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南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南预防医学
华南预防医学

杨杏芬

双月刊

1671-5039

hnyfyx@cdcp.org.cn

020-31051582

511430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华南预防医学/Journal 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60年,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集学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重点报道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专业领域内的科研成果、先进方法和经验总结,主要读者对象为医学科研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游戏障碍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张美玲华珊珊刘玉锦
    992-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游戏障碍是一种失控的游戏行为,表现为游戏用户不可抑制地沉溺游戏,导致其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游戏障碍严重程度的评估对游戏用户的干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游戏障碍的概念及内涵,对游戏障碍评估的相关量表的研究进行综述与总结,以期为我国游戏障碍评估工具的选择和开发提供参考.

    游戏障碍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全球登革热流行与防控研究进展

    李文燕张诚之谭小华
    996-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引起的蚊媒急性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高热、全身疼痛、皮疹等症状,严重者出现休克及重要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登革热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流行态势深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交流的增多,登革热的流行趋势愈发严峻.为有效防控登革热的传播,各国积极采取多元化防控策略,包括加强蚊媒监测与控制、提高公众卫生意识等.本研究将重点介绍全球登革热的流行概况和防控措施研究进展,以期为登革热后续的防控策略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登革热流行概况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评价指标体系

    胡培赵占杰李佳玲梁文佳...
    1001-1004,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工作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和参考其他试点地区及其他类似保险产品政策文件初步拟定指标体系,并利用德尔菲法通过3轮调查问卷采集专家评分进行指标筛选,采用百分权重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共24名专家参加调查评估,其中来自国家与省级疾控中心7名,省级卫生行政部门5名,高等院校12名;正高级职称9名,副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7名.专业领域涉及流行病学9名,卫生政策7名,保险学6名,药学及卫生毒理学各1名.3轮评估专家的参与度分别为95.80%、100.00%、95.80%.专家权威系数平均0.79,其中专家判断系数平均0.76,熟悉程度系数平均0.82.经过3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试点结果、事前规划、事中执行、事后总结分析和保障工作)、12个二级指标(投保数量、政策制定、保险资金筹集等)、34个三级指标(疫苗企业投保数、受种方投保数、政策完整性等)的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权威程度、协调程度均较高,可用于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工作的具体评价.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评价体系德尔菲法

    山西省疾控机构学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王丽洁孟亚清陈伟师雅静...
    1005-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山西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及学校卫生科室设立和人员配备方面的现状,为山西省疾控机构学校卫生体系建设、专业队伍建设以及工作执行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以中国疾控中心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学校卫生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调查工作的通知》中调查问卷内容对各级疾控中心进行疾控机构学校卫生科的设置情况及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信息开展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学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山西省级、市、县(区)三级疾控中心共129家,其中设置独立学校卫生科室的有4家,占3.1%.省级无独立学校卫生科室;市级有1家独立学校卫生科室,占9.1%(1/11);县(区)级有3家独立学校卫生科室,占2.6%(3/117).设置独立学校卫生科室的4家疾控中心中,省级、市级疾控中心均无编制人员,区/县级疾控中心在编人员10人.保健教师人数在全部学校学生中的比例为0.24%,专职保健教师为0.03%,校医为0.03%,专职校医为0.02%.6 955所学校中普通高中设置卫生室比例最高,为48.97%,其次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3.28%);初中设置保健室的比例最高,为45.95%,其次为普通小学(44.15%).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在岗人员有240人,省级疾控中心4人,市级疾控中心20人,县(区)级216人.240人中又以女性为主(62.5%),年龄以45~54岁为主(38.9%);临床医学类占27.5%,公共卫生类占25.4%;专科及以下占多数(61.3%),本科次之(35.4%);初级职称占27.9%.不同行政级别疾控机构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在学历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409,P<0.01)o 2020年山西省各市HRADi均<1;各市间HRADi、PADi比较,太原和阳泉两市相对优于其他市.HRADi与PADi之间的差值均<0.结论 2020年山西省学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足,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独立设置学校卫生科室的比例较低,存在学校卫生工作人员短缺的问题,并且学历水平偏低,尤其在县(区)级控制机构中更为显著.因此,有必要加强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的学校卫生工作体系建设.

