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影像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影像学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
分子影像学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

季刊

1674-4500

xbbjb104@fimmu.com

020-61648176

510515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子影像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ImagingCSTPCD
查看更多>>《分子影像学杂志》(ISSN1674-4500;CN44-1630/R),是《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管理的国家正式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0.75。 现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web)等收录。本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等。本刊不收审稿费,稿件的发表周期在6个月以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8F-PSMA-1007 PET/CT显像可无创精准诊断前列腺癌并确定分期

    章明马晓芬楼云龙陈丹丹...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18F-PSMA-1007的PET/CT显像技术在前列腺癌(PCa)无创精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4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疑似PCa患者,在其穿刺活检前行18F-PSMA-1007 PET/CT检查,并通过勾画感兴趣区域的方法测量病灶和肝的标准摄取最大值,并以肝为背景计算肿瘤背景比(TBR),结合穿刺后的病理结果(PCa 64例,良性53例),比较良恶性疾病TBR组间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从而得到最佳截断值。结果 PCa患者的TBR水平高于良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TBR诊断PCa绘制ROC曲线,测得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P<0。001),截断值取0。955时,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8。1%和94。3%。TBR低于截断值的14例PCa患者中,7例已出现淋巴结和/或骨转移,可间接诊断为PCa。结论 18F-PSMA-1007 PET/CT TBR对鉴别前列腺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TBR=0。955作为截断值可获得很好的诊断效能,即使TBR低于截断值,转移灶的发现可作为PCa的补充诊断,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行18F-PSMA-1007 PET/CT检查可无创诊断绝大多数的PCa并确定分期。

    18F-PSMA-1007PET/CT前列腺癌无创性诊断

    基于CT获得的心肌应变参数在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何泽明郑敏文赵宏亮韩冬...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CT获得的心肌应变(MS)参数在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和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早期左室功能的可行性,以及该参数区分这两种疾病的能力。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呈阴性的205例成年受试者。依据各组纳入及排除标准将受试者分为HCM组(n= 70)、HHD组(n=65)和健康对照组(n=70)。采用后处理软件对3组的左室形态学特征、传统心功能参数以及MS参数进行了量化,比较参数的差异,以及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能力。结果 相较于健康对照组,HCM与HHD组的左室壁最大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高(9。25±1。68 vs 15。32±1。67 vs 18。01±2。24;56。64±19。57 vs 86。90±12。31 vs 106。27±19。56,P<0。001),而MS绝对值则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心肌整体周向应变,-25。80±3。74 vs-23。00±4。49 vs-21。03±4。97;心内膜下整体周向应变,-40。95±8。13 vs-35。86±7。90 vs-31。85±9。16;心肌整体径向应变,81。26±37。76 vs 66。99±18。37 vs 55。31±23。19,P<0。001),其中以纵向应变降低最为显著(心肌整体纵向应变,-23。03±3。84 vs-19。86±2。22 vs-15。47±4。28;心内膜下整体纵向应变,-30。35±5。35 vs-25。01±3。62 vs-21。92±8。16,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室壁最大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和心肌整体纵向应变组合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0(敏感度为97%,特异性为83%)。结论 基于CT所获得的MS参数可以用于精确评估HCM和HHD患者的早期左室功能损伤,其中以纵向应变的损伤最为显著。所得参数中左室壁最大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和心肌整体纵向应变的组合模型在区分这两种疾病时效果最佳。

    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计算机断层成像心肌应变

    下腔静脉发育异常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意义

    朱昱霏罗红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胎儿下腔静脉(IVC)发育异常超声图像特征,探讨产前超声检查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3年2月产前诊断为胎儿IVC发育异常的88例孕妇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合并心内外异常情况;不同类型IVC发育异常合并心内外异常构成比行多列表卡方检验,采用Bonferroni方法行组间多重比较。所有结果与产后MRA及超声心动图或尸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88例IVC发育异常胎儿中,下腔静脉异常连接(ECIVC)18例,肾后段左下腔静脉(LIVC)42例,双下腔静脉(DIVC)28例。18例ECIVC胎儿胸腹斜冠状切面及四腔心切面均表现异常,其中腹部横切面异常17例,腹部横切面异常征象不典型1例;2例右心房纵切面表现异常;42例LIVC胎儿超声IVC冠状切面均呈"S"征;28例DIVC胎儿超声IVC冠状切面均呈"h"征。88例IVC发育异常胎儿分别合并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感觉系统异常;不同类型IVC发育异常孤立性及合并心内外异常构成比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孤立性ECIVC与孤立性DIVC及孤立性LIVC构成比、ECIVC合并心内异常与LIVC及DIVC合并心内异常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8例IVC发育异常胎儿,5例经引产证实;83例随访至出生后6月,均行MRI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与产前诊断一致。结论 胎儿IVC发育异常在超声图像上具有特异性,超声能准确识别其有无合并心内外结构异常,分析不同类型IVC发育异常合并心内外结构异常构成比可以为临床评估预后及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提高认识、及早诊断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胎儿产前超声下腔静脉发育异常

