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徐僖

月刊

1000-7555

GFZCLBJB@163.net

028-85401653

610065

成都市四川大学(西区)高分子研究所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Journal 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期刊。以专论与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教学讨论、工业技术与开发等拦日报道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有关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物化、反应工程、结构与性能、成型加工理论与技术、材料应用与技术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科及其相关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所开展的科研成果。 本刊由45位学术造诣精深的高分子材料专家组成学术阵容强大的编委会,其中两院院士占30%,由著名高分子专家、中科院院士 徐僖教授任主编。该刊宗旨为面向国民经济,注重学术性、信息性、实用性。读者对象是从事与高分子材料有关的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科研、教学、生产及科技管理人员,有关专业的大学生及研究生等。该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长期被《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 A.)、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等国内、外著名检索刊物和文献数据库摘引和收录,连续多年进入(C. A.)干种表,并列在中国入选科技期刊的前十名。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该刊被引频次1999年为第55位,2000年为第53位,被引频次分别为577和707,在材料类期刊中位居首位。2001年该刊首批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科技期刊行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双月刊,国际16开本(A4),每期16印章(253页),采用微机排版,胶印印刷,装帧质量高,国内定价20元/本,全年120元,公开发行,刊号:ISSN 1000—7555、CN51—1293/O6, 邮发刊号62—67,国内读者可在当地邮局订阅,国外读者可在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订阅,国外发行代号BM6669,补订者可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竭诚欢迎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艺参数对聚乳酸线材熔融沉积尺寸的影响

    王紫阳陈毅非李海梅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熔融沉积(FDM)成型中线材直径的变化对打印精度有重要影响.文中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单根聚乳酸线材FDM过程中从喷嘴挤出到沉积固化各阶段的直径变化.根据FDM工艺特点及材料性能,量化分析了工艺参数(喷嘴温度、挤出速度、打印速度、层高)对线材喷嘴附近、挤出胀大阶段、拉伸阶段、沉积阶段直径的影响,并推导了打印过程中线材沉积固化时直径的估算公式.研究表明,提高喷嘴温度、增大挤出速度、减少层高可有效改善打印过程中线材的尺寸稳定性,提高打印件的精度.最后,利用沉积固化时的直径公式,完成了线材直径补偿"精度实验",补偿后打印制品尺寸精度提高了74.1%.

    线材直径数值模拟打印精度工艺参数熔融沉积成型

    相位敏感飞秒和频光谱技术及在高分子表界面表征的应用

    王子云李柏霖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分子材料表面是表界面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然而,从分子水平上对高分子薄膜表面进行原位无损精准探测仍具有挑战性.文中自主研发了表界面敏感的共线相位敏感飞秒和频光谱,其具有分子绝对取向结构的分辨能力、高的相位稳定性和信噪比以及弱表面信号的探测能力.本系统采用35 fs的宽频红外激光,一次数据采集具有较宽的光谱测试范围.将此系统应用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和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高分子薄膜表面的精准结构(绝对取向结构)的探测.结果表明,PMMA的酯甲基、PS的侧基苯环以及尼龙6/6的N—H基团在表面上有序取向且朝向空气一侧,其他基团在表面上相对无序取向或者倾向于平躺于表面上.文中开发了相位敏感飞秒和频光谱,并将其应用到了高分子薄膜表面领域,对高分子薄膜表面精准结构的认识以及表面性能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位敏感和频光谱高分子薄膜表界面

    废旧聚氨酯泡沫醇解产物作为再生剂实现废橡胶的力化学再生

    刘功旭白立臣郭守运柴海林...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废聚氨酯和废橡胶产量呈上升趋势,其资源化循环利用成为研究热点.文中使用丙二醇作为醇解剂在不同温度下分解聚氨酯泡沫,并利用聚氨酯醇解产物作为再生剂实现了废橡胶的力化学再生.醇解产物下层液(PAPL)含有较多的胺类基团,可与橡胶再生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结合,提高橡胶的脱硫程度,从而提高再生胶(RRs)的力学性能.与只填加活化剂的RRs相比,在原有活化剂填加份数的基础上,加入PAPL可缩短RRs的最佳硫化时间,提高交联密度.使用180℃制备的聚氨酯醇解产物下层液,RRs硫化橡胶的综合性能最好,拉伸强度达到15.6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325.5%.该方法实现了废聚氨酯和废橡胶的双重高价值回收,应用前景广阔.