    学校卫生人力资源组织和管理人员配备学生保健公平性

    荆门地区社区居民亚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婷婷曾真彭丹吕琢...
    1011-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荆门市社区居民的亚健康状态,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3年6-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在荆门市随机抽取3个区/县,每个区/县随机抽取3个街道/镇,每个街道/镇随机抽取3个社区,每个社区中随机选取100名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V1.0)对社区居民亚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社区居民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 7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56份,有效率98.37%,包括女性1 230名,男性1 426名.荆门市社区居民总体亚健康检出1 649例,检出率62.08%,其中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59.63%、52.03%和53.77%.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117)、BMI(<18.5 kg/m2 OR=2.233,≥28.0 kg/m2 0R=2.361)、在职(OR=1.582)、每周工作时间≥60 h(OR=1.494)、平均月收入<2 000 元(OR=1.628)、吸烟(OR=1.980)、饮酒(OR=1.884)、睡眠时间<8h(OR=1.668)、经常熬夜(OR=1.910)、不良饮食习惯(OR=1.668)、自我健康关注度低(OR=1.558)、体育锻炼(OR=0.667)、压力感受程度(大OR=1.976,中OR=1.232)、挫商程度(OR=2.041)、社会低支持度(OR=1.316)、近半年有应激事件(OR=1.697)是荆门市社区居民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 荆门地区社区居民亚健康检出率较高,其影响因素复杂,与年龄、健康行为习惯及工作生活压力等因素有关.需采取多种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居民的亚健康状态,提高健康水平.

    亚健康状态居民影响因素健康干预

    基层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满意度评估量表编制及评价研究

    林丹儿林晓吴功华胡俊贤...
    1016-1020,1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编制基层预防接种门诊的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评估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专家调查编制基层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满意度评估初始量表,通过对接种门诊0~6岁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筛选条目后得到正式量表,评价量表信效度.结果 最终量表含5个维度30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为服务规范性、服务可及性和有形性、人文关怀、响应性、服务保障性,累计解释方差百分比为73.6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拟合指数x2/df=2.042、RMSER=0.067、CFI=0.942、TLI=0.933,各参数均达标准值,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较好;5个维度的CR依次为0.943、0.931、0.855、0.943、0.861,AVE依次为0.664、0.618、0.665、0.770、0.674,聚合效度良好;服务规范性、服务可及性和有形性的A VE平方根值小干部分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区分效度稍逊.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7,Guttman分半系数为0.932,信度良好.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基层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满意度评估量表信效度可接受,可为提升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一种工具.

    SERVQUAL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量表编制信效度检验

    稳定期精神分裂患者攻击行为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静茹周佳音
    1021-1024,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现状,分析影响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及居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3年6-10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登记在册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攻击行为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60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有42例患者发生攻击行为,发生率为11.67%,攻击行为主要包括攻击他人行为31例,占73.81%;攻击物品行为11例,占26.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391)、既往危险性3~5级(OR=2.699)、过去1年攻击行为次数(1~2次OR=3.717,≥3次OR=4.439)、近期发生应激事件(OR=4.965)、涉及暴力的精神症状(OR=3.748)、阳性症状评分(OR=1.161)、阴性症状评分(OR=1.176)及一般精神症状评分(OR=1.131)均是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均P<0.05);遵医嘱规律服药(OR=0.160)、定期复查(OR=0.229)是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仍存在一定的攻击行为发生风险,针对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要做到早预防、早处理,有效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风险.

