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安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安研究
公安研究

刘伯祥

月刊

1005-1821

66261248

100741

北京东长安街14号

公安研究/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学术理论刊物。旨在反映我国公安工作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同时注意对深化改革形势下的公安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读者对象为公安、政法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公安干警、院校师生、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时段交通管理的调研——以杭州西湖景区为例

    陈铭
    5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杭州的交通拥堵问题,既带有国内外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普遍性,也具有因杭州历史沿革、城市定位、空间布局等因素造成的特殊性.西湖景区"景城相融"的格局给原本复杂的城市交通带来了更多的治理难题.杭州公安交警通过将亚运会期间叠加中秋国庆8天长假大人流、大车流交通管理的成功经验移植应用到西湖景区的常态交通治理中,在春节和春季旅游旺季期间顺利实施"车辆控流+公交优先+外围换乘+多方联动"的交通管理和服务保障措施,并形成了分级分类、差异化、精细化的西湖景区常态化分时段交通管理和服务保障方案,取得了预期成效.本文以杭州市西湖景区为具体案例,将具体实践中的做法归纳为交通流量管理、交通组织流线、"公交+"多元换乘接驳、交通规划提升、交通综合共治、警务支撑保障六个工作机制,为西湖景区旅游高热度新常态下的治理探索出一条实施路径.

    西湖景区交通治堵交通流量管理分时段

    基于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交通事故防范工作对策与建议

    周小鹏许昊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事故预防是公安交通管理的重中之重.公安部党委连续5年把"减量控大"纳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但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仍然严峻.本文立足于"人是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哲学原理,将事故发生的内因、外因归纳为"没想到"和"想不到"2类情况,进而提出事故防范工作对策:通过宣传教育与执法管理解决"没想到"的问题,通过检查巡查解决"想不到"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隐患清零重点聚焦消除"人"的认知不足、加强宣教工作比重、执法应与宣教密切结合的工作建议.

    事故防范内因外因宣传教育

    论心理灵活性在执勤执法负面舆情预防中的重要性

    李钢张燕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为是思维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警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执法环境时,容易被僵化思维所控制,做出脱离警察价值的问题行为,从而引发负面舆情.在产生这一现象的众多原因中,心理灵活性缺失是最突出的一个.心理灵活性让民警在面对复杂的环境时,可以做到灵活应对,规范处理执法难题,预防负面舆情的发生,从而更好地维护警察执法权威和政府形象.

    心理僵化心理灵活性接纳承诺疗法

    "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研究

    刘忠轶崔睿蘅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和公安业务的深度转型升级,通过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从而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本文立足2024年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精神,系统阐释了"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进路,深入探讨了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对公安工作的质效提升.通过总结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实践和梳理现有文献,提出了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质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量化评估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建设与发展,指导公安机关在大数据赋能下探索构建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进而推动公安工作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质效评价

    公安院校大学生忠诚警魂培育探析

    朱慧卿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安院校是培养人民警察的摇篮.培育大学生的忠诚警魂,既是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决定的,也是公安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忠诚警魂的培育要围绕着"四个忠于"展开,同时还要加强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塑及警察职业道德的教育.忠诚警魂培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长期工作,公安院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公安职业特色,将知、情、意、行融会贯通,从教师队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警务化管理、实践实战、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

    公安院校大学生忠诚警魂价值意蕴内容途径

    新时代公安院校"心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

    皮华英段水莲谢晴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探索公安院校"心育"课程体系构建,能够加强民警心理素质,强化警务心理研究,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当前公安院校心育类课程开设存在课程体系松散、课程思政生硬、教学模式单一、效果评价片面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课程组从精准课程向度、强化思政力度、拓展教学宽度、提高评估效度四个维度展开"心育"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以提升公安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为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新时代公安院校心育课程体系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公安工作现代化

    打架类警情案件中法益与秩序客体的辨识与运用

    曹存福
    10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架具有现实多发性、起因复杂性、形态多样性、罪目多涉性等特征.受执法主体法律素养、职业道德与思维习惯差异影响,打架是确定法律责任十分复杂的社会行为,是公安基层执法面临的现实难题.日常工作中以伤情结果为出发点、不重视起因的执法思维方式,极易出现性质判别不准、贻误查证时机等弊端,处置结果不能真正体现公平正义.打架类警情案件的执法司法,应在充分重视起因的前提下,依据行为所侵犯的个人法益、社会法益和公共秩序客体的准确辨识与运用,全面审视双方社会职责义务和社会核心价值,精准判定正当防卫、见义勇为以及错责大小等,从而体现法律精神、社会主流价值、社会公德基准,弘扬社会正气,真正实现"三个效果"的统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打架警情案件的处置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打架伤情结果重视起因社会法益公共秩序客体

    涉枪案件刑事司法实践争议问题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

    王伟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枪支是国家明令实施严格管制的物品,涉枪案件诉讼中,各方对枪支认定、出罪路径、罪名适用、裁量标准等存在争议,影响了办案效果,需要构建涉枪违法犯罪的双轨治理模式,健全定罪综合裁量标准,对相关问题进行规制,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枪支诉讼认定争议

    重大风险"全周期"治理的警务实践与思考

    陶靓侯庆武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周期"理念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全周期"理念的创造性应用,提出诸多创新性论述,为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本文从宿迁市公安机关专业、机制、数据、共治"四+"重大风险治理模式入手,分析当前社会风险形势,剖析存在问题不足,认为必须坚持"全周期"理念,强调重大风险治理的系统性、动态性、协同性,注重从源头到末梢的全过程把控、全流程监督,努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平安保障高质量发展.

    重大风险全周期治理警务实践思考

    2024年三季度公安机关治安案件立案情况

    公安部办公厅统计处
    127-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