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赵健杰

双月刊

1673-2375

xb@ciir.edu.cn

010-88561986

100048

中国北京市增光路45号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宗旨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和历史,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会建设和改革事业服务。读者对象为全国工会院校师生、工会工作者以及与工运理论和实践有关的党政干部、教学与科研人员。有英文目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中国工会理论创新何以可能?——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刘佳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工会理论创新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理论表达.从历史发生学角度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中国工运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是中国工会理论创新的物质性动因,通过一系列突破性的术语革命和关键性的理论路标呈现中国工会理论创新的结果和进程.新时代中国工会理论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要素更全、形态更优、效能更强,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工会力量".

    工会理论创新工人运动中国工会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

    新时代中国工会学理论创新需要厘清的基本概念: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会

    王多吉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基本概念是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深化新时代中国工会学理论研究和创新,必须深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源头,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工会章程》的历史演变,科学把握"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会"这两个基本概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语境中,工人阶级是主要靠劳动收入获得生活资料来源的社会阶级,承担着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中国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职工群众组织,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主题和方向.基于这两个基本概念,围绕"什么是工人阶级、什么是工会""什么是中国工人阶级,什么是中国工会""中国工会干什么""中国工会怎样干""中国工会如何发展"这五个问题,推进工会学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是新时代工会学研究的重要路径选择.

    工人阶级中国工会新时代中国工会学理论创新

    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赵祖平龚梦洁张琳
    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产业工人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壮大高技能素质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既是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着力点.为摸清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发展现状和基本需求,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对建筑产业工人开展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建筑产业工人的生产技能与职业素质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遍提升,但同时仍然存在系统性现实障碍.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以突破行业体制瓶颈作为发力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推进技能培训与人才管理体系建设,同时积极发挥工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体制环境.

    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技能提升体制环境

    中国雇农工会的发展与演变

    郭宇强
    29-3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雇农工会是中国革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织现象,是中共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一次伟大革命实践.雇农工会经历了理论准备与实践探索、初步建立与缓慢发展、快速发展与消亡等历史时期.雇农工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其发展过程中,构建了工会的三维合法性基础,即意识形态合法性、组织形态合法性和革命行动合法性.雇农工会工作与城市工会工作共同构成中共领导下工会工作的"一体两面",统一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共执掌全国政权奠定了治理基础,同时也为当前背景下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工会工作提供了历史启示.

    雇农雇农组织化雇农工会农民运动

    20世纪20年代初安源工人代表会议制度的历史探索及经验启示

    张丹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安源工人在革命实践中进行了各方面的建设,特别是模仿苏维埃制度模式,建立了十代表、百代表、总代表三级建构的工人代表会议制度,使安源工人在党早期领导革命斗争的局部范围内,实现了工人"做人"的资格和"作主"的地位,为安源工运在革命低潮中"硕果仅存"提供了政治保障.中共早期在安源工运时期建立的工人代表会议制度,为党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重要经验,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深刻的启示.

    苏维埃制度模式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工人代表会议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从"工学界限"到"打成一片"——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深入工人群众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胡晓阳胡子祥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时期,随着"劳工神圣"思潮的风行,"与劳工为伍"成为响应时代潮流的呼声.从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深入工农群众开展讲演,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长辛店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再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以长辛店工运工作为基础向北方各地工人组织扩展,整个过程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前后深入群众问题上的探索和实践情况.其中,"工学界限"问题曾一度影响了革命宣传和组织深入.面对这个问题,早期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深入工人群众的工作方向,踏实、务实、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最终弥合了工学界限,与工人群众打成一片,积累了中国共产党人开展群众工作的最初经验.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一历史过程,对于坚定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工学界限群众路线

    中层突破:中国工会改革的路径与成效——基于深圳市的实践

    陈泳欣罗俊池
    5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会十八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创新工会工作体系、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创建高质高效的矩阵网络系统,为新时代工会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本研究以深圳市总工会发起建设的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为观察案例,探究中国工会改革的路径与成效.深圳市总工会的实践表明,存在一条介于"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这两种路径之间,上下联动、具备一定制度设计和政策协调及资源筹措能力的"中层"改革路径.这种"中层"工会改革路径是在中国工会科层体系、双重领导体制下的有益探索,对其研究有助于思考各层级工会的职责分工问题.

    工会改革中层突破工会层级工会工作劳资纠纷试验区

    倦怠社会劳动美的精神政治学审视

    宋丽丽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韩炳哲将过度化生产、超负荷劳作和数字信息大爆炸所造成的个体疲乏与困倦的当代社会称为"倦怠社会".倦怠社会是一个功绩社会、积极社会而非懒惰社会、消极社会,工作积极主义成为个人的精神政治学,自我加速和自我施暴成为倦怠社会成功的关键.在倦怠社会,自我精神暴力疾病日益突出,积极消费、娱乐主义成为化解倦怠的至上之选.然而,倦怠社会的劳动美学却表现出三种困境:作为整体存在论的劳动美学与作为个体生存论的劳动倦怠之困,作为技术决定论的劳动美学与作为自我生成论的劳动观念之困,神圣时间下的倦怠社会的时间辩证法之困.只有通过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活观和劳动观,弱化自我加速和功绩主体的定位,防止数字劳动的畸形,主动建构抵消数字资本、技术平台牵制的生活模式,回归美好生活的实质,才能构建劳动美和生活美.

    数字社会倦怠社会加速主义劳动美学积极主义

    失业保险何以覆盖非正规就业者:现状、困境与对策

    孟现玉
    7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非正规就业者的失业保险权益缺损问题愈发凸显.从现有的法律规范看,要将失业保险覆盖至非正规就业者,还存在社会性不足对失业保险制度适用范围的限制、多重劳动用工关系下传统失业保险制度的规制阙如、保费负担与失业保险待遇给付资格和非正规就业者就业特点的错位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建议:根据社会连带理论,失业保险制度应突破劳动关系束缚,发挥其社会性;失业保险适用范围还应遵循保障需求性原则,分层纳入非正规就业者.在多重劳动用工关系中,非正规就业者不应重复参保,但每一个用人单位都有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义务,失业保险待遇也应基于全部缴费而定.对于保费负担与待遇给付资格,则应符合非正规就业者的就业特点.

    非正规就业失业保险从属性社会性多重劳动用工关系

    我国"劳动法"与CPTPP劳工条款接合的法律方案研究

    潘坤
    8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劳动法"对接CPTPP劳工条款有利于我国融入国际经贸规则体系,也有利于避免社会倾销调查.我国"劳动法"对接CPTPP劳工条款的制度框架包括原则性条款、实体权利条款、组织性条款、实施条款和纠纷解决条款.我国"劳动法"与CPTPP劳工条款接合的法律方案可分为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国际层面可利用双边协议争取劳工标准实施的缓冲期、利用程序性规定防止争端解决程序滥用、适时推进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相关公约的批准.国内层面可在海南自贸港提前试行CPTPP劳工规则:在强迫劳动方面,重点推动服刑人员报酬制度改革;在职业歧视方面,重点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以消除基于户籍的制度性歧视;在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方面,可参考借鉴CPTPP缔约国越南和新加坡的经验.

    CPTPP国际劳工标准劳动法海南自贸港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