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汪久文

月刊

1003-7578

GHZH@chinajournal.net.cn

0471-4313634

010019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区)247信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ournal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事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整治的有关科研单位、大学与行政管理部门。自创刊近20年来,始终服务于我国西部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刊物属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发表研究成果为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晋西南光村景观特征剖析与典型图谱构建研究

    郝斐斐韩卫然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以中国传统村落晋西南光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景观元素进行挖掘与梳理,综合运用景观基因识别模型和景观基因图谱绘制的研究方法,对光村进行景观基因识别、景观风貌特征分析以及典型布局、建筑基因图谱绘制.研究表明:1)光村整体风貌保存较好,基本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村落形态,在村落环境、布局、建筑、文化方面能够代表晋西南汾河流域平原集中型传统村落的典型景观风貌特征.2)布局基因和建筑基因直接影响着光村的景观格局和空间形态,在光村景观风貌形成中起主导作用.3)景观基因识别和典型图谱构建互为补充,丰富了传统村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能够综合有效的探索光村景观风貌特征.

    光村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景观基因图谱

    基于支付卡梯级式CVM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非市场价值评估

    李双双易欣陈景川徐欢...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运用支付卡梯级式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利用的非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对提高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沙市为例,通过1127份城市居民和116份承包商调研样本数据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从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付意愿的影响来看,性别、年龄和加快产业发展等是影响城市居民的主要因素;文明施工费占比、项目分布区域和建筑废弃物处理方式等是影响承包商的主要因素.2)城市居民的支付意愿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而承包商的支付意愿也与建筑废弃物的分类有关.3)城市居民每户每年的支付意愿期望值为1125.55元,而承包商对渣土、拆除和工程、装修废弃物的支付意愿期望值分别为13.26元/吨、8.84元/吨、94.20元/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非市场价值总额1244.26亿元.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非市场价值条件价值评估法支付卡梯级式不确定性程度

    历史时期新疆文化遗址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张学渊颉耀文朱陇强郭泽呈...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遗址的空间分布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要指示器,对文化遗址空间分布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的对其进行管理和保护,更能为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提供借鉴.文中以新疆地区4533处文化遗址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疆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探讨了新疆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结果表明:1)新疆历史文化遗址呈集聚分布模式,主要集中在阿尔泰地区、丝路北线、丝路中线和丝路南线等四个地区.2)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重心经历了北疆→南疆→北疆的演变,整体来看文化遗址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3)不同时期文化遗址的出现频率呈波浪形,文化遗址时空格局的演化不仅与新疆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耦合关系(秦汉、隋唐),中原王朝的经营同样可以影响文化遗址的时空变化(明清).4)文化遗址的平均海拔呈不断降低的趋势,遗址点的平均海拔由夏商时期的1648.32m下降到明清时期的871.92m,文化遗址比重最高的地区集中在801-1800m海拔范围内.

    文化遗址时空分布自然环境新疆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呼和浩特城市热岛调控优先区识别研究

    乌达木郝润梅王考窦银银...
    117-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地表不透水面覆盖增加和城市人口密度增大,城市热岛效应也逐渐加剧,对城市生活品质、城市生态服务系统等产生诸多影响.融合多源卫星遥感数据以及基础地理数据,构建基于"高温环境因子-地表覆盖因子-人口密度因子"模型,结合GIS空间叠加的城市热岛调控区识别方法,对呼和浩特市2020年城区热岛调控优先区进行识别与验证,分析城市地块尺度、社区尺度以及街道尺度上城市热岛优先区的合理性与形成因素.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市城市热岛调控优先区主要分布于以旧城高密度不透水为主的中心城区老商业圈,呈单中心向外逐渐减少趋势;三个识别因子空间分布特征各不相同,其中人口密度因子和高温环境因子与城市热岛调控优先区空间变化较为一致,是城市热岛调控优先区的主要识别因子,也是城市热岛效应最终形成的主要因素;地表覆盖因子呈西聚东散分布状态,人口脆弱因子呈现出中心聚集度大,向城市南部扩散的空间格局,与呼和浩特市城市发展方向一致.研究表明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模型估算与空间叠 加方法识别城市热岛调控区理论上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对未来呼和浩特市城市更新中的城市热岛调节、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为城市热灾害风险管理和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提供一定参考.

    多源遥感城市热岛调控优先区识别呼和浩特

    胶莱平原县域表土有机碳空间变异特征研究及自相关分析

    赵昕张晓光宋祥云祁琳...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有机碳是土地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含量多少直接影响土地生产力.胶莱平原是山东半岛重要的粮食产地,对其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研究可以为区域农田土壤养分评估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提供参考.文中以胶莱平原典型县域腹地安丘市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变异函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从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自相关性等角度揭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安丘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为7.42g·kg-1,处于中等水平;变异系数为37.47%,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整体呈现西低东高的趋势,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该区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具有聚集性,并非呈现随机分布特点.土壤有机碳在该地理空间上具有正相关性,以高值聚类和低值聚类为主,分别分布在东部冲积平原地带和西南山区.土壤有机碳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土壤质地和人类活动是影响高值聚类区形成的主导因素,较低的ND-Ⅴ是影响西南山区低值聚类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为胶莱平原土壤资源管理和双碳战略实施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表土有机碳空间变异影响因素地统计学空间自相关格局胶莱平原

