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的纤维表面功能化

    王皓月胡亚宁赵健杨鹏...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聚合物纤维表面功能化策略中改性工艺复杂、涂层稳定性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的新型纤维表面功能化策略.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纤维浸泡在含有功能物质的溶菌酶相转变水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反应即可在纤维表面形成稳定的功能化涂层.根据功能物质的不同,分别制备了银纳米颗粒涂层改性纤维及织物、量子点改性纤维和聚乙二醇(PEG)改性纤维及织物,并分别表征其性能与涂层稳定性.结果表明:溶菌酶质量浓度为0.02 mg/mL时,银纳米颗粒涂层改性纤维的导电性最优,1 cm纤维的电阻仅为1.39 Ω,且涂层具有较高的黏附稳定性,可抵抗胶带37次撕拉,经20 000次弯折后改性纤维的电阻无明显变化,同时银纳米颗粒涂层改性的聚酯织物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性;量子点改性纤维在紫外光照射下发荧光,经过10 000次弯折测试后其荧光强度无明显衰减;PEG接枝溶菌酶涂层提升了纤维的亲水性,改性后织物的滴水浸湿时间由24 s缩短至2.5 s,透湿率由4 500 g/(m2·d)提高至5 800 g/(m2·d),改性层稳定可抵抗20 000次弯折.该策略在构筑功能纤维和功能织物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

    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表面改性纤维功能性纺织品

    非对称润湿性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杨硕赵朋举程春祖李晨暘...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乳化油分离过程中分离效率和通量难以兼顾的问题,以木浆为原料,以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膜;以纤维素纳米纤维膜为亲水层,以聚丙烯熔喷布为疏水层,采用热压复合工艺,构建了具有非对称润湿性材料(Janus)特性的纤维复合膜,并应用于乳化油的油水分离.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复合膜的孔径为0.826 μm,分离效率为98.8%,通量为9 798.8 L/(m2·h);复合膜具有优异的重复使用性能,使用10次后其分离效率仍能保持在98%,通量达9 444.5 L/(m2·h);复合膜对正己烷、正庚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石油醚均具有显著分离效果,其分离效率均大于98%,通量均在9 000 L/(m2·h)以上.

    纤维素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聚丙烯熔喷布油水分离非对称润湿性材料

    静电纺海藻酸钠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性能

    钱洋张璐李晨阳王荣武...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创伤敷料在促伤口愈合及防粘连方面存在的不足,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选用生物相容性材料海藻酸钠进行制备,通过分析溶液电导率、纤维形态及直径分布,优化溶液配比,成功制得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高比表面积的海藻酸钠/聚环氧乙烷/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纳米纤维膜.结果显示:当海藻酸钠与聚环氧乙烷质量比为1:4,海藻酸钠/聚环氧乙烷总质量分数为4%,聚乙烯吡咯烷酮占溶质总质量的10%时,所得复合纳米纤维膜形貌均匀,纤维直径约为240 nm;经氯化钙质量分数为3.0%的无水乙醇溶液交联处理24 h后,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吸液倍率达到1 050.80%,质量损失率为40.63%,显著提升了其耐水性和结构稳定性,展现了在创伤修复领域的应用潜力.

    静电纺丝海藻酸钠聚环氧乙烷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纤维膜交联改性创伤敷料

    光动力抗菌水刺棉的染整一体化制备及其性能

    吕子豪徐慧慧袁小红王清清...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抗菌非织造用品防护性能差、制备成本高和潜在毒性大等问题,以水刺棉为基材,通过低分子质量壳聚糖改性、柠檬酸共价交联和光敏剂染整一体化负载工艺,制备了具有高效广谱、抗菌耐久、安全低毒和绿色低碳的光动力抗菌水刺棉.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对光动力水刺棉的化学结构和光动力学性能进行表征,通过抗菌实验探究了不同接触时间下光动力水刺棉的抗菌性能与抗菌耐久性能.结果显示:光动力水刺棉在10 min光照下能够淬灭50%以上的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属于主导能量转移的Ⅱ型光动力机制,在15 min内杀灭99%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60 min内杀灭90%以上的大肠杆菌,表明功能化的水刺棉具有优异的光动力抗菌特性;此外,光动力水刺棉经光漂白和水洗使役后仍具有显著的抗菌耐久性,均可满足生物医用材料对生物安全性的要求,具有大规模制备新一代光触媒非织造用品的应用潜力.

    水刺棉光动力微生物灭活壳聚糖胍盐抗菌性能染整一体化功能性纺织品

    空气过滤用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研究进展

    刘嘉炜季东晓覃小红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传统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低且过滤阻力大,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等特性,过滤效率高且过滤阻力小,可广泛应用于空气过滤及个人防护等领域.为此,首先从加工方式方面综述了 3种静电纺丝法,不同的方法可获得不同尺度的纤维;其次,从不同纳米纤维材料结构和功能化制备角度,系统综述了空气过滤纳米纤维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规模化制备及纺丝原理进行论述,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认为:需要深入研究静电纺丝机制,进一步研究电场、溶液、纤维成形之间的影响机制与构效关系开发新技术,来实现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的规模化宏量制备;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功能化改进,研发具备自清洁、抗菌和传感等功能的空气过滤纳米纤维材料,以提高其在空气过滤领域的应用价值.