    基于动脉自旋标记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期预后模型构建及评价:一项前瞻性研究

    王晶晶赵新斌郭笑颜张立民...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动脉自旋标记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短期预后模型,评价模型效能。方法 前瞻性选取本院的107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动脉自旋标记检查。根据出院后90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的年龄、Hunt-Hess量表评分、改良Fisher量表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血细胞参数等数据。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aSAH预后的风险因素。构建预后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的年龄、Hunt-Hess量表评分、改良Fisher量表评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GCS评分、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同侧局部脑血流(rCBF)值和rCBF比值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4岁和Hunt-Hess量表评分3~5分是aSAH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CS评分>9分和rCBF比值>0。66是aSAH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模型A(由年龄、Hunt-Hess量表评分和GCS评分构成,0。961)和模型B(由年龄、Hunt-Hess量表评分、GCS评分和rCBF比值构成,0。981)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A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重合度中等,模型B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重合度高;模型A(0。042)的平均绝对误差值高于模型B(0。014)。在大部分风险阈值范围内,模型B的净收益均高于模型A。结论 aSAH患者的年龄、Hunt-Hess量表评分和GCS评分有助于判断其不良预后。联合rCBF比值构建的模型判断aSAH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更高。

    动脉自旋标记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模型

    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X线辅助诊断系统对乳腺钙化检出和良恶性分类的临床价值

    翟天旭张敏伟张子秋孔德懿...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X线辅助诊断(DL)系统对乳腺钙化检出和良恶性分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双侧乳腺X线检查的400例患者的头尾位和内外斜位影像资料。以2位具有15年以上乳腺X线诊断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对乳腺钙化的一致判断作为标准组,由1位低年资住院医师、1位高年资主治医师和DL系统分别盲法独立阅片,经过4周洗脱期后,由联合模型(低年资医师+DL系统)再次盲法独立阅片。结合双向表χ2检验,评价不同乳腺ACR类型、钙化形态和分布、BI-RADS分类对钙化检出的影响,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低年资住院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DL系统和联合模型(低年资住院医师+DL系统)对可疑钙化检出的性能差异。结果 1600幅图像(400例患者)共检出BI-RADS 3级及以上可疑钙化975处。低年资住院医师A,高年资主治医师B、DL系统和联合模型对钙化检出的敏感度分别为81。95%、96。62%、93。03%、96。41%。高年资主治医师B、DL系统和联合模型对钙化检出的敏感度不受乳腺ACR类型、钙化形态和分布、BI-RADS分类影响,而低年资住院医师A对钙化检出的敏感度受其影响。联合模型(低年资住院医师+ DL系统)在预测钙化良恶性方面具有良好的AUC值、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91、90。0%和88。2%,和低年资住院医师之间存在差异(P<0。01)。在DL系统帮助下,低年资住院医师的诊断性能得到明显改善,AUC值由0。740提升到0。891。结论 DL系统对BI-RADS 3级及以上可疑钙化检出敏感度高且具有较高的良恶性钙化分类性能,与高年资主治医师相当。在DL系统的帮助下,低年资医师可以减少钙化漏诊、误诊,提高乳腺癌筛查和诊断的准确性。

