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杨学军

双月刊

1001-2486

xuebao@nudt.edu.cn

0731-84572637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109号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主办和主管的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办于1956年。它的主要宗旨是吸纳优秀稿件,报道最新科研成果,创办精品期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促进学术交流。学报现为双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进入的国外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主要有:美国的《EI page one数据库》、美国的《化学文摘》(CA)、美国的《国际宇航文摘》(IAA)、英国的《科学文摘》(SA)、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的《文摘杂志》(РЖ)、英国的《INSPEC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电子与通讯文摘等。学报进入的国内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主要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学报全文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实行纸张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三位一体的出刊模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车载光学测量设备任务调度问题建模与求解

    柴华宋旭民赵乾胡涛...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观测方案效费比、改进探测能力,探索了一类车载光学测量设备的观测任务调度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将观测任务调度问题建模为一个寻找最优观测方案的数学问题,结合设备的性能特点,给出了观测方案的数学描述,梳理了观测方案应满足的约束,提出了评价观测方案质量的指标,进而利用多属性决策方法来计算不同方案的总体效能,并排序获得最优方案.仿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相关研究成果对车载光学测量设备的运用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车载光学测量设备任务调度多属性决策观测方案

    Bang-Bang控制方式旋转导弹气动特性数值分析

    徐一航陈少松周航
    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Bang-Bang控制式鸭舵对旋转导弹气动特性的影响,在CFD软件中采用嵌套网格方法模拟导弹的旋转和鸭舵的偏转,对Bang-Bang控制式旋转导弹在不同攻角、马赫数和转速下的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气动特性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因鸭舵洗流方向的改变,耦合导弹自旋会导致弹体和尾翼的侧向力发生突变.通过与不控鸭舵的旋转导弹进行对比,采用Bang-Bang控制式鸭舵的旋转导弹的周期平均侧向力系数变小,周期平均法向力系数变大.由于侧向力的存在,导弹在一个周期内的合力会偏离竖直方向,合力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随着马赫数、自旋速率和攻角的增大而减小.

    气动特性数值模拟鸭舵偏转Bang-Bang滚控旋转导弹

    基于改进核极限学习机和集成学习理论的目标机动轨迹预测

    寇英信奚之飞徐安李战武...
    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目标轨迹预测的精度以及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出基于改进蝙蝠算法优化的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ELM)和集成学习理论目标机动轨迹预测模型.构建KELM模型,并采用改进的蝙蝠算法对KELM的参数进行优化;以优化后的KELM神经网络为弱预测器,结合集成学习算法生成强预测器,通过训练不断优化强预测的结构和参数,得到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理论的目标机动轨迹预测模型;基于不同规模的样本,将所得预测模型与逆传播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极限学习机等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目标机动轨迹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轨迹预测蝙蝠算法核极限学习机集成学习理论

    数值模拟气液针栓式火箭发动机喷雾燃烧对声学激励的响应

    金烜沈赤兵林森杨林涛...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气液针栓式火箭发动机的声学振荡特性并为其优化设计提供指导,加工了具有矩形燃烧室的LOX/GCH4针栓式发动机,采用Euler-Lagrange方法仿真横向速度扰动产生的声学响应,以期在热试前了解声学激励频率对非稳态喷雾燃烧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的横向速度扰动能在燃烧室内产生同频率的一阶横向声学振荡响应.喷雾燃烧对声学激励的响应强弱受扰动频率与燃烧室一阶横向振荡模态固有频率的相对大小影响较大.当扰动频率与该固有频率相等时,压力和燃烧释热随速度扰动出现同相振荡,压力振荡幅值显著增高导致燃烧室前半段的喷雾和火焰同步摆动;同时,燃烧室内存在扩散燃烧变为预混燃烧的趋势,甲烷在更短的距离内燃烧完全且燃烧室温度趋于均匀.

    LOX/GCH4针栓式火箭发动机横向速度扰动声学响应特性数值模拟

    高温燃气与不同构型的再生冷却面板对流传热的数值模拟

    胡江玉王宁周进潘余...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高温燃气与带有平行冷却通道的再生冷却面板之间的三维耦合传热开展了数值研究,其中冷却通道内冷却剂为超临界压力煤油,并结合理论分析探讨了冷却面板构型对耦合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燃气侧壁厚以及冷却通道宽度和高度的增大,燃气侧壁面温度升高,热流密度降低.研究还发现:冷却通道不同壁面传递给煤油的热量占比几乎不随燃气侧壁厚变化,但随冷却通道宽度和高度的改变而变化.

