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港工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港工技术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港工技术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贾立新

双月刊

1004-9592

ggbjb@fdine.net

022-28160808-3327

300222

天津市大沽南路1472号

港工技术/Journal Port Engineering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宗旨、特色、重点栏目简介 《港工技术》办刊宗旨:为提高港口工程的设计质量、技术水平和工程效益服务。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港口工程的设计、勘察、施工、监理等工作的科技研究人员以及有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港工技术》特色:航务工程系统设计方面的专业性期刊。介绍港口、航道、修造船厂、海岸及海洋工程、通航建筑物的设计技术及具有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学术成果等。 《港工技术》主要栏目:海岸动力、平面工艺、结构、地基基础、工程勘察、综合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潮间带临时便道袋包砂施工效率提升技术研究

    郑联枭查苏张永远赵国权...
    102-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针对厦门机场吹填工程潮间带临时便道袋包砂施工工艺,开展了袋体缝制和备砂工艺优化的研究.研究表明,袋体缝制升级为3道同步缝制,可在保证袋体质量的基础上,显著提升袋体缝制效率;左右翻砂优化为前后翻砂工艺后,可显著降低施工过程各机械设备的干扰,提升备砂效率.基于此,所形成的袋包砂优化施工工艺,可显著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对后续的潮间带袋包砂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疏浚吹填袋包砂潮间带袋体缝制翻砂工艺

    耙吸挖泥船自平衡方形泥门设计研究

    周滢沈娇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耙吸挖泥船是港口疏浚、吹填造陆、深海取砂的重要水上工程装备.而泥门作为耙吸挖泥船的关键疏浚设备,在疏浚作业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耙吸挖泥船一般都采用锥形泥门或双排方形泥门.随着科技发展及装备设计水平的提高,国外出现了新型自平衡方形泥门的设计.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泥门和新型泥门的不同之处,同时阐述了新型自平衡方形泥门的设计原理、设计过程与实际使用情况.

    耙吸挖泥船自平衡方形泥门

    桥梁巨型承台围堰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庾焱秋付甦邓松涛戴也...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鞍山公铁长江大桥是一座三塔钢桁梁斜拉桥,该桥共有三座主塔.其中Z5#墩承台紧邻长江主航道,深埋于江心洲深厚且富水的砂层内,承台体积达25 717 m3,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面临巨大难题.结合桥址情况,计划采用钢板桩围堰作为承台施工支护结构.经综合考虑承台结构尺寸、埋置深度、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施工设备等因素后,采用无封底干作业取土的PC工法桩围堰方案.采用增量法计算原理,对围堰干作业取土的施工过程进行分析,经验算,围堰结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施工采用深井降水措施保证围堰内的无水环境,确保无封底方案的顺利实施.施工中,对围堰各主要部位的结构受力和变形情况实施动态实时监测,通过监测数据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结论:逐层干作业开挖的无封底围堰采用增量法计算所得结果能够更好地反应工程实际,较传统全量法有明显优势.

    深埋承台富水砂层PC工法桩围堰增量法计算施工监测

    凿岩锤工艺在胶结砂施工中的工艺优化

    粟俊谋何俊言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结砂的工程性质与页岩和砂岩存在一定的差别,使用抓斗船组配置凿岩锤破碎、清渣作业时,需要根据胶结砂的分层情况、物理特性,调整施工工艺参数、优化设备、创造施工条件,以提高凿岩效率,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并保证施工安全.本文结合阿尔及利亚斯基克达油气港改扩建项目疏浚吹填工程施工,介绍了项目面临的胶结砂特点、采用的凿岩设备、抓斗配合凿岩棒的基本工艺等,从工程特点、施工机具调整、凿岩工艺阶段性调整等对凿岩工艺的优化思路和方向进行了阐述.

    凿岩锤抓斗船胶结砂破碎工艺优化

    大跨度门式起重机在受限空间宽大基坑中的改造与应用

    蔡惠华林文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门式起重机因其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很多深基坑工程被广泛应用.结合在城市交通繁忙路段宽大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实例,针对基坑施工时面临的周边环境复杂、实施空间狭小、吊装作业量大等问题,提出两种垂直运输方式,经方案综合比选,深基坑垂直运输设备采用跨度62 m的大跨度门式起重机.通过门式起重机的改造设计、荷载分析及受力验算,结果均满足要求,经现场安装与使用,提出总结了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为后续类似受限空间工程设计采用门式起重机作为垂直运输设备,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门式起重机宽大基坑方案选择设备改造安装与使用

    基于MATLAB GUI的钢丝绳选型计算程序开发

    朱海峰刘晓欢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常根据牛顿力学原理来计算选择吊装作业过程中所需的钢丝绳直径以及破断拉力,此方法忽略了钢丝绳与组装吊索的部分特性参数,造成所选钢丝绳直径与破断拉力无法满足安全吊装施工作业,从而引发安全事故.本文通过实例计算,对比分析了常规钢丝绳选型计算方法与规范钢丝绳选型计算方法的不同之处,并借助MATLAB GUI开发了根据规范钢丝绳选型计算方法的钢丝绳选型计算程序,提高了钢丝绳选型的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

    钢丝绳选型计算MATLABGUI程序开发

    水化热抑制剂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余志鹏罗碧丹唐名举邓春林...
    135-140,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放热量大会产生一系列裂缝危及结构的安全性,近年来采用添加水化热抑制剂的方式降低水泥水化的放热速率,从而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本文总结了不同种类水化热抑制剂(尿素、糖类及其衍生物、淀粉糊精类、相变材料)的作用机理,以及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还有有限元模拟的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水化热抑制剂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混凝土水化热抑制剂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有限元

    基于ART的集装箱运输防损策略优化探究

    陈佩博魏梦娇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结合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在港口应用的案例,从问题现象入手,分析急停可能导致的损失,通过对ART急停原因分析,制定出急停改缓停的解决方案,结果显示缓停策略大大地降低了ART急停概率,可为其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作业或使用自动化车辆的工程项目提供借鉴.

    无人驾驶ART急停缓停

    南海海域温差能资源分布特性及站点选址研究

    高越于青双刘广波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岛基温差能发电平台在南海区域发电能力的定量评估,从而为温差能站点选址优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全球水温分布数据集,采用数据再分析方法,针对中国南海的温差能分布建立了三维数学模型,开展南海温差能时空分布特征定量评估,探讨了不同选址位置对温差能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海海域800 m水深处与表层水温的多年平均温差在23℃左右,年内温差变化幅度在3℃以内.其中夏季南海的温差能资源达到年内峰值,三沙海域温差能净功率都在19 MW以上;冬季是南海温差能资源最低的时期,西沙群岛温差能仅为12 MW左右,中沙群岛温差能为15 MW左右.温差能随着水深的增大而明显增加,在同一水深条件下的温差能净功率差别很小,但是不同选址方案对应的离岸距离差异较为显著.

    南海温差能数据再分析数值模拟微观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