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飞行器测控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飞行器测控学报
飞行器测控学报

徐向民

双月刊

1674-5620

fxck@chinajournal.net.cn;spaceTTC@bittt.cn

010-66361267

100094

北京5131信箱14号

飞行器测控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pacecraft TT & C TechnologyCSCD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压缩感知的信源个数与信号参数估计算法

    秦国领李小燕赵建宏庞岳峰...
    391-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源个数与信号参数估计是盲信号处理的关键环节,对后续信号的侦察处理意义重大.针对当前盲信号信源个数与信源参数估计研究割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估计算法.通过分析信号的稀疏系数在不同测量矩阵相同稀疏字典下位置相同的特点,提高了信源个数和信号参数的估计精度,实现算法的自适应控制;通过数理分析确定了多级搜索策略的最优级次,大大降低了稀疏字典的原子数目.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一定信噪比下能够实现信源个数和信号参数的有效估计;信源个数和信号参数的估计精度随着压缩比的降低而逐渐提高,随着信噪比的提高而逐步增强;噪声对信源个数和信号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低信噪比下;第2个信源载波频率和调频斜率的估计误差明显高于第1个信源参数的估计误差.

    压缩感知信源个数估计信号参数估计稀疏系数特征多级搜索策略

    空间机器人深度学习识别捕获部位的应用探讨

    李宏坤时中胡天健
    399-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空间机器人对捕获部位识别方法的普适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等要求,提出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空间机器人捕获目标的特征部位进行识别.通过比较分析方法、数据驱动方法等传统识别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的优缺点,发现深度学习方法对于解决空间机器人捕获部位识别问题具有显著优势.进一步分析了应用深度学习方法解决捕获部位识别问题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为后续空间机器人在轨捕获目标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空间机器人在轨捕获目标特征部位识别深度学习

    地月系共线平动点探测器的星上轨道预报问题

    邓辉孙俊彭杨侯锡云...
    408-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定点在地月系共线平动点附近运动的探测器,研究其轨道预报问题,并探讨了星上外推预报时的力模型简化问题.首先定量分析了共线平动点L1和L2附近探测器的受力情形;然后构造了真实力模型下这些点附近的目标轨道并研究了其误差传播规律,指出这类轨道相比一般卫星轨道预报的不同特征;最后结合星上有限的计算和存储资源限制探讨了力模型的简化问题.此项工作可为定点在平动点附近的探测器的星上预报提供参考.

    共线平动点误差传播星历轨道预报

    一种低轨卫星轨道预报算法

    崔凯张延鑫
    420-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基于EMBET(Error Model Best Estimation of Trajectory,误差模型最佳弹道估计)的雷达自校准处理过程中,需要基于给定的低轨卫星初始状态完成轨道预报,得到与雷达测量序列对应的卫星位置序列,进而通过迭代收敛过程得到误差模型参数估计.针对低轨卫星轨道迭代预报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边积分边插值的轨道预报方法.即将低轨卫星轨道积分计算过程的加速度计算结果直接应用到三弯矩插值,省略了三弯矩插值中节点矩的计算过程,同时将积分步长以及插值区间步长设置为1 s,减少了积分及插值中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次数,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效率.经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轨道预报精度的情况下,计算效率比传统低轨卫星轨道预报方法提高了约20倍,有效提高了雷达自校准处理的时效性.

    轨道预报RKF(Runge-Kutta-Fehlberg)积分方法三弯矩插值雷达自校准

    北斗GEO卫星南北控制对半长轴影响分析

    李全军薛锐孔大林
    426-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北斗GEO(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南北控制期间,陀螺漂移、姿态控制、轨道平面变化等因素都会对卫星轨道半长轴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卫星星下点经度漂移,而在实际工程中难以提前准确预估南北控制对半长轴的影响.根据GEO卫星南北控制特点,分析了各因素对半长轴影响的原因,通过影响因素剥离的方法建立了各因素对半长轴影响的模型,利用在轨GEO卫星历次南北控制的实际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给出了各个因素的影响量级.结果 表明,该模型可使得南北控制对半长轴影响的预测精度达到1 km以内,可用于北斗GEO卫星南北控制时半长轴补偿控制.