    高温燃气再生冷却面板超临界压力耦合传热

    通气空泡与超音速尾喷流耦合作用实验研究

    赵小宇向敏刘波张为华...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开放式水洞,构建了通气空泡与超音速尾喷流耦合作用实验系统.设计了四种可变长度实验模型,重点研究射流与通气空泡相对位置对空泡射流耦合作用机理的影响.针对不同外形实验模型,改变通气流量和射流流量,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空泡界面瞬态演化规律.通过实验,观察到射流完全补气、射流部分泄气、射流完全泄气三种不同耦合作用模式.进一步结合实验数据和Paryshev理论分析,建立了不同模式下临界转变条件和空泡尺度计算模型.当-J≤0.1时,空泡长度可用经典空泡经验公式来描述;当0.1<-J<1.5时,空泡长度分为模型长度和尾部空泡长度两部分,而尾部空泡长度只与无量纲动量比-J有关;当-J≥1.5时,空泡闭合在喷管出口,空泡长度与模型长度相等.

    射流通气空泡相对位置耦合作用

    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填充模型及其统计特性分析

    颜小婷夏智勋那旭东沙本尚...
    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固体推进剂属于高填充比颗粒类复合材料,氧化剂和金属颗粒在基体中的随机分布使其在细观尺度具有非均质的特点.从细观尺度研究固体推进剂燃烧及力学性能时,必须考虑颗粒级配、空间分布和种类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以硝酸酯增塑聚醚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为研究对象,将固体颗粒模型化为球形,生成其在基体内随机分布的颗粒填充模型.利用Monte-Carlo算法模拟计算颗粒填充模型细观结构的两点概率函数,并研究了颗粒填充体积分数、尺寸与级配等参数对其的影响规律.从统计意义上给出具有各态历经性、统计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特点的颗粒填充构型最小周期性代表体元尺寸,可有效减小后续研究的计算量,节约计算成本.所构建的推进剂细观几何构型及对最小周期性代表体元尺寸的计算为后续开展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尺度燃烧、燃面处铝团聚及力学性能数值研究奠定了基础.

    硝酸酯增塑聚醚固体推进剂细观结构分子动力学算法两点相关函数Monte-Carlo方法

    群时延傅里叶分解模型及其估计方法

    肖志斌黄仰博唐小妹刘增军...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基于三角函数级数的群时延模型,并理论证明了仅采用有限阶数的三角函数群时延即可表征任意群时延对信号相关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信号相关峰,并与不同三角函数群时延组合下的相关峰进行匹配搜索即可估计群时延的三角函数分解级数,从而估计得到相关峰影响等效的群时延特性.仿真中,采用该方法估计得到的群时延特性对滤波器进行修正后,信号相关峰与经过滤波器之前的信号相关峰高度吻合,时延估计偏差在0.1 ns之内.

    群时延卫星导航系统傅里叶级数相关峰

    结合YdUaVa颜色模型和改进MobileNetV3的视频烟雾检测方法

    刘通程江华华宏虎罗笑冰...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视频烟雾检测中的虚警率和提升检测效率,提出YdUaVa颜色模型,该模型可以表征烟雾的空间域分布特性和时间域变化特性.利用该颜色模型快速筛选出疑似烟雾图像块,降低虚警率和提升运算效率.提出改进的MobileNetV3网络结构,用于提取图像深度特征并对疑似烟雾图像块进行分类识别,检测视频中是否存在烟雾.视频烟雾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和检测帧率高,虚警率低.

    烟雾检测深度学习颜色模型轻量级网络MobileNet

    北斗系统星载原子钟周期性波动的频谱分析校正方法

    李骁逸龚航彭竞于美婷...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立卫星导航系统星座自主守时时间基准时,必须消除星载原子钟钟差数据中包含的周期性波动,以免将其引入系统时间.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国际卫星导航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提供的北斗系统星载原子钟钟差产品,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分析的星载原子钟周期性波动校正方法.通过比较校正前后钟差数据的频率稳定度性能差异,确认该方法能够消除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钟差数据周期性波动.北斗系统各类卫星星载原子钟的性能在校正后都得到了提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星载原子钟的万秒频率稳定度提升50%左右,中轨道地球卫星星载原子钟的万秒频率稳定度提升23%左右,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星载原子钟的万秒频率稳定度提升15%左右.经过校正,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系统中的星载原子钟普遍达到了地面站铯钟的频率稳定度性能,为完全基于星载原子钟的星座自主守时提供了基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载原子钟频率稳定度周期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