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等建筑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等建筑教育
重庆大学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
高等建筑教育

重庆大学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

刘东燕

双月刊

1005-2909

gdjzjy@yahoo.com.cn

023-65112294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高等建筑教育/Jour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3年创刊,于1992年对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办刊宗旨,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振兴建筑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建筑类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己任,对发展我国高等建筑教育的理论、思想,对办学方针、体制,对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等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主张和重要的决策性建议。本刊导向正确,科学精炼,编排合理,指导性、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一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冯君张俊云杨涛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范式,在此背景下开展一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具有现实意义.教学实践表明,专业课程价值塑造的成效不足和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不够是土木工程一流课程建设中较为突出的两个难题.以课程思政引领课程育人,分别阐述了土力学课程思政总体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思路.以案例教学促进实践能力培养,探讨了土力学典型工程教学案例的筛选原则、虚实结合的案例教学方法与模式.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一流课程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土力学课程课程思政工程案例教学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张海燕季静潘建荣王帆...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为适应建筑工业化发展需求,华南理工大学对土木工程专业房建方向的毕业设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调整毕业设计目标、选题、设计内容、实施手段、进度安排、成果提交等.为保障毕业设计改革的顺利进行,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如采用PDCA循环制定了毕业设计改革的实施路径,使得毕业设计工作能逐年持续改进;引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基于BIM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碰撞分析、施工过程模拟和计量计价等内容,改变了传统的以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为单一设计内容的状态;通过多维校企合作、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指导模式以及优秀学生助教,解决了装配式结构领域师资不足和软件使用方面的问题;通过赛教结合,提升了教师指导水平,测算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论文还探讨了传统手算内容与电算内容的取舍、现浇构件与预制构件设计内容的设定、设计难度和工作量的把握等问题,提出对于任务设置和进度安排必须基于预测结果,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可设置必做和选做内容适应其发展阶段.改革后,毕业设计总体工作量和难度有所增大,设计内容更符合工程实际,学生的软件应用技能有较大提高,学生对预制构件的细部构造、生产和施工过程等有了更深的理解.上述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智能建造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借鉴.

    智能建造土木工程毕业设计PDCA循环装配式BIM

    基于FAHP方法的智能建造微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陈伟饶俊芳刘雯洁田仪帅...
    10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智能建造人才培养需求和微专业建设优势有机结合,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提出了智能建造微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型方法.首先,分析智能建造微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建立智能建造微专业课程库;进而根据对应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基础,运用FAHP计算拟设课程与学校培养目标和专业基础的耦合匹配度,从中优选出匹配度较高的课程,确定学校智能建造微专业的课程群.对武汉理工大学智能建造微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实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优选出与学校办学优势适配的工程物联网与智慧工地、工程智能监测与运维等课程,有利于增强微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现特色培养目标.

    智能建造微专业FAHP方法课程设置实证分析

    风景园林专业生态学课程沉浸式教学改革研究

    李波杜春兰胡俊琦王艺芳...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学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适宜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进生态学知识与专业设计的有机结合.从生态学课程教学现状出发,重点探讨了沉浸式体验的教学介入途径和教学模式设计.沉浸式教学具有场景虚拟化、情景智能化、角色平等化、过程交互性等特征,对于克服生态学课程在传统教学方法中的问题与不足具有显著优势.生态学课程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由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以及教学支持系统组成能够良性循环发展的系统架构.目前,生态学课程的沉浸式教学模式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还需要从软硬件条件、知识传播的正确性与准确性、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风景园林生态学课程沉浸式教学扩展现实

    融合工程实践项目的风工程类实验教学探索

    闫渤文周旭杨庆山刘猛...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目前土木工程专业课实验教学现状,从重视程度、硬件条件、组织管理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解决实际工程项目问题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学生为中心,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模式,优化成绩评定标准,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以风荷载实验教学为例,讨论了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情况.从课后反馈可以看出,该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并明显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工程实践项目风工程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资源建设——以隧道工程课程为例

    蒋雅君李帅方勇王士民...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流课程建设的背景下,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也应及时开展教学内容与资源的重构,为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奠定重要基础.以隧道工程课程为例,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中的困境,并介绍了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思路,包括纲领性的教学大纲编写、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设计、模块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性的教学资源配置、系统性的思政元素体现等方面.通过完备的教学内容组织、丰富的教学资源配套和全面的思政元素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助力一流课程建设目标的达成.

    一流课程建设隧道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资源

    基于OBE理念的"分段融入式"工程图学课程探索

    王娟赵均海孙珊珊周媛...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现代工程图学课程体系的特点,以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为载体,从平面图形、基本体、立体表面交线、组合体,以及建筑工程图等方面,论述了三维建模软件Revit与工程图学课程融合的切入点,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分段融入式"工程图学课程的实施方案.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新设计项目引导学生协同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并以长安大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分段融入式"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和实践效果.

    工程图学分段融入式成果导向Revit三维建模创新设计

    基于案例引导的可靠性理论教学模式探析

    吴兴征王瑞凯宋鹏彦
    14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可靠性理论教学存在重视公式推导而轻视案例分析的现状,课程教学效果不佳.文章探索用案例教学法讲授该课程知识,着重强调案例教学理念与编程实践促学的重要性.结合4个典型工程案例,如悬臂梁、海堤、基桩、板桩墙等构筑物,说明可靠性理论教学实施的步骤与方法.每个案例各有侧重,由浅入深地引出重要知识点,通过编程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实例求解.基于案例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探求可靠性理论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与专业问题相互衔接.

    案例可靠性理论教学模式编程

    创新时代下桥梁美学课程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杨国俊杜永峰李万润项长生...
    154-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美学课程建设对培养桥梁技术创造力和美学创新素养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至关重要.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参与感,积极探索创新时代下桥梁美学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BOPPPS教学设计方法,建立了以改革为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了以工程实践为指导的项目式教学,增加了以新技术为牵引的直播教学,整个教学中贯穿了"浸入式"课程思政.通过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获得感,培养学生对桥梁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综合思维创新能力,促进作品设计的丰富性和表现力.此外,从桥梁美学专业课衍生出桥梁文化与美学通识课,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桥梁文化和美学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创新时代下,通过探索和实践桥梁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为我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培养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和美学素养的综合型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创新时代桥梁美学直播教学课程教学改革

    在桥梁工程生产实习中嵌入BIM实训的教学探索

    张迅姚昌荣李小珍肖林...
    16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当前桥梁工程生产实习中教学效果不佳、桥梁BIM人才缺乏等问题,西南交通大学尝试将BIM实训嵌入桥梁工程生产实习中.通过对国内外BIM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研,提出了桥梁工程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目标.基于该目标,探索了桥梁工程生产实习改革的实施方案、题目设置和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分析2016-2018级学生的BIM实训成果,总结了教学改革的优点和不足.实践表明,改革后的生产实习,大幅提高了学生的BIM应用水平,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科创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BIM技术桥梁工程生产实习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