对标准偏差(n=6)在0.2%~20.4%之间.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准确灵敏、回收率好,适合动物源性食品中多农残目标物的同时分析.

    QuEChERSdSPEEMR-Lipid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动物源性食品多农残分析

    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闫恳张燕燕卞在东张辉兰...
    337-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对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DBR)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BR和BSA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在温度290、300、310 K时,两者间的结合常数Ka的数量级达105,结合位点数为1.1,表明两者之间有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并形成1:1复合物;Kq两者的猝灭常数值分别为 5.5924×1012、4.9853× 1012、4.1665× 1012 L·mol-1·s-1,推测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根据Förster的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求算出给体与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4.8 nm、能量转移效率E=0.5793,推测两者之间存在非辐射能量转移;通过计算该体系的热力学参数得到△H<0,△S<0,△G<0,表明二者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另外,随着DBR的加入BSA的构象发生了改变,BSA的α-螺旋结构从60.55%减少到58.5%;电化学分析法表明两者形成了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分子对接模拟结果推测出DBR分子进入了 BSA分子的疏水腔内,其结合位置位于domainⅠA亚域.

    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牛血清白蛋白光谱法电化学法分子对接

    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儿童面霜中13种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量

    曹慧张慧王瑾杨春...
    34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测定儿童面霜中13种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氨水/乙腈溶液(1∶9,V/V)超声提取,提取液稀释后经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负离子模式进行分析,基质外标法定量.在最优实验条件下,13种内分泌干扰物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15~0.9996,检出限为0.3~1.5 μg/kg,定量限为1.0~5.0 μg/kg,在高、中、低3个加标水平下,13种内分泌干扰物的加标回收率为81.5%~109.4%,相对标准偏差为1.9%~9.2%.该方法操作简单、选择性好、检出限低,适用于儿童面霜中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量的测定.

    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量面霜

    基于硅酸镁前处理富集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检测空气中9种挥发性N-亚硝胺

    杨振何婷婷张忠堂徐晨...
    350-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空气中N-亚硝胺检测困难、成本高的问题,通过硅酸钠对廉价的无定形二氧化硅进行刻蚀,与硫酸镁反应得到硅酸镁负载填料,将其装入柱管制得N-亚硝胺捕集器,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联用建立了一种检测空气中9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分析方法.本方法前处理步骤简单,富集后的洗脱液即可进入仪器分析.对影响方法回收率的色谱柱类型、升温程序、定性定量离子对和洗脱溶剂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9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线性范围为50~5 000 ng/m3,最低检出限为11 ng/m3.在实际空气样品检测中,9种挥发性N-亚硝胺回收率为96.8%~105.6%,RSD为3.8%~8.8%.这表明,以该易制备、低成本的硅酸镁负载填料填充的小柱,能替代价格昂贵的商品化亚硝胺捕集器(94.7%~103.2%),且与普适性更强的GC-MS/MS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应用于空气中9种挥发性亚硝胺的检测.

    硅酸镁修饰的二氧化硅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挥发性N-亚硝胺空气环境监测

    生物质碳点用于细菌成像和检测研究进展

    邱婷
    356-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细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形势越来越严峻,对开发快速、简单、灵敏的细菌检测和成像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使用天然原料或者将低价值废弃物为原料得到的生物质碳点,不仅保留了传统半导体量子点优异的光电特性,还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更低的制备成本以及绿色环保的合成方法,符合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生物质碳点已在细菌成像和检测上表现出极大的潜力,但面对如此丰富的生物质来源,如何选择合适的碳源并结合生物质碳点的优点构建效果更好的细菌成像和检测方法仍存在问题.本篇综述梳理了生物质碳点的种类,概述了生物质碳点在细菌成像和检测中的应用,对生物质碳点作为成像和检测传感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开发出更符合需求的成像探针和更有效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生物质碳点细菌检测细菌成像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检测和鉴定化妆品中5种羟基酸

    张雷胡积东王海瑞孙乐...
    364-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乳糖酸、葡萄糖酸、甘油酸、丙酮酸、羟基丙二酸5种羟基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了鉴定.样品先用少量异丙醇分散,再经一级水提取后,以3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磷酸调节pH至2.9)-甲醇作为流动相,经ZORBAX SB-Aq(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分离,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若出现疑似阳性样品,则进一步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确证,采用ESI离子源,在SRM负离子监测模式下分别确立了 5种羟基酸组分的定量、定性离子以及离子对的相对丰度比.结果表明,5种羟基酸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浓度为30~100 mg/kg,定量浓度为120~300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8%~104.1%,RSD为0.1%~1.9%.该方法高效、准确、可靠,适用于化妆品中5种羟基酸组分的定性筛查及含量测定.

    羟基酸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化妆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兰索拉唑原料药中10种杂质元素

    刘宇澄冯雪松
    369-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兰索拉唑原料药(供注射用)中Pb、As、Cd、Hg、V、Ni、Co、Li、Cu和Sb等10种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45Sc、103Rh、193Ir为内标元素,采用碰撞池模式ICP-MS法进行了测定.10种元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0.9990,检测限为0.0077~0.6136 μg/L,定量限为0.0257~2.0455 μg/L.3批样品中10种元素含量均远低于各自的限量标准,且各元素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均在75.1%~123%范围内.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兰索拉唑原料药(供注射用)中元素杂质残留量检测.

    兰索拉唑元素杂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学验证

    《分析科学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