    聚氨酯醇解废橡胶回收再生试剂高价值回收

    反胶束刻蚀法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高导电聚(3,4-二氧乙烯噻吩)纳米薄膜

    马冯向明旺孔精精王菲菲...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案化导电薄膜在传感器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中在亲水处理的二氧化硅晶片基板上涂覆氯化铁/PEG-PPG-PEG嵌段共聚物/正丁醇的混合溶液,形成含有反胶束纳米球的氧化剂薄膜;以3,4-二氧乙烯噻吩单体分子为气相,通过气相沉积的方式得到具有纳米孔图案的多孔性聚(3,4-二氧乙烯噻吩)(PEDOT)薄膜.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PEDOT薄膜纳米多孔结构的形成机制,并采用四点探针测试图案化薄膜的电性能.结果表明,PEG-PPG-PEG嵌段共聚物浓度和环境湿度的增加都有助于孔的生成.在PEG-PPG-PEG质量分数0.2%和处理基片的环境湿度为60%的条件下,制备的导电图案化薄膜的电导率可达到83.68 S/cm,其平均孔径可达到248 nm.通过反胶束刻蚀法对导电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相对于其他图案化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在生物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聚(3,4-二氧乙烯噻吩)反胶束气相聚合图案化

    磁性ZIF-8/石墨烯气凝胶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

    陈彰旭孟凡莉张丽丹朱丹琛...
    137-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溢油和有机污染物问题,以NiFe2O4为磁性载体、氧化石墨烯(GO)为气凝胶框架、ZIF-8为金属有机材料,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复合比的磁性ZIF-8/石墨烯气凝胶(GA/NiFe2O4/ZIF-8),探究了其对乙醇、正己烷、油酸、花生油、真空泵油5种有机溶剂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气凝胶具有高效的吸附分离能力(吸附能力是其自身质量的20.0~46.6倍),且均高于对照试验组的石墨烯气凝胶(GA)和磁性石墨烯气凝胶(GA/NiFe2O4).进一步以正己烷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循环试验,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其吸附量降低不明显,降低幅度为1%~6%.此外,以真空泵油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60~140℃范围内复合气凝胶的高效吸附稳定性.这些优异性质的GA/NiFe2O4/ZIF-8复合气凝胶的开发有望为含油污水的油水分离处理提供借鉴.

    石墨烯磁性铁酸镍沸石咪唑骨架复合气凝胶油水分离有机溶剂吸附

    磺化聚乙烯醇/侧链磺化聚芳醚酮交联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程海龙韩康辉孙娇娇郑锐...
    147-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溶液共混热处理方法,制备了磺化聚乙烯醇(SPVA)含量不同的SPVA/侧链磺化聚芳醚酮交联复合膜(Cr-SSPxx).交联网络结构有效增强了交联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及尺寸稳定性,扫描电镜显示,交联复合膜呈现了更好的相容性和均一性.随交联度增加,交联复合膜的溶胀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25℃和80℃时,Cr-SSP30膜的溶胀率分别仅有3.7%和7.6%.由于SPVA对醇有阻碍作用,以及交联网络结构增加了膜的致密性,故该系列Cr-SSPxx膜展现出非常优秀的阻醇性能,交联复合膜的甲醇渗透率明显低于纯S-SPAEK膜和磺化聚乙烯醇/侧链型磺化聚芳醚酮复合膜,Cr-SSP30膜的甲醇渗透率仅为9.4×10-8 cm2/s.虽然与磺化聚乙烯醇/侧链型磺化聚芳醚酮复合膜相比,交联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有所降低,但由于独特的侧链磺化结构能够促进质子传导,质子传导率最低的Cr-SSP30膜的传导率在25℃和80℃时也都分别达到了0.034 S/cm和0.065 S/cm,同时表现出了更高的质子选择性,能够满足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使用要求,有望在DMFC中得到应用.