    空气过滤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规模化制备功能化

    气流辅助的静电纺丝技术研究进展

    刘德龙王红霞林童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通过引入外部气流来增强静电纺使纳米纤维生产能力取得了显著进展,气流辅助不仅提高了静电纺丝效率,还改善了纤维的取向、堆积密度甚至形貌,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先进的纳米纤维制造方法.不同的气流施加方式,对静电纺丝过程具有不同的效果,结合不同的静电纺丝模式,使其展示独特优势,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静电纺丝技术.综述了气流辅助静电纺丝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基本原理、发展历程,讨论了具有代表性的气流辅助静电纺丝装置,如气流辅助的针型静电纺丝、气流辅助的无针静电纺丝、离心静电纺丝主要参数和理论模拟.对气流辅助静电纺丝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气流辅助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生产率纺丝头

    熔融双组分超细纤维成纤技术研究进展

    朵永超宋兵张如全许秋歌...
    5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熔融双组分复合纤维原纤化的超细纤维成形技术,介绍了共混纺丝和共轭纺丝2种复合纺丝技术及其在生产超细纤维时的原料及工艺,具体阐述了海岛型复合纤维和裂离型复合纤维开纤工艺及特点,分析了聚合物及工艺对复合纤维生产超细纤维的影响.综述了熔融复合纤维原纤化用到的化学溶剂开纤、水溶开纤、机械开纤等开纤技术.概述了用熔融复合纺丝技术生产的超细纤维材料在合成革、过滤与分离、医用防护、卫生健康等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复合纺丝技术生产超细纤维的发展方向,并指出复合纤维有望通过成形技术实现原料多元化、纤维细旦化、材料功能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推动相关产业朝着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双组分纤维超细纤维复合纺丝海岛型纤维裂离型纤维开纤技术

    聚四氟乙烯膜的超疏水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李成才朱登辉朱海霖郭玉海...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具有突出的化学稳定性、高耐热性、强疏水性和高断裂韧性等优点,在膜分离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为开发高效、低成本、耐久稳定、绿色环保的超疏水改性技术,根据聚四氟乙烯膜的超疏水改性原理,从聚四氟乙烯分子化学结构出发,分析了 2种改性机制"不改变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结构"和"改变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结构",介绍了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制备和改性中的优缺点,阐述了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的功能性应用形式和领域,最后探讨了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高性能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分离膜材料聚四氟乙烯膜超疏水改性方法分离技术

    丁香酚/桑皮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杨培芹潘志娟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将废弃的桑树枝回收利用,开发功能性桑皮纤维,实现蚕桑产业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通过微生物-酶-超声波联合脱胶法,辅以破壁工艺提取桑皮微纳米纤维,制备了丁香酚/桑皮微纳米纤维膜,研究了丁香酚质量浓度对纤维膜抗菌性、透湿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以巨峰葡萄为对象分析了常温(25 ℃)下纤维膜的水果保鲜效果,测定了贮藏过程中葡萄的外观、质量损失率、腐烂率和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丁香酚/桑皮微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透湿性和力学性能;丁香酚质量浓度为0.4 mg/mL的丁香酚/桑皮微米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接近80%,丁香酚质量浓度为0.3 mg/mL的丁香酚/桑皮纳米纤维膜的抑菌率可达90%左右,且在常温下能有效保持葡萄的新鲜度,减缓水分的散失、腐烂并抑制维生素C的流失.

    桑皮纤维微生物-酶脱胶微纳米纤维膜丁香酚水果保鲜

    聚醚酯弹性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

    张梦茹王灿肖汪洋廖梦蝶...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牵伸倍数及热定形温度对聚醚酯弹性纤维性能的影响,采用卧式微量单孔挤出机制备了聚醚酯初生纤维及其牵伸丝.采用X射线衍射仪、声速取向仪、电子单纱强力机、纱线强伸度仪等对纤维的结晶结构、取向结构、力学性能、回弹性和收缩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当热定形温度为100℃时,随着牵伸倍数的增加,聚醚酯弹性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沸水收缩率和干热收缩率均呈上升趋势,断裂强度由1.44 cN/dtex增加至2.68 cN/dtex,断裂伸长率由179.9%下降到31.0%,在牵伸5倍时定伸长20%的弹性回复率可达到96.2%;当牵伸5倍时,随着热定形温度的升高,聚醚酯弹性纤维的结晶度增加,取向度、沸水收缩率及干热收缩率呈下降趋势,断裂强度与弹性回复率变化不大,断裂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热定形温度为140 ℃时的断裂强度达2.49 cN/dtex,定伸长20%的弹性回复率达到96.6%.

    聚醚酯弹性纤维结晶取向弹性回复率热收缩性能热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