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共管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共管理学报
公共管理学报

米加宁

季刊

1672-6162

ggglxb@hit.edu.cn

0451-86402009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法院街13号

公共管理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ublic ManagementCS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原则是"求道无篱,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经世致用"。学术之本在于创新,学术之基在于致用。创新要求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摒弃门户之见,允许各种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致用要求深入观察、严谨务实,对现实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为此,我们将努力建造一个氛围宽松、百家争鸣、研究规范、论证严谨的学术论坛,与本刊作者一起致力于提高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水准,与我们一起打造一份高质量的《公共管理学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合村并居背景下新乡贤嵌入乡村治理的路径研究——基于广汉市G镇"三长共治"的治理实践

    顾绚李唯为李丁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基层治理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其中重点难点是乡村多元治理体系的建立.其中新乡贤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是推动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合村并居"改革的过程中,大量的治理难题涌现,亟需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本研究以四川省广汉市G镇推行的"三长共治"模式为案例,探索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嵌入路径和作用机制,构建了"识别-助推-嵌入"的理论框架,从社会资本的维度阐述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研究发现,"合村并居"带来了社会结构变革,新乡贤通过行政力量的识别和动员,在"人情-制度"双重逻辑的约束下,参与基层治理网络重建.这为当前面临剧烈转型和变革的乡村基层提供了宝贵的治理经验,为进一步认识"合作治理"提供了本土化的理论视角.

    新乡贤乡村治理社会资本基层自治合作治理

    嵌入式统合:新时代干部下乡优化乡村治理结构的实践逻辑

    栗伊萱杨晓婷毛寿龙
    13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善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为代表的干部下乡制度,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Z自治区观村为例,借助包含横纵嵌入情景、内外治理主体、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情景-主体-制度"嵌入式统合分析框架,揭示了新时代干部下乡优化乡村治理结构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在干部下乡初期,下乡干部与乡村自治主体间的纵向合作治理失效和不同来源下乡干部间的横向协同治理失序共同导致了"双轨分离"困境.随后,下乡干部通过政治性嵌入、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和认知性嵌入四维"嵌入式统合"的制度调适,在注重纵向治理主体统合的同时更加强调横向治理主体统合,从而促进治理主体有序互动与治理资源有效配置,实现从"双轨分离"到"双轨耦合"的乡村治理结构优化.这一过程也蕴含着"政党培育社会"的价值指向,通过赋权增能培育一个代表公共价值的"中间群体",在突破科层体制限制的同时更加强调政党力量的统合作用,以应对城乡中国转型时期乡村治理主体供给不足与组织衰败的困境,建立起国家与社会之间更强有力的连接,从而实现国家有效治理与乡村有序发展的双重目标.本文拓展了干部下乡制度研究的学理探索,进而为完善新时代干部下乡制度提供了政策启示.

    干部下乡嵌入性理论乡村治理结构政党统合双轨治理

    农村人居环境何以实现异质性治理?——基于外部资源和内在动力的解释

    杜焱强詹昕颖
    15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如何分类施策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践堵点,更是影响美丽中国精准治污的理论难点.本研究结合中国农村转型的现实情景,依据新内生式发展理论,从"外部资源和内在动力"两个维度构建了简要的分析框架,并基于4个典型案例识别资源和动力何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异质性治理.研究发现:(1)外部资源和内在动力所构成的差异性决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异质性,并可将其细分为共生式、被动式、自发式以及低迷式四种治理路径,该系列路径之间具有流动性和过渡性;(2)上下联动和内外共生是农村人居环境异质性治理的重要机制,即形成政府、市场主体、村集体、村民等多方共建共管格局,达成外部资源供给与农村区域特征相适配使之激活内生动力;(3)村集体是构建异质性治理路径的关键桥梁——联结上下主体和适配内外资源,最终根据其互动异质性的耦合结果加以分类施策.本文对于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学习应用"千万工程"经验具有现实参考价值,也丰富了中国情景下乡村区域异质性治理的理论要义.

    环境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异质性外部资源内在动力

    Abstracts

    166-176页

    《公共管理学报》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