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园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园林
广东园林

吴敏

双月刊

1671-2641

gdla2000@tom.com

020-36377332

510070

广州市先烈中路120号

广东园林/Journal 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力争为广大风景园林及相关行业专业人士和院校师生提供及时、真实、权威的科技信息服务。2006年我刊将增设“名园赏析”和“华南园林树木”两个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量供需平衡视角下城市绿地布局优化研究进展

    赵宇桑詹雨尘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绿地规模与品质需求提高、水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基于水量供需平衡的城市绿地布局优化研究对缓解水绿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iteSpace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分析,阐明城市绿地水量供需平衡内涵与相关研究热点,对水量供需评价内容、方法和绿地布局优化方法进行综述.研究发现:城市绿地供需水量平衡识别、测度及空间化的系统性研究较少;研究内容聚焦在水量供给侧的雨水资源化利用,水量需求侧的植物和水景需水量评估较少;供需评估研究方法有生态模型法、参与调查法和经验统计法;绿地布局优化模型有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空间模型.未来研究应从构建完善城市绿地水量供需平衡评价体系和研究框架,厘清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绿地水量供需之间的关联和作用机制,加大园林用水管理方面监管力度3个方面进一步深入.

    水量供需平衡城市绿地布局以水定绿

    儿童友好型屋顶农场景观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武汉4所小学为例

    刘劲康侯涛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逐渐减少.屋顶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绿色空间,为儿童提供了接触自然的平台.聚焦武汉市4处代表性的小学屋顶农场,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其儿童友好性.识别并量化了影响儿童友好屋顶农场空间的关键因素,包括玩耍的环境、快乐的心情、健康的身体、安全的保障、绿色的未来和学习的乐园,并根据这些因素的权重指标和数据结果,对校园屋顶农场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从儿童的物理、生理、心理环境,以及场地安全、教育、可持续6个方面提出设计优化策略,如通过竖向围栏防止儿童攀爬,使用环保防滑材料提升地面安全;关注空气质量、遮阳休息区的设计,确保舒适安全的活动环境等.

    儿童友好空间屋顶农场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

    空间互渗与感知体验——透明性理论视角的街头游园思考

    黄愉皓邵赛君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透明性是建筑学讨论空间复杂结构与运动变化的分析理论,具有渗透性、多义性和冗余性的特点,其在解决复杂场景的街头游园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对街头游园空间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将透明性理论应用于街头游园设计的可行性.从"现象-具体"的双向视角论述透明性在街头游园设计中理论对象的内核性、实践操作的延伸性及应对策略的契合性.透明性理论在街头游园的应用拓展总结为交织共生的环境关系、游园造景的多维层面、功能复合的统筹观念、多元分异的游园属性和空间体验的多元感知5个方面.透明性理论使街头游园从物质景观满足转向精神空间满足,更新了传统布景式的游园景观思维.

    透明性街头游园复合渗透感知体验人居体验

    花木生产与园林营造:清末广州花地的生产性景观及其公共化

    张欣彭长歆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广州花地在中西文化交流史、贸易史、植物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十三行外贸时期,作为广州观赏植物的培育与产销基地,花地是清政府特许西方人可以游憩的地方之一,也是西方植物学家获取中国植物样本的主要来源地.以现状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资料与历史地图,对比考证花地的河涌分布,复原清末花地园圃的历史空间格局,并进一步梳理了花地花木培育、销售等生产性景观的形成,以及私园化、公共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在繁荣的中西贸易与园事活动推动下,清末广州花地形成了以河涌为地理基础,以花圩为展销地,数十处苗圃花园集合的独特生产性景观.中西人士频繁开展的赏游活动推动了花地的私园营造与公共化,促使园林成为公共活动、文化和知识生产的主要空间场所.

