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1005-1422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Journal Guangdong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沈畔阳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思政"的背景下,探讨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英语教学过程中,解决长期存在的生搬硬套教材、理论脱离实际两层皮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学应该是水乳交融而不是油水分离的关系,把思政元素融入英语教学过程的关键是要"点滴"注入而不能大水"漫灌",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提出可操作的具体建议:微观层面溶盐入水,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细节中;中观层面把专业课教学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宏观层面把培养正确"三观"作为最终目标.基于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教学的水乳交融.

    思政案例教法实践

    长征遗址资源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秦专松
    57-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征遗址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素材.各个高职院校要深入挖掘、整理、运用长征遗址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贯穿长征精神、融入长征故事,从而拓展和强化教材内容、改善和丰富教学方法、改进和更新教学理念,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更加有人气、更加接地气,推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长征遗址资源《概论》课教学路径探析

    对外经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与创新——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为例

    雷勤颖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外经贸类毕业生大多会从事对外工作,身处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最前沿阵地.在对外经贸类专业课程中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握好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思政是对外经贸类专业教师的应然之举.针对当前存在的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存在认知误区、专业课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学的力度掌握不够、一二三课堂"育德"内容未完全打通等问题,从顶层设计出发,提出"三全三寓"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通过建立对外经贸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生态系统,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为建设教育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实践研究.

    对外经贸课程思政"三全三寓"

    百年党史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迁历程与基本特点

    巴昭军
    67-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教育发展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不断发展,历经初步设立、曲折探索、加强改进等阶段,课程名称几经变迁,课程内容不断更新,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既始终坚持方向性和先进性,又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对高等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生动缩影.

    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路径

    刘丽娜徐香华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具体实践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通过提高教师党史素养,实现融入自觉;二是挖掘党史学习教育素材,丰富融入内容;三是拓展党史资料来源,创新融入方法;四是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强化融入实践;五是完善教学考评体系,评估融入效果.通过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合力,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党史学习教育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

    从嵌入到融入:高校团建模式的路径创新

    陈惠军张雷
    79-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入式"团建模式能更好地增进团青互动,创造性地开展思想引领,有效服务青年成长,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弥补传统团建模式的不足.共青团改革进入新阶段,紧扣高校共青团的职责定位,以提升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为目标,以团内外要素全面融合、团青充分互动为主攻方向,以革新组织方式、运行模式、工作内容与方法为路径,将团的工作系统性地与青年发展需求相对接,才能打开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高校"融入式"团建模式创新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李静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鲜明的内涵特征,是新时代育人的精神武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进一步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启发性.从现实意义来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责任、磨炼意志品质、厚植家国情怀.从价值要求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要求,是新形势下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着力点要求,是新征程中增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时代要求.当前,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政育人功效,要通过依托课程思政、营造校园文化、开展实践锻炼和拓展志愿服务等举措将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思想育人的磅礴力量.

    伟大建党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红色文化传承融入高校"三型"党支部建设探析

    成倩雯龚嘉玲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邑侨乡红色文化承载着五邑地区历史发展的精神价值,蕴含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思想感召和价值引领作用.将五邑侨乡红色文化渗透到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中,有助于激发广大高校党员的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将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以江门市高校师生党员及其他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将传承侨乡红色文化融入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基本情况,并以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为重点个案研究,分析其建设实践中的经验与启示,探讨五邑侨乡红色文化传承视角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新路径.

    五邑侨乡红色文化高校"三型"党支部

    中华武德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工作的价值及路径

    戴武君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华武德文化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华武德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工作,不仅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育人实效,更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怀.鉴此,本文从中华武德文化的精神实质着手,探讨中华武德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工作的价值,并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现状进行路径的探索,从而有力地推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质的飞跃.

    中华武德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实践路径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蔡静俏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辅导员具有高校教师和高校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的时代重任.新媒体时代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受到巨大冲击,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面临新的挑战.辅导员在新媒体环境下要认清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既看到当前困境与自身不足,也要不断创新教育工作路径.高校辅导员应从三个方面优化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路径:一是提升理论素养,增强引导力;二是借助新媒体实现"圈粉",提升辅导员影响力;三是创新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

    新媒体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