    西藏尼洋河干流河岸带维管植物区系特征

    王俊伟李伟陈瑾芳田忠琼...
    137-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计分析尼洋河河岸带的维管植物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生活型、入侵植物、保护植物.结果表明:1)该区有维管植物571种,隶属于311属,86科,生活型丰富多样,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有125种,占全部植物种数的21.89%;草本植物446种,占全部植物种数的78.11%,物种多样性较高.2)该区有8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外来入侵植物20种.3)优势科现象明显,本区单种科与寡种科占比大,但属和物种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科中,属的数量组成上,本区单种属与小属是组成尼洋河河岸带植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成分,所含物种数占总物种数的80.04%.4)本区植物种的区系以温带性质成分为主,区系成分丰富多样,有15种区系类型,其中以中国-喜马拉雅分布为主.5)特有种丰富,中国特有种138种,占非世界分布总种数的25.00%,其中41种为西藏特有种.

    植物区系植物多样性保护植物尼洋河

    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群落生态类型和组成

    王鹏军刘永英佳依娜·别尔马汉梁灵炜...
    146-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进行了野外样方调查、标本采集、物种鉴定和生态学统计分析,现已知巴尔鲁克山苔藓植物有49科107属307种(包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苔类12科13属20种,藓类37科94属287种.不同苔藓植物物种对生境要求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群落,该保护区苔藓植物群落可分为水生群落、石生群落、土生群落和木生群落4种生态类型,其中石生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最高,其次是土生群落和木生群落,水生群落生物多样性最低.不同苔藓植物群落在不同海拔高度上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呈单峰曲线分布格局.

    苔藓植物生态群落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垂直分布

    毛乌素沙地南缘樟子松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李明阳党宏忠陈帅刘春颖...
    15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树木边材液流是实时反映水分利用过程的重要变量.分析液流与环境因子尤其是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进而明确树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是认识树木适应环境变化机制的重要内容.文中以毛乌素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固沙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式液流计连续监测了树干边材液流速率,分析了液流变化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樟子松生长季中边材液流速率(Js)平均为4.91±1.25cm·h-1,最大值为18.75±2.99cm·h-1,其中夜间液流速率平均为1.42±0.38cm·h-1,最大值为7.47±1.92cm·h-1.Js与环境因子间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6.2%,分别解释了方差的54.5%、20.6%、11.1%.其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包含大气水分亏缺(VPD)、大气温度(Ta)、太阳辐射(Ra)等因子,归为蒸发需求因子;第二主成分主要包含风速(Ws)等因子,为大汽水热散失动力因子;第三主成分主要包含土壤含水率(θ)等因子,为土壤水分供给因子.在第一主成分的因子中,VPD对Js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阈值效应,当VPD升高到接近于1.43 kPa时,日间液流速率趋于最大值16.15 cm·h-1;类似地引起夜间液流阈值效应的VPD值约在0.78 kPa水平.土壤干旱对沙地樟子松日间液流表现出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土壤水分亏缺的加剧,夜间液流在全天液流通量中的占比趋于提升,反映出沙地樟子松通过补偿树体水分应对干旱变化的策略与能力.

    边材液流沙地樟子松热扩散技术蒸发需求因子毛乌素沙地

    种植模式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高传俊杨晨曦高欣于洪波...
    162-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科尔沁沙地土壤质量退化、花生连作障碍问题,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章古台试验站进行田间定位实验,设置玉米(Zea mays L)-花生(Aracchis hypogaea)-玉米轮作(L1)、花生-玉米-花生轮作(L2)、玉米连作(YL)和花生连作(HL)4种种植模式,采集0-20cm 土层土壤样品,采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测定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结果表明:L1和L2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总丰度、细菌群落丰度、真菌群落丰度、放线菌群落丰度均显著高于YL和HL.主成分分析与冗余分析结果表明,L1和L2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土壤微生物各菌群丰度呈正相关;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量与土壤总PLFA含量正相关.综上,轮作引起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变化是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累积的驱动因素.花生-玉米轮作种植能有效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缓解花生连作障碍.

    花生-玉米轮作花生连作磷脂脂肪酸法土壤微生物群落科尔沁沙地

    不同生长状态祁连圆柏针叶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方泰军白露超
    170-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西北干旱地区祁连圆柏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以及多样性,探索内生真菌与祁连圆柏针叶生长状态的联系,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健康和枯黄的圆柏针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6组样品测序共得到2,338,753 条有效序列,683 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ACE、Chaol、Shannon 指数表明发病组样品的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略高于健康组.门分类水平上,两组样品的优势菌群均为子囊菌门,在属分类水平上,枝孢属Cladosporium是健康组样品中的优势属,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是发病组样品中的优势属.在群落结构组成上,健康组样品中枝孢属Cladosporium、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丝状担子菌属Filobasi-dium 相对丰度均高于发病组,组成占比也较为均匀,发病组样品中除Mycosphaerella之外其余属真菌占比均较低,没有明显的层次结构.Beta多样性显示6组样品大致分为两个分布区,各样品组间差异较小,两组样品差异较为明显.属分类水平上大多数属间呈正相关,负相关主要集中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Zymoseptoria、Rachicladosporium等属,这几个属在发病组中的丰度均高于健康组样品.

    祁连圆柏高通量测序内生真菌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