    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南北控制半长轴陀螺漂移姿态控制

    Galileo卫星星钟故障前后信号质量分析

    熊定喜郭树人康立
    432-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星载原子钟是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器件,是影响导航信号质量的重要因素.2016年11月,Galileo系统利用一箭四星发射升空4颗新一代Galileo卫星.根据观测显示,截至2017年7月,仅能接收到其中1颗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在2017年1月,欧洲航天局通告称多颗卫星原子钟大规模故障.针对此,40 m大口径高增益天线系统设备对不同批次和星钟故障情况的3颗Galileo卫星E5频点信号进行了数据采集处理,对各信号分量的功率谱、星座图、码片波形、相关损失、相关峰、S曲线偏差等信号质量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 表明,此次星载原子钟的大面积故障并未影响Galileo卫星信号的可用性,足够的星载备份钟避免了信号质量的严重恶化.

    卫星导航Galileo系统信号质量星钟故障

    白天激光漫反射测距中微弱信号检测的单开门多触发方法

    赵鹏张艳石乾乾
    442-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天激光漫反射测距因存在强背景噪声,导致微弱回波信号的检测十分困难,严重限制了激光漫反射测距的广泛应用.因此,提出了采用单开门多触发方法解决白天激光漫反射测距的微弱信号检测难题.首先,介绍了一种GM-APD(Geiger-Mode Avalanche PhotoDiode,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多触发概率分布函数的快速求解方法.接着,取激光漫反射测距系统典型参数,理论分析了多触发情况下的回波信号检测概率,分析结果表明单开门多触发方法可提高激光漫反射测距在白天情况下的回波信号检测概率.同时,通过对触发次数限制的优选,可以增加有效检测比,减少白天观测条件下回波信号的提取代价.最终,通过系统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因此,单开门多触发方法是解决白天激光漫反射测距微弱信号检测的可行途径之一.

    漫反射测距微弱信号检测GM-APD单开门多触发

    基于加权多元线性回归的两步式时间同步算法

    彭进霖
    450-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间同步在通信、计算机、测控等网络中是一项重要技术.针对目标时钟在多同步源时的时间同步问题,从统计学中参数估计的角度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WMLR(Weighte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加权多元线性回归)的两步式时间同步算法.此算法分为粗同步和精同步2个阶段,通过给不同的时间信息加权的方式提高同步精度,并且可以计算不同同步源之间存在的系统误差.结果 表明,这一算法通过合理应用来自不同同步源的时间信息,可以提高时间同步的精度及稳定性.由于模型的普遍性,这一基于WMLR的算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似的多源参数估计的场景中.

    线性回归参数估计时间同步时钟同步

    基于网络编码的空间DTN LTP协议改进

    万鹏宋世杰华中杰张胜利...
    457-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空间通信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空间DTN(Delay Tolerant Network,容延迟网络)中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重要性日益明显.针对空间DTN的可靠信息传输需求,首先介绍了空间DTN的特点及信息传输协议体系,并对LTP(Licklider Transmission Protocol,立克里德传输协议)进行了重点分析.然后针对空间DTN中LTP协议的缺点和不足,研究提出了基于网络编码的空间DTN LTP传输协议改进策略——NC-LTP协议,并通过数学仿真对算法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估.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LTP协议,NC-LTP协议在不同信道传输时延、不同丢包率等条件下的适应性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因此NC-LTP协议更适用于具有高动态特性、高信道误码率、带宽受限的空间DTN环境.

    空间容延迟网络(DTN)可靠信息传输立克里德传输协议(LTP)网络编码(NC)

    《飞行器测控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