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李进

月刊

1673-0801

chgdzj@188.com

0591-83612312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古田路2号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Journal xingfu shenghuo zhinan·gaodeng zhiye jiaoyu
查看更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的会刊,旨在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总结、介绍、传播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种先进经验,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研究高职、宣传高职、服务高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者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共享成果的平台;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者理论探索、学术争论的园地;成为社会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窗口;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决策部门的帮手。《高等职业教育》口号:面向未来,彰显未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后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姜鸣
    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探索性实践,提出“后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意义在于“引领与探索”;建设思路是“不惟高学历,但求高标准”;建设路径是“校企融合,共同育人”;建设保障是“先行先试,制度创新”.

    后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办学标准校企合作先行先试

    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教授治校的路径探寻

    杨俊杰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在对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教授治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观念误区、制度保障、法律依据三个视角剖析了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教授治校的问题,进而从转变领导方式、完善二级管理、落实教授治学、提升科研水平等七个方面探寻了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教授治校的路径.

    高职院校党委领导教授治校

    面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王向红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立足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实际,探索研究转型发展新形势下高职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和创新途径,解决创新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问题,以期为高职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高职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发展的十大悖论

    侯长林
    14-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示范与评估、仰望星空与关注脚下的土地、内涵建设与外延增长、平稳推进与跨越发展、教学与科研、服务全国与服务地方、眼前就业与后发优势、知识文化与技术文化、个人进步与学校发展、科学管理与文化管理十大悖论.对这十大悖论的思考有利于厘清人们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认识.

    高职院校发展悖论

    浅谈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完整的内涵——教学工作过程化工作过程教学化

    陈水生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阶段的教学工作过程化,实践阶段的工作过程教学化,二者的统一是工学结合的完整内涵.对工学结合完整内涵的科学认识具有理论上的价值和实践中的价值.

    工学结合内涵价值

    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建设论纲

    文晓璋杨富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高职教育要提高社会认可度和提升社会吸引力,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需生成共生互利的良好生态,这就需要加强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建设.

    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建设论纲

    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组织控制

    胡颖森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是一项协调化、系统化的庞大工程,只有从国家地方的宏观层次和培训过程的微观层次进行有效的组织控制,才能为整个培训质量控制提供机构和人员的保障,达到高质量和高水平的高职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

    高职教师在职培训组织控制

    从高职生创新创业的短板看实践教学的对策

    王勇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就业压力的严峻现实,越来越多的高职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但是,高职生创业还有短板,本文在调研高职生创业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对策.

    高职创业创业能力实践教学

    “后大众化”视阈下地方高职院校特色发展探析

    毕明生吴一鸣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走特色发展之路是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地方高职院校坚持特色发展,应以立足地方、服务区域为宗旨.在专业建设上,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在师资队伍上,与地方社会共建共享;在人才培养上,与地方企业互动合作;在校园文化上,与地方文化融为一体.

    "后大众化"时代地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

    浅谈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本质回归

    兰小云
    34-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的实施者,学校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的质量高低.从目前来看,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主要表现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依赖于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和企业兼职教师的聘请.从长远来看,“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将成为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过渡阶段,高职师资将重新回归到以“双师型”专任教师为主的本原.

    高职"双师型"教师本质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