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影像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影像学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
分子影像学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

季刊

1674-4500

xbbjb104@fimmu.com

020-61648176

510515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子影像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ImagingCSTPCD
查看更多>>《分子影像学杂志》(ISSN1674-4500;CN44-1630/R),是《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管理的国家正式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0.75。 现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web)等收录。本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等。本刊不收审稿费,稿件的发表周期在6个月以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定量CT评估2型糖尿病并发肺间质异常的应用价值

    张丽樊秋菊党珊韩冬...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定量CT有效识别2型糖尿病(T2DM)并发肺间质异常的敏感影像学指标,旨在帮助T2DM合并间质性肺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收集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临床确诊的T2DM患者且胸部CT发现肺间质异常的患者70例,同时收集胸部CT无异常改变的非糖尿病体检筛查者62例。采用Dexin-FACT"数字肺"软件对胸部CT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各项CT定量参数,主要包括全肺容积、肺气肿指数(LAA-950%)、肺纤维化评价指标(LAA-700~-200%)、肺小血管指标(双肺下叶内2mm支气管周围的血管管腔面积与数量之比,TAV/TNV)。比较两组间定量CT参数的差异性,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T2DM患者组的LAA-700~-200%高于对照组(Z=-4。229,P<0。001),而T2DM患者组的LAA-950%及TAV/TNV低于对照组(Z=-2。173,P<0。05;t=-3。904,P<0。001);两组间全肺容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A-700~-200%区分T2DM并发肺间质异常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71。结论 T2DM并发肺间质异常患者的肺部CT定量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而且肺部小血管损伤可能是T2DM患者肺损伤的关键靶器官。

    糖尿病肺间质异常定量分析肺损害CT

    左室压力-应变环评估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肌做功的价值

    张彦平张佳宇张燕霞康春松...
    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左室压力-应变环评价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肌做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8月就诊于山西白求恩医院的35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肥胖组)、39例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肥胖高血压组)及38例健康人(对照组),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心肌做功参数,心肌做功参数包括整体有用功(GCW)、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3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 肥胖组和肥胖高血压组的GLS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GLS、GCW、GWI、GWE减小,GWW增大(P<0。05)。肥胖高血压组较肥胖组、对照组GCW、GWI、GWW增大,GWE减小(P<0。05)。收缩压、舒张压与GCW、GWI、GWW呈正相关、与GLS呈负相关(P<0。01)。BMI与GCW、GWI、GLS呈负相关,与GWW呈正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会加重肥胖患者左心功能功能障碍,左室压力-应变环能够识别肥胖合并高血压左室心肌功能受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肥胖高血压超声心动图左室压力-应变环心肌做功

    左心自动应变分析评价高脂血症对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褚文静田雅楠秦诗阳曹雪松...
    18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应用左心自动应变分析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左心功能,旨在验证高脂血症是否加剧T2DM患者左心功能障碍,并探讨与左心应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86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脂血症分为DM1组(不合并高脂血症,n=43)和DM2组(合并高脂血症,n=43)。另选取4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人员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左心自动应变分析检查,获取常规超声测量值和左心室心尖四腔心整体纵向应变(GLSA4c)、左心室心尖三腔心整体纵向应变(GLSA3C)、左心室心尖两腔心整体纵向应变(GLSA2C)、左心室平均整体纵向应变(GLSavg)、左房储存应变(LASr)、左房通道应变(LAScd)、左房收缩应变(LASct)。比较各组间观察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左心应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M1组LVGLSA4C、LVGLSA3C、LVGLSA2C、LVGLSavg、LASr、LAScd明显减低(P<0。05)。DM2组LVGLSA4C、LVGLSA3C、LVGLSA2C、LVGLSavg、LASr、LAScd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预估总胆固醇与左心LVGLSA4C、LVGLSA3C、LVGLSA2C、LVGLSavg、LASr、LAScd绝对值呈负相关关系(P<0。001),甘油三酯与左心LVGLSA4C、LVGLSA3C、LVGLSA2C、LVGLSavg、LASr、LAScd绝对值呈负相关关系(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VGLSA4C、LVGLSA3C、LVGLSA2C、LVGLSavg、LASr、LAScd绝对值与TG独立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的左心应变明显受损,高脂血症可加剧糖尿病患者左心应变的恶化。TG可能是预测左心应变减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全自动左心应变定量分析技术超声心动图

    高频超声对强直性脊柱炎亚临床附着点炎的筛查评估价值

    李玲申英灏杨洁马雯娟...
    196-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部位亚临床附着点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3年1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AS患者100例,依据2022年全球首个附着点炎筛查与评估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分组:临床附着点炎患者50例(分为有主观症状和无主观症状但有压痛2组);亚临床附着点炎患者50例(无主观症状也无压痛,需借助MRI或超声识别确诊)及5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对其近端足底筋膜、远端跟腱、远端髌韧带、近端髌韧带、远端股四头肌腱和肱三头肌腱附着点行高频超声检查,根据不同部位附着点的厚度、结构、钙化、骨侵蚀、滑囊的厚度及能量多普勒信号,分析超声检查的特异性、敏感度和准确性。结果 受检AS患者超声检查其中有主观症状异常附着点(阳性率为54%),以股四头肌腱附着点为著;无主观症状但有压痛异常附着点(阳性率为46%),以足底筋膜附着点为著;亚临床附着点炎AS患者异常附着点(阳性率为61%),以跟腱附着点为著。高频超声不同亚临床附着点超声检查病变情况显示,与临床检查相较,AS患者亚临床附着点炎的检出率更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频超声对亚临床附着点检出率更高,阳性表现以肌腱增厚和滑囊增厚最为常见(P<0。05)。与临床检查比较,高频超声在AS不同部位亚临床附着点早期诊断中,特异性、敏感度、准确性均较高。结论 相较于单一的临床检查,高频超声在AS患者不同部位亚临床附着点早期诊断中,可有效提高检出率,提升诊断价值,弥补了临床检查一直以来对亚临床附着点炎的低估性。

