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胡习之

双月刊

1004-4310

fyxbwk@163.com

0558-2595278

236041

安徽阜阳市清河东路741号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实行开放式办刊,倡导理论创新与学术创新,以质取舍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阳明心学与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的创作

    吕贤平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阳明心学思想与吴敬梓的思想及其《儒林外史》的创作有许多相通处.吴敬梓并非全盘接受心学思想,但是阳明心学思想所表现的精神自主、所体现的个人道德意志尤其为吴敬梓所推崇.《儒林外史》的人物塑造及思想表达、吴敬梓对精英文化的认识与反思皆由此而深入展开,小说不断重述心学的命题,包括对士人群体精英意识与社会精英文化的留恋.小说描述的三代之治的理想社会,蕴含从复古转向思想、学术和政治的革新意识,是吴敬梓的理想国蓝图,亦与阳明心学思想有相通之处,并一直召唤起无数知识分子投身于社会改革中.

    儒林外史心学精英文化道德意志

    皖桐诗派的遗珠:清初安徽诗人方熊交游考论

    黄金灿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熊是活跃于明末清初的一位安徽遗民诗人,他因曾刊刻《陶渊明集》六卷(世称《陶诗诵说》)而为陶诗研究者所关注,但是他的生平事迹却消散于历史的烟云之中.方熊生性豪爽,尤爱游历,这使他成为诗人间的"联络人".他与桐城学者的交游,反映了清初桐城诗派的活动细节.他与其他安徽人的交游,勾勒出清初"皖桐诗派"的生成路径.他与遗民的交游,反映了清初遗民诗人群体的生存状态.而他与入清后采取合作态度的诗人群体产生交集,则表明清初诗坛在地域、遗民等面向之外还具有更加复杂、多维的面向.

    方熊安徽诗人皖桐诗派交游

    张岱小品文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

    潘鑫
    9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 1960年被林语堂首次译介到英语世界,张岱小品文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目前,张岱小品文的英译本共有 91个.在文本研究方面,则以美国学者高化岚对《陶庵梦忆》的研究最具系统性.首先,他从三个方面阐释了《陶庵梦忆》的思想内容:对王朝和家族的忠心,放纵的罪孽、报应和苦难,"存在"与特异景象.其次,他从任意并置的空间结构和差异性写作倾向两个方面探讨了《陶庵梦忆》的艺术特色.此外,由于学术传统和理论方法的异质性,中西张岱小品文研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争鸣现象,涉及《陶庵梦忆》的创作动机、张岱对女性的态度以及表面上的现代性三个方面.

    张岱小品文英语世界

    恩格斯《论住宅问题》的理论主旨及其时代价值

    于玲玲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凸显的住宅问题所隐含的历史境遇,鞭辟入里地批判了小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住宅问题解决方案,正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住宅问题本质的认识以及解决住宅问题的基本观点.恩格斯关于资本逻辑的批判以及对住宅问题的阐释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住宅本质、坚持以系统观念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解决住宅问题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论住宅问题》住宅理论时代价值

    新时代青年责任教育路径探析

    张曦卢少求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青年责任教育工作要顺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需求,不仅要强化青年对责任的认知认同,还要着力培养青年的政治担当、大局意识和时代使命.因此,在明晰责任内容、强化理论指导的前提下,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全方位立体化教育路径,是有效促进青年强化责任认知、实现责任认同,磨砺责任意志,从而产生自觉履责行为的必要途径.

    青年责任意识培育路径

    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法治路径研究

    项贤国唐晨李风志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就业形态是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催生的平台就业、远程办公、用工共享等新就业类型,为新就业形态下的各行各业提供劳动服务的从业人员属于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通过深入新就业形态用工单位和有关人民法院开展调研,基于劳动关系认定、分层保护、分类保护与政府监管探究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的现实困境,明确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立法对策,包括构建多层次劳动关系保护体系、健全劳务关系保护的法律规范和完善具体的权益制度设计.进而,基于发布指导性案例、准确认定劳动关系、休息休假权、平等就业权、职业安全权、经济补偿权等方面,厘清人民法院在审理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案件时的司法裁判规则.

    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现实困境立法对策裁判规则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治理的去匿名化对策——基于生成内容著作权争议视角

    季善豪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AI产品管理与AIGC治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但AIGC与人类作品在外观上无法区分,因此AIGC去匿名化是有效落实治理方案的前提.人类创作与AI生成的本质区别在于:AI生成存在对数据模型的范式依赖,而人类创作则表现为对现有范式的突破.算法与数据模型决定了AI生成必然是有迹可循的,所以AIGC去匿名化的关键,在于找到AIGC与数据模型之间的关系,这要求掌握算法与数据模型的AI服务商承担构建AIGC去匿名化平台的责任.此外,生成式AI作为大数据搜集与整合工具,其本质与信息网络检索工具无异,立法应明确AIGC的公开信息属性,用户应对其AIGC使用行为自担风险.除生成侮辱性等内容之外,针对用户关于AIGC的使用与传播,立法宜对AI服务商继续延用"避风港规则".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去匿名化著作权创造性

    "三治融合"中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本结构与构建路径

    李才森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治融合"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密切相关."三治融合"中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有三方面内涵:自治、法治、德治的目标融合推动人人有责的价值共同体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的过程融合推动人人尽责的行动共同体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的主体融合推动人人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建设."三治融合"中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促进任务分解与绩效评价,建设责任明确的价值共同体;推动流程再造与场景转换,建设协同有序的行为共同体;深化权力让渡与权利维护,建设向往美好的利益共同体.

    "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行为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明清地方官行政能力的培养与其对国家权力的行使——以《到任须知》和《福惠全书》为中心

    王子腾
    12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变迁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空前强化,地方官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治理形势.地方官在其为政一方的过程中若能对执掌的行政权力加以纯熟运用,那么它将是国权意志在基层社会得到有效贯彻的重要保障.因此,明清两代的统治阶级皆对职业官僚的培养予以高度重视.由开明君主御制的《到任须知》与由经验之臣编纂的《福惠全书》是旨在提升地方官员职业素养的两部代表性行政指导文献.这些官箴著述对官员的核心要求是"恪尽职守",其背后的中心思想是对皇权的百纵千随.它们的问世不仅为新科入仕者指明了施政所要,也体现了明清国家权力行使的重大进步.

    《到任须知》《福惠全书》官箴行政指导权力运行基层治理

    从传播格局到传播原则——马克思新闻观中国化的理论自信探析

    张璐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新闻传播的"价值观"问题以及"新闻客观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进行,证实了西方传播学从空间到格局都处于"先天不足"的尴尬困境,并且其一味推崇的新闻自由主义是虚妄不实的.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具有科学性,更具有远优于西方传播的哲学智慧和人文关怀.这一结论为增强我国新闻工作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客观性科学性传播格局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