    乳腺X线摄影可疑钙化深度学习乳腺癌人工智能

    小儿垂体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特征和MRI表现

    杨春兰徐守军刘龙平谢丽春...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垂体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征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23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23例垂体LCH患儿MRI资料,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岁~12岁6月(6。72±3。33岁)。观察病变部位、垂体高度、神经垂体是否存在、垂体柄形态、大小、垂体强化方式、垂体/松果伴随病变等,并总结、归纳垂体LCH的MRI表现。结果 首次就诊原因主要为尿崩症,其它就诊症状为顶部包块2例,顶部压痛1例,颈部包块1例。垂体单系统受累16例,其余均为多系统受累,垂体外常累及颅面骨,少见受累部位为肺部、肋骨等。腺垂体明显凹陷、变薄1例,饱满/隆起4例;神经垂体高信号均未见;垂体柄增粗13例,细小2例,另有1例漏斗部线样狭窄、上段结节状增粗,无明显增粗/细小7例;增强后垂体均明显均匀强化;伴随Rathke囊肿/残腔3例,松果体囊肿2例。结论 小儿垂体LCH磁共振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垂体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磁共振成像

    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可有效预测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

    王月燕赵以惠陈艾琪杜小萌...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组学结合临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多参数MRI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患者11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盆腔影像资料,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相关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于T2WI、扩散加权成像和T1WI增强序列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特征降维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结合临床预测因子与影像组学评分标签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最佳,其曲线下面积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为0。876(95%CI:0。799~0。952)、0。769(95%CI:0。600~0。938),显著高于单独影像组学模型(0。818、0。741)和临床模型(0。714、0。548)。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可以术前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指导。

    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影像组学磁共振成像列线图模型

    超声心动图评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脑功能损伤程度的前瞻性研究

    齐治赵翀翀刘雪梅曲志成...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发生后早期及晚期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23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确诊为aSAH的患者83例。按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将其分为高cTnI组(cTnI≥0。3 ng/mL,n=25)及低cTnI组(cTnI<0。3 ng/mL,n=58)。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长轴应变及径向应变。分别计算得出整体长轴应变(GLS)及每个节段长轴应变达峰时间变异程度(LT-Dispersion)、每个节段径向应变达峰时间变异程度(RT-Dispersion)及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左室前间隔与左室后壁径向应变达峰时间差值(APT)。结果 发生后早期高cTnI组LT-Dispersion、RT-Dispersion、APT及GLS受损更为显著(P<0。05);2组发生后晚期LT-Dispersion、RT-Dispersion、APT及GLS较发生后早期有明显改善(P<0。05),低cTnI组改善程度较高cTnI组更显著(P<0。05)。结论 GLS及反映左室局部运动不协调的指标LT-Dispersion、RT-Dispersion及APT与表现为cTnI升高的aSAH心脑损伤密切相关。超声心动图评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脑功能损伤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性心脑功能损伤超声心动图

    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黄雪莹党佩杨瑞田博...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B-DWI)联合多层螺旋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检测方式将其分为WB-DWI组(n=25)、多层螺旋CT组(n=25)、联合组(n=30)。分析WB-DWI、多层螺旋CT单一及联合对患者累及部位的检出率,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单一及联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情况,通过ROC曲线分析WB-DWI、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结果 检测结果主要与Durie-Salmon分期、国际骨髓瘤分期相关(P<0。05)。与WB-DWI、多层螺旋CT单一检测对比,联合检测患者累及部位的检出率较高(P<0。05)。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WB-DWI、多层螺旋CT联合检测高于单一检测(P<0。05)。与WB-DWI、多层螺旋CT单项诊断对比,两项联合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P<0。05)。结论 相较于WB-DWI、多层螺旋CT单项检测,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患者病理检出情况,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多层螺旋CT国际肿瘤分期

    多模态超声校正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价值

    黄思肖耀成金林原张敏...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自动容积成像(ABVS)、超声弹性评分(UES)及两者联合在校正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BI-RADS)4类乳腺肿块BI-RADS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经常规超声诊断为BI-RADS 4类的乳腺肿块患者109例,共113 个肿块。经ABVS及UES校正BI-RADS分级后,与病理结果对比,绘制ROC曲线,比较常规超声、ABVS、UES、ABVS联合UES诊断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差异。结果 109例患者113个肿块中包含良性78个,恶性35个,ABVS联合UES校正后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29%、93。59%、93。80%、0。975。结论 ABVS联合UES有助于提高BI-RADS 4类肿块的总体诊断效能。两者联合诊断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诊断率。

    乳腺自动容积成像超声弹性评分常规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乳腺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