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李进

月刊

1673-0801

chgdzj@188.com

0591-83612312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古田路2号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Journal xingfu shenghuo zhinan·gaodeng zhiye jiaoyu
查看更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的会刊,旨在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总结、介绍、传播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种先进经验,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研究高职、宣传高职、服务高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者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共享成果的平台;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者理论探索、学术争论的园地;成为社会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窗口;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决策部门的帮手。《高等职业教育》口号:面向未来,彰显未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三维一体”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研究

    刘敏
    57-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适合高职特色的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奋斗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例,针对社会的需求和现代高职学生的特点,对高职人才“三维一体”综合素质培养体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对高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高职三维一体综合素质

    粤台两地高职院校合作培养文科专业人才探析

    林红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台合作办学共同培养文科专业人才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应完善粤台两地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衔接机制,出台粤台两地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构建合作交流平台,优化资源整合,共建品牌专业。

    粤台两地高职院校合作培养文科专业

    德国教师队伍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刘海蓉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要想有大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总结分析了德国高职教师的状况及培养模式,德国的高职教师任职资格要求较高,不仅要有高学历,而且必须有企业工作经验;教师专业发展规范,教师在职培训要求严格;聘用大量兼职教师.可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转变教育观念,提出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应重新核定教师编制、研究制定高职教师入职标准、制定专门针对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和体系、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培养教师产学研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全兼职教师机制。使我国高职高职教师教队伍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高职教育德国教师

    中央财政将投入26亿元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

    6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记者日前在南宁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至少26亿元专项资金,全面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该计划包括4个项目:一是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到2015年,全国将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组织10万名参加国家级培训,还将选派4500人到国外进修或培训。二是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2万名具有2年以上教龄、35周岁以下的中等职业学校青年专业教师将到企业开展半年实践。三是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四是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 ,将支持国家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重点建设300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开发100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特色.教材。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中央财政师资培养培训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培训兼职教师培训项目

    印度安得拉邦《技术教育质量改进计划成果报告书》述评

    吕君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2年12月,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门启动“技术教育质量改进计划”(TechnicalEducationQualityImprovementProgramme),印度安得拉邦的12所技术教育院校参与了该计划一期项目并于2009年3月完成了该项目的实施。2009年4月,印度安得拉邦州项目协作单位发布了《技术教育质量改进计划成果报告书》。本文介绍了该报告书的提出背景与主要内容,梳理了一些对它的评论,并提出了对该报告的一些思考,以期能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印度技术教育质量改进报告

    新加坡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析——以南洋理工学院为例

    聂永成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健全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本文以新加坡高职教育为研究对象,对以南洋理工学院为代表的新加坡高职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期对我国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思考、借鉴作用。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南洋理工学院

    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体系构建——以中山职院技术学院为例

    王昊史志强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山职院技术学院经过5年多的发展,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成绩,师资队伍建设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学院已经进入十二五注重内涵发展的时期,学院的发展有了新的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师资培养工作开展的质量,是确保学院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为此应进一步构建完善师资培养体系,加强师资培养。

    高职院校师资培养职前培养岗前培训在职培养

    高职工程机械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易磊
    79-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工程机械岗位对电学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考虑联合办学企业的实际要求,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与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构建课程教学与评价的新体系。

    工程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体系构建

    浅谈高职生求职心态与形象塑造

    李莉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出现就业环境不容乐观,高职生存在依赖、攀比、焦虑、矛盾、自卑、孤傲的心理,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高职院校要从文凭设计、特长培养、品质要求、外形包装、职前准备等五个方面引导毕业生塑造正确的求职形象。

    教育就业心理指导

    五所高职院校第一志愿投档满额给予的启示

    杨世诚张华彬
    84-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山东省(高职)二批一志愿投档计划数全满的五所高等职业学院在校企合作、质量工程、办学特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得到三个启示:校企紧密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质量工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质量工程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