    中国园林史岭南园林广州十三行花地生产性景观

    顺应自然:柳宗元园林设计的核心理念

    张延林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著名的造园家,其在中唐社会文化转型的历史背景下较早地进行了园林设计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从《柳宗元全集》中筛选园林诗、园记等文献并提取园林设计的相关信息,结合相关史志和今人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文本分析和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从设计考察、设计分析和设计表达3个方面对柳宗元园林设计思想进行全面且集中的透视和解析.结果表明柳宗元进行园林设计遵循着基于自然审美的设计考察、自然特征的设计分析以及自然和谐的设计表达3个方面的设计路径,体现出"顺应自然"的核心理念.柳宗元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设计理解,为当今城市园林化、生态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自然设计柳宗元园林

    岭南四大名园三景营造的地域性和时间性

    陈嘉诚赵越喆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岭南园林三景,即声景、光景和香景营造的技艺和艺术特征,在文献古籍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究岭南四大名园(余荫山房、清晖园、梁园、可园)中三景融合与多元景观营造的典型实例,从地域性和时间性2个层面分析岭南园林三景造园的艺术效果和审美体验.重点以余荫山房为例分析了三景的营造技艺和空间分布特点,总结出岭南园林讲求声、光、香多感官景观的交织营造,其三景具有典型地域性、时间性的物境特征,追求务实性、享乐性的情境特征,展现文化性、艺术性的意境特征.岭南园林三景的多元性与艺术性,为岭南园林和高品质人居环境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岭南四大名园多元景观地域性时间性

    广州地区耐阴爵床科植物筛选及其园林应用

    张雅慧谢思明彭彩霞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多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林下,种类繁多,生活型、生态型多样,且适应性较强、栽培繁殖易、管理粗放,在气候湿热的广州地区的园林造景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对华南国家植物园及广州市代表性公园绿地中的爵床科植物的园林应用进行调查,观察记录不同种间的形态、物候及观赏特征;通过比较不同光照栽培环境下的生长发育表现,筛选出45种观赏性高、耐阴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广州地区林缘或林下栽培的爵床科植物,并介绍其观赏特征及园林应用形式.最后,结合调查情况,建议通过加强爵床科植物种质资源发掘和利用、增加对耐阴性种质的筛选、丰富园林应用形式、优化养护管理、加大科普宣教力度等措施应对现状问题.

    爵床科耐阴性筛选园林应用

    古代婴戏图中的植物景象研究

    冯玉兰杨秀娟王霄煦张宝鑫...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婴戏图是古代绘画的重要题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园居生活的理想模式,其中的儿童活动场景通常发生在以植物作为最常见要素的园林之中.因此,对婴戏图植物景象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传统植物文化内涵,以及植物在儿童活动空间营造中的方式和作用.通过搜集各个历史时期的婴戏图绘画作品,采用图像分析法与文献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判断分析婴戏图中的植物种类及配置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古代婴戏图植物景象的共性与个性特点.研究发现,在搜集整理的133幅含有植物要素的婴戏图中,植物多具有吉祥的象征寓意,且种植形式多样,部分植物以插花或果盘等形式出现,是儿童亲近自然的重要因素.

    婴戏图植物景象园林儿童景观

    基于SITES的滨水后工业景观实践——以广州白鹅潭聚龙湾展示中心项目为例

    张文文杨明炎王驰翔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作为当前世界范围内评估景观可持续性的主流选择之一,为保护、改善和恢复健康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效益及服务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导.滨水后工业景观具有较高的地理经济价值、较大的影响力和重要的示范性,是可持续设计落地与传播的重要实践类型.以中国大陆首个获得SITES铂金级认证的后工业景观项目——广州白鹅潭聚龙湾展示中心景观项目为例,总结分析场地SITES对于滨水后工业景观实践在设计前评估、场址设计、施工维护与运营阶段的指导.通过对中国大陆地区落地SITES的实践反思,总结了关注在地性资源与发挥项目带动性作用的整合思路.

    滨水景观后工业景观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广州白鹅潭

    口袋公园建设与公共利益保护

    张文英罗彦傅寒蕤燕大立...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探讨口袋公园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口袋公园作为准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以及口袋公园的公共利益分配方式,结合粤港澳地区口袋公园的实地调研,提出口袋公园发展进程中的利益关系重构以及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口袋公园发展模式.口袋公园建设过程中需要重构利益关系,除了政府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服务意识外,还需要多元主体参与供给与多方协同治理,尊重个人利益与服从公共利益相统一.构建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口袋公园发展模式需要采取优先利用闲置土地进行存量改造,提供政策激励从而引入多元社会资本,倡导社区共建进而培育公共精神、健全监督与管理制度,构建口袋公园品牌体系等措施,以口袋公园的全面发展促使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关注口袋公园的可持续供给与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之间的关联具有现实意义.

    口袋公园准公共物品公共利益建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