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论坛
高教论坛

曹方

月刊

1671-9719

gjlt@vip.163.com

0771-5318141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教育路3号

高教论坛/Journal Higher Education ForumCHSSCD
查看更多>>教育类刊物。以高教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的学术性论文为主,着重发表高教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密切结合高教战线各个时期重大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思政课重要论述的探究

    庾虎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则是"落实"的关键角色.思政课具有双重本质:一是从社会政治角度看其本质是铸魂育人;二是从教育教学角度看其本质是讲道理,双重本质统一于思政课之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把握思政课的重要方式,做到这一点才能打动学生.思政课教学要把握好四个注意,这是思政课教学的方法论.

    习近平思政课重要论述立德树人

    短视频应用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实问题及对策思考——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

    李彦君薛雪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短视频的兴起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抢占筑牢的网络育人阵地,其作为新兴媒介赋能高校网络育人,深刻影响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既带来了自我革新之机遇,也形成了前所未有之挑战.笔者基于短视频时代高校网络育人的现实问题,聚焦中央财经大学短视频应用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内容精耕蓄势能、队伍夯实增动能、交互传播强功能、创新创意提效能的多维路径,推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守正创新.

    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与困境路径突破

    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的四个原则

    崔现花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贯彻落实中,要遵循四个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原则,以确保宣传教育的正确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价值原则,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坚持以"五个认同"为情感纽带,强调"五个认同",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现实原则,凸显宣传教育工作的实践性和现实意义.这些原则层层递进、相互促进、相互支撑,高校应注重将理论原则、价值原则、情感原则和现实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

    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四个原则

    数字资源融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张贵礼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资源是极为重要的育人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将数字资源通过全员力量贯通育人全过程、全方位,在育人策略上实现传统优势与数字优势相统一,在育人对象上做到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相统一,在育人方法上促进"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统一.当前,数字资源融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行为演绎的假象导致数据失准、难以把握的边界造成数据失范、固有数据壁垒难破除、校内外差异输出加剧数据失度、衔接机制不健全出现数据失效等问题.高校通过数字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要从培育时代新人的高度更新观念,从提高行为信息的精度把握对象,从规范数据抓取的法度循理遵规,从增强资源联结的融度塑造合力,从赋能具体工作的实度提升质效.

    数字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研究型大学新教师教学投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S大学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实证研究

    王竹筠邱意弘张晓乔
    19-2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型大学新教师的教学投入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建设的关键点和难点,是培养国际一流人才的必要保障.本研究基于S大学124位新教师的问卷调查和6位新教师的访谈,结果发现研究型大学新教师对教学的情感投入较为充足,而对行为、认知和社会投入较为不足.影响研究型大学新教师教学投入的外在因素包括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收益的激励作用、教学的考核制度、教学发展服务、所在组织或周围同事对教学的态度和教学工作量,内在因素包括教学经验和教学经历、教师教学发展导向、教师责任心、教师个人教学偏好和教师自我效能感.

    教学投入大学教学新教师研究型大学自我效能感

    省域视角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研究

    陈颖吴凌云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做好省域"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是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保障.从"双师型"教师认定的背景分析入手,通过对参加省域"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相关数据分析,发现现有认定制度存在认定标准不完善、行企参与度低、激励性缺乏、认期管理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省域视角下"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思考与建议,包括建立多层级"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认定体系、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激励制度和建立"双师型"教师认定动态调整机制,为省域"双师型"教师的科学认定提供借鉴.

    省域"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认定制度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何以形成——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

    郑永君张金行何得桂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事关高质量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师生涯发展,本研究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解构和重塑,提炼出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发展模型,以此回答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何以形成这一核心问题.研究发现,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中得以建构,这一过程经过初始期、过渡期和适应期三个发展阶段;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过程中,面临着科研、教学、人际、压力等方面的多维困境,也存在着科研、心理、资源、关系方面的潜在优势;经过教学相长、研教互促、培训增能、对话合作、激励规约等一系列具体机制,高校青年教师得以实现困境破解与优势激发,并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优势激发扎根理论

    高校财会教师数智素养提升的挑战与应对

    李银珍曾建中田力军
    37-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突飞猛进的数智技术加速融入财会领域,在大幅提升财会工作效率的同时,又容易造成财会人才供给难以逾越的"数智鸿沟".高校财会教师作为财会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其数智素养直接影响财会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因此,高校财会人才培养能否顺应数智化转型,成功跨越供求之间的"数智鸿沟",关键在于提升财会教师数智素养.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财会教师在数智化教学中面临应用能力薄弱、发展机制僵化、教学环境落后等方面的挑战,探索提升财会教师数智素养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期盼对推动高校数智财会人才培养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财会教师数智素养机制

    新工科视域下地方高校传统工科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以"岩浆岩岩石学"为例

    刘希军王葆华康志强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新工科视域下地方高校传统工科专业课程升级改造路径进行思考.分析了工程教育的"变"与"不变",探讨了新工科的"新",提出新工科视域下传统工科专业课程建设内涵,并以"岩浆岩岩石学"课程建设为例,对新工科视域下专业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实践.

    新工科传统工科专业课程地方高校

    基于"两性一度"的"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陈泽柠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育生物学"是高校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国家高度重视课程质量的时代背景下,"发育生物学"课程建设要立足新时代教育的实际需求,遵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依据"金课"的"两性一度"建设标准深化教学改革,充实完善教学内容、改进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学业考核评价方式.

    两性一度发育生物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