    侧链型磺化聚芳醚酮磺化聚乙烯醇交联复合质子交换膜

    静电纺丝聚乙烯醇/丝素蛋白/秦皮提取物-聚己内酯双层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抗氧化性能

    黄丹杨安全谢敏王菁...
    157-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干燥面膜,解决湿剂面膜中使用防腐剂、增稠剂等成分来延长面膜保质期对皮肤造成伤害的问题,通过顺序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以聚乙烯醇(PVA)、丝素蛋白(SF)负载秦皮提取物(CRF)为"亲肤层"和聚己内酯(PCL)为疏水层的双层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及水接触角对纤维膜进行表征,并研究了纤维膜黏附性能、释放性能、抗氧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PVA/SF可以负载1%,3%和5%不同浓度的秦皮提取物,在湿润后PVA/SF/CRF-PCL纤维膜具有很强的黏附性,同时CRF可以在4 min左右释放平衡,达到快速释放的效果.负载5%秦皮提取物的PVA/SF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9.13%±0.42%和85.49%±0.82%,PVA/SF/CRF-PCL纤维膜溶血率低,对B16细胞、Hela细胞均无毒性,B16细胞存活率均在89%以上,显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安全应用于皮肤领域.

    静电纺丝面膜抗氧化生物相容性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在水泥基材料气泡调控中的应用现状

    周红郑淑珍乔文秀徐守芳...
    166-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基材料中的气泡调控一直以来都是学科难题,通过多因素提高水泥基材料中气泡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对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流变性能和耐久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气泡调控型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在水泥基材料气泡调控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文中首先对新拌混凝土中气泡的形成和破灭过程进行了简单介绍,综述了影响气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如引气型外加剂、减水剂及纳米颗粒等对气泡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介绍了近年来引气型外加剂的合成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水泥基材料中气泡对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意义.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气泡稳定性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耐久性

    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在中药挥发油缓释领域的应用进展

    俞树琴王芸周强陈晖...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藻酸钠由于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羧基、羟基,在较为温和的环境中,能够迅速地构成三维网状结构的水凝胶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单一的海藻酸钠水凝胶力学性能和力学强度较差.当与其他物质形成复合水凝胶后则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pH敏感性被广泛应用于敏感药物的缓控释领域.文中主要介绍了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的相应制备方法和性能,以及在中药挥发油缓释领域的应用进展,同时指出了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在中药挥发油缓释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中药挥发油缓释

    润滑耐磨耐蚀功能一体化有机黏结涂层的研究进展

    陈明锴陈磊马彦军张定军...
    182-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化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端机械装备服役工况变得愈加复杂苛刻,磨损与腐蚀耦合损伤加速了高端机械装备运动部件的损伤失效,导致装备服役寿命大幅缩减,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问题.润滑耐磨耐蚀功能一体化有机黏结涂层克服了润滑耐磨涂层和防腐蚀涂层的单一功能局限,为解决运动部件的磨损和腐蚀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文中首先探讨了关键运动部件面临复杂服役工况的严峻挑战、材料磨损与腐蚀耦合的损伤机制;然后分别由黏结剂、填料和润滑剂3个方面介绍了目前润滑耐磨耐蚀功能一体化有机黏结涂层的研究进展,对涂层的组成结构与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耐腐蚀性能间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涂层的局限性进行了概述;之后详细总结了润滑耐磨耐蚀功能一体化涂层的应用现状;最后对润滑耐磨耐蚀功能一体化涂层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磨损-腐蚀减摩耐磨耐蚀功能一体化有机黏结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