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以聚酯二元醇XCP-2000PM(PM)为软段,合成了系列具有不同氨基甲酸酯基/脲键摩尔比的聚酯型聚氨酯(PU),通过接触角法研究氨基甲酸酯基/脲键摩尔比对聚酯型聚氨酯胶膜表面能,及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薄膜(BOPET)与上述聚酯型聚氨酯之间黏附功的影响,并将其与BOPET粘结,研究氨基甲酸酯基/脲键摩尔比对水煮前后实际附着牢度的影响,并对其耐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氨基甲酸酯基/脲键摩尔比的改变,表面能与黏附功的变化较小,表面能以非极性Lifshitz-vander Waals分量γLW为主,黏附功以非极性WLWBi为主,二者中的酸碱作用贡献较小,但PU-P1、PU-N1表现相对较强的酸性作用.实际测试的附着牢度与理论黏附功和表面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当氨基甲酸酯基/脲键为10/90时,PU-P1、PU-N1的黏附功相对较低,因表面能中的酸碱作用及较好的润湿铺展性,而使实际附着牢度相对较好;PU-B1的黏附功最大,较大的表观黏度使其实际附着牢度最小;当氨基甲酸酯基/脲键为40/60时,附着牢度相对最好,与理论黏附功、表面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涂层试样水煮30 min后,附着牢度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PU-N、PU-E能保持较好的附着牢度,而PU-B下降明显.随着氨基甲酸酯基/脲键摩尔比增大,聚氨酯初始热分解温度T5%及Tmax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PU-B的T5%最高,而PU-P T5%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