    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稳定期影响因素

    深圳市盐田区登革热疫情防控脆弱性调查

    熊华威陈汉青黄宇城叶燕芬...
    1025-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深圳市盐田区登革热防控体系能力,为强化登革热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全区选取4个区域,采用入户调查、专业机构访谈及问卷调查方法,调查评估辖区登革热疫情的输入风险、发现能力及扩散风险.结果 输入风险方面:海关通过主动申报进行登革热筛查,全区流动人口比例高、国际游客数量多和输入病例发病率居全市之首;发现能力方面:大梅沙村居民对登革热的知晓率最低(42.31%),暗径新村次之(50.75%),89.47%辖区居民出现症状时会选择就医,全区医务人员登革热流行病学史知晓率较低(14.61%),社康中心未配备非结构蛋白1(NS1)检测试剂;扩散风险方面:大梅沙村居民的防蚊意识较低(66.67%),安装纱窗率仅11.54%,布雷图指数显示大梅沙村为高风险地区(BI=26),中英街社区中风险(BI=18),暗径新村低风险(BI=6),渔民新村相对安全(BI=3).结论 盐田区面临登革热输入风险高,居民和医务人员对疾病认知不足,检测能力有限等问题,需加强全区防控措施和提高防蚊意识.

    深圳市登革热疫情防控脆弱性

    2023年广州市某区登革热蚊媒防制队伍现状和防控效果分析

    陈春华彭瑞媚冼剑锋张英俊...
    1030-1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区登革热疫情期间街镇蚊媒防制队伍现状与防控效果,为蚊媒防制队伍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自制问卷和现场访谈调查街镇蚊媒防制队伍建设情况,收集2023年广州市某区登革热个案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描述登革热疫情概况、街镇蚊媒防制队伍及物资储备现状,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不同时间点的蚊媒防控效果,通过线性相关分析疫情消杀费用相关因素.结果 广州市某区2023年度登革热报告发病率为6.70/10万人,10个街镇聘请6个不同的有害生物防制公司(pest control operation,PCO)组建蚊媒防制队伍,每支队伍消杀人员平均为47人,灭蚊药品储备量覆盖管辖面积86.96%.全年累计消杀费用为1 214.30万元,平均每个病例消杀费用11.04万元,与人口密度(r=0.683)、蚊媒密度第七天不达标疫点数(r=0.804)呈正相关(均P<0.05);疫情第三、七天的蚊媒监测指标(布雷图指数、标准间指数、成蚊密度指数)均低于第一天(P<0.05).结论 广州市某区各街镇蚊媒防制队伍建设有待完善,加强蚊媒密度监测评估和消杀费用投入能提高登革热控制效果.

    登革热病媒生物防制队伍防控效果

    2023年广州市某居民小区白纹伊蚊与致倦库蚊幼虫抗药性研究

    邓惠李乐扬张铭洧陈宗晶...
    1034-1036,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2023年广州市某居民小区白纹伊蚊与致倦库蚊对常用药物的抗药性水平及异同,为探索精准防制蚊虫策略和科学使用杀虫剂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集广州市某居民小区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在实验室饲养繁殖一代后,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该地区幼虫的抗药性.结果 2023年广州市某居民小区白纹伊蚊幼虫对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的RR分别为5.83、7.44、72.69、13.16,分别呈低抗、低抗、高抗、中抗水平;对倍硫磷、双硫磷的RR分别为2.10、2.71,均呈敏感水平.致倦库蚊幼虫对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和溴氰菊酯的RR分别为343.08、73.00、583.83、189.00,均呈高抗水平;对倍硫磷的RR为9.10,呈低抗水平;对双硫磷的RR为1.15,呈敏感水平.结论 广州市某居民小区白纹伊蚊与致倦库蚊对常用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均产生抗性,对有机磷类低抗或敏感,致倦库蚊抗性高于白纹伊蚊.应结合蚊虫生活习性与抗性监测结果,采取更精准的蚊虫防制措施,提高防制效果、延缓抗性发展.

    白纹伊蚊致倦库蚊幼虫抗药性浸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