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土木与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土木与建筑
广东土木与建筑

曹华先

月刊

1671-4563

020-87252521 87252633

510500

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

广东土木与建筑/
查看更多>>是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涉及土木建筑工程领域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刊登应用性研究和实践经验技术论文,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建筑与结构设计、设备应用、材料试验研究及应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分析与事故处理、工程监理、计算机应用、工程项目技术经济管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软土地区基坑支护设计优化分析

    林浩华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资源日益贫乏,建筑空间向地下发展,特别在大中型城市,基坑广泛应用到工程建筑中,与之相匹配的支撑支护工程成为整个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但是不同的地理地质条件下基坑支护工程技术应用不同,需因地制宜地设计出安全、经济合理的基坑方案就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云南丽江软土地区某基坑支护工程的优化分析,探讨软土地区进行基坑支护设计的特点及难点,依靠土力学原理,在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下得到更合理的设计方案,为业主方降低了投入费用,令基坑施工更便于操作、大大缩短施工周期,社会效益显著,也为今后类似深基坑工程设计提供了成功案例并积累了经验.

    基坑支护设计分析优化方案

    RPC力学性能及其在组合结构桥梁的应用研究

    邱燕红林敏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RPC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低孔隙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将其应用于组合结构桥梁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以一座人行天桥为例,用RPC代替原设计中用于箱梁的普通混凝土,通过有限元计算对RPC组合桥梁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进行受力性能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RPC组合桥梁方案能满足规范在受力和变形方面的要求,整体受力更合理,节省了材料用量.RPC材料在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的实际应用中具有技术经济可行性.

    钢混组合结构RPC活性粉末混凝土剪力键受力性能

    城际铁路盾构工作井断面形式比选分析

    占城杨国富尹超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比不同断面盾构工作井受力性能、工程造价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依托某城际铁路盾构区间工作井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对类圆形和矩形两种断面型式工作井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并对不同深度的工作井建材用量进行了统计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位移方面,类圆形工作井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和周边地表沉降较矩形断面明显较小,可有效控制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②在受力方面,较之于矩形断面,类圆形工作井环向拱效应明显,结构弯矩更小,轴向以受压为主,受力性能优越;③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前提下,类圆形工作井混凝土及钢筋用量明显较低,随深度增加,其优势更加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盾构工作井地下连续墙数值模拟力学响应断面比选

    运营盾构隧道加固后衬砌-钢环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研究

    杨成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运营盾构隧道-钢环复合体系有限元数值分析,不仅对比了加固前后衬砌受力结果的差异,还揭示了加固后钢环、钢牛腿、钢拉条、衬砌与钢环间界面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钢环加固后,钢环与衬砌形成复合体系共同承载,能明显改善衬砌受力,运营盾构隧道承载力得到了提高.其中,隧道最大弯矩降低了 32.2%~71.3%,最大轴力降低了 21.9%.②钢环、钢牛腿、钢拉条的应力均小于钢板屈服强度,但各构件连接处应力较大,需合理选择构件的尺寸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③隧道拱顶和钢牛腿与钢环连接处附近的界面应力为拉应力,隧道钢环加固时可考虑相应措施提高该位置界面的抗拉承载力.

    盾构隧道钢环复合体系力学性能

    地铁共建综合管廊中超深工作井关键设计方法

    宋华彭亮
    93-9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深圳地铁共建综合管廊某工作井为研究对象,对超深工作井的关键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针对基坑自身特点和工作井特殊的工艺,重点分析了咬合桩、侧墙、孔边主梁的受力状态以及主体结构抗浮稳定性,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咬合桩刚度大,挡土和止水效果好,适用于基坑周边环境要求高的情况;设置抗浮脚趾可有效提高抗浮稳定性;工作井结构设计合理,可为后续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综合管廊工作井咬合桩抗浮稳定性

    临近既有地铁综合管廊方案比选与安全评估

    陈师节余世为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约化土地利用的背景下出现了较多临近既有地铁的共建项目,对既有线的安全运营提出了挑战.基于某共建管廊项目,系统性地从综合井功能及过既有线的方式进行了优化设计,从减少综合井深度及改穿越既有地铁区间下穿为上跨进行了优化,并对深基坑开挖及盾构对既有地铁区间上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研究发现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具有经济性及安全性,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也表明深基坑引起地铁区间位移可以达7.6 mm,应加强基坑开挖支护设计,同时上跨地铁区间会引起区间略微上浮,但优化方案满足地铁安保需求.

    既有地铁方案比选安全评估深基坑上跨

    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结构改造技术研究

    杨思谋熊波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长沙轨道交通某地铁换乘站为例,为研究既有结构侧墙开洞改造对结构使用安全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各破除步序下既有车站结构变形和内力变化情况.可发现既有结构改造时,随着侧墙开洞面积的增大,顶板内力及变形变化越不利,在考虑改造方案时,应尽量避免改造位置紧邻既有洞口.考虑采用先开小洞架设型钢立柱做临时支撑,再进行剩余墙体破除,最后在洞口周边建立加强梁柱体系的方式进行改造.结合实际监测结果,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结构竖向变形.

    地铁换乘站既有结构改造有限元模拟

    降低高切坡孤石群剩余体滑落风险的施工技术研究

    郭军强
    104-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含孤石群的边坡稳定性受切坡过程卸载松弛、爆破振动和降雨的动态因素影响,为研究孤石施工过程及工后滑落风险,基于岩土有限元软件MIDASGTS/NX对工程实例进行多种建模,结果表明,孤石的爆破主要影响孤石及其界面局部范围,不同分布形态的孤石剩余体局部稳定系数有一定差异,系数大于1.4可作为长期稳定的判断指标,依此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

    高边坡孤石剩余体分布形态爆破降雨滑落风险

    液压升降移动模架在输水廊道中的施工应用

    马小兵颜鸿仁曹睿卢嘉鹏...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水资源配置工程输水廊道为工程背景,对输水廊道顶部混凝土施工的模架支撑系统进行改进研究,采用液压升降移动模架系统替代传统落地式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对比分析两种模架系统,重点介绍了液压升降移动模架施工应用要点.该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液压升降移动模架系统比传统支模架施工效率高,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液压升降移动模架系统通过侧向油缸液压系统,实现支撑架体的自动下降脱模,同时通过轨道向前移动,快速实现工作面的转换.

    输水廊道液压升降移动模架系统传统落地式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自动下降脱模轨道

    连续式膨胀加强带在超长水工结构中的应用

    吴振强詹志伟李冕贵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连续膨胀加强带是通过取消混凝土后浇带和伸缩缝、延长构件连续浇筑长度的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及膨胀加强带的一种技术措施.因此同时采取补偿收缩混凝土及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技术措施可以较好的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裂缝,混凝土收缩徐变.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施工由于是一次性连续浇筑,因此工期大大缩短,适用于工期紧、防渗要求较高的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但造价会相应加高.

    连续膨胀加强带超长结构设计要点构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