    高频超声强直性脊柱炎附着点炎亚临床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单纯型乳腺黏液癌超声特征

    方芹黄伟俊叶洁仪邱懿德...
    20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单纯型乳腺黏液癌超声特征,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纳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9年3月~2022年8月术后病理为单纯型乳腺黏液癌的女性患者47例(年龄54。6±14。5岁)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同期手术病理为乳腺纤维腺瘤的患者550例(年龄38。8±9。7岁)作为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调整基线差异,比较单纯型乳腺粘液癌组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的临床特征、超声特征和BI-RADS分类。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年龄、肿物大小、肿物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乳腺黏液癌组肿物表现为无包膜、边缘不光整、内部以实性低回声或混合回声为主、肿物内部有血供,与乳腺纤维腺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乳腺粘液癌组BI-RADS 4类及以上有87。2%(41/47),而乳腺纤维腺瘤组仅为61。7%(29/47),单纯型乳腺黏液癌组BI-RADS 4类及以上发生率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P=0。005)。单纯型乳腺黏液癌组超声提示5例腋窝淋巴结转移,最后均得到病理证实。结论 根据BI-RADS词典,部分超声征象有助于及早识别单纯型乳腺黏液癌,避免误诊,从而为临床个性化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提供依据。

    单纯型乳腺黏液癌纤维腺瘤倾向性评分匹配超声特征BI-RADS词典

    功能分子影像学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黄笑杨宜恒唐江峰田清山...
    206-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容易造成终末器官心脏和肾脏的损伤。因此,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对改善PA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在PA的临床实践中,PA的侧化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肾上腺静脉取样虽然被指南推荐为临床诊断PA侧化病变的金标准,但其侵入性和技术难度的原因限制了该技术在地区医院的应用。相比之下,功能分子影像学这一非侵入性技术无创且操作简单,可以弥补肾上腺静脉取样在PA侧化分析中的不足,亦能有助于PA的治疗决策。本文介绍了功能分子影像学在PA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讨论了各种肾上腺功能分子成像技术的生理机制、优缺点和临床应用,并指出了未来肾上腺功能分子成像技术的突破和发展的方向,以期为PA的侧化分析和亚型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功能分子影像学醛固酮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新型PET/CT显像剂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作用

    牛瑞龙王相成王雪梅
    212-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肝癌早期发病隐匿、诊断困难,大部分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肝癌中晚期,治疗后易复发且生存率低。近期研究发现,肝癌的发生发展并非由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单方面作用所决定,而是由两者交互作用所形成的肿瘤微环境来决定。肿瘤微环境主要由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构成,其通过分泌各种细胞因子、蛋白酶类等对肿瘤细胞产生重要的调控作用,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是肿瘤微环境产物之一,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过表达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有一定关联。放射性核素标记成纤维活化蛋白抑制剂(68Ga-FAPI)作为一种新型PET/CT显像剂,已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现出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特别是在原发性肝癌中,因肝脏本底摄取较低,在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分期、肝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都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新型PET/CT显像剂68Ga-FAPI在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原发性肝癌的分期、原发性肝癌治疗后复发及肝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中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原发性肝癌诊治有所裨益。

    成纤维活化蛋白抑制剂原发性肝癌PET/CT核素

    影像组学在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现状

    张丽菡王化陈永孜路红...
    216-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像组学在医学图像中挖掘信息,对癌症的诊断、预后和治疗疗效预测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前,免疫治疗成为癌症治疗的热点,极大地推动了肿瘤学领域的发展。影像组学特征具备无创、可重复、常规获取以及量化肿瘤异质性等优点,因此可作为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将阐述影像组学的特征提取及其数据分析,将其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包括预测治疗反应和不良事件,为影像组学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影像组学癌症免疫治疗医学图像

    PET/CT在淋巴瘤异质性评估中的价值

    詹华英李伟龙于丽硕刘志翔...
    220-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淋巴瘤是一种以淋巴细胞为主要来源的高度异质性肿瘤。18F-FDG PET/CT通过对肿瘤细胞状态和肿瘤微环境变化的异质性FDG摄取进行评估,被广泛用于嗜FDG淋巴瘤分期、再分期及治疗反应评估。但常规PET参数在全面评估肿瘤异质性方面存在不足。本文总结PET/CT在淋巴瘤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并探讨PET/CT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新PET参数的探索、新试剂的开发和人工智能的融合,这些领域在淋巴瘤检测、异质性量化、鉴别、中期疗效评估和预测预后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淋巴瘤18F-FDGPET/CT肿瘤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