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具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具技术
工具技术

辛节之

月刊

1000-7008

toolmagazine@chinatool.net

028-83242219

610051

成都市府青路二段24号

工具技术/Journal Tool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切削与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金属切削基础理论研究,新型刀具研制及应用,数控工具系统、新型刀具材料、涂层技术、刀具CAD/CAM,新材料及难加工材料的切削与刀具技术,新的测量技术研究与新型量具量仪开发,精密测量技术与质量控制系统技术,加工过程中的自动测量与精度控制,加工误差补偿技术,电子数显量具开发与应用,工厂技术革新和实用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刀具槽型参数对切屑流向的影响及响应面分析

    陈应易陈舜青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控制切屑,通过ABAQUS建立了梯形断屑槽的切削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梯形断屑槽参数中刀尖处最小槽间距、反屑面角、断屑槽斜角对切屑流向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并拟合出切屑流向与这三个影响因子的二次多项式响应模型.结果表明:断屑槽槽间距越小,反屑面角、断屑槽斜角对切屑流向的影响越大,且断屑槽斜角对切屑流向的影响最大,反屑面角次之.通过响应面法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能够描述刀尖处的最小槽间距、反屑面角、断屑槽斜角对切屑流向的影响规律,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预测.

    梯形断屑槽参数有限元仿真响应面法切屑流向

    基于公差约束的叶片表面振纹修复技术

    周鑫马明阳徐立明张东禹...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大型风扇钛合金整体叶盘叶片为载体,对其叶片在铣削加工时由刀具磨损、崩刃、振动带来的振纹问题开展基于公差约束的叶片表面振纹修复方法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振纹边界,编制基于振纹位置的四重截面线检测程序、基于公差约束的在机测量截面线双向偏置、基于偏置曲线的振纹加工表面重构、振纹位置切削程序重新计算和补偿加工的方式,提出大型风扇钛合金整体叶盘叶片振纹的铣削加工修复解决方案,并进行加工验证.结果表明:在零件实际加工中,该技术在修复由崩刃导致的叶片加工振纹、避免由于加工振纹等导致叶盘报废的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以及改善加工质量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整体叶盘叶片公差约束振纹修复

    卫星用CFRP/铝合金叠层套钻孔工艺

    陈文成邢赛健秦春云吴文杰...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卫星框架产品中CFRP/铝合金叠层结构制孔精度差、缺陷多的问题,优化改进此类叠层结构制孔工艺.通过总结CFRP/金属叠层结构的特点并进行分类,分析传统制孔、螺旋铣孔和套钻制孔的钻削机理,开展对比试验,通过对孔径尺寸、孔壁质量、贴片脱落数的综合评定,确定最优加工工艺方案;通过单因素对比试验研究了加工参数对叠层结构孔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的影响规律,并依此优化工艺参数.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套钻制孔,可明显提高制孔质量与制孔精度.确定最优加工参数组合为主轴转速3000~4000r/min,进给速度30~40mm/min,该工况下孔径尺寸符合公差要求且加工缺陷少,孔壁表观质量好.

    CFRP/铝合金叠层结构套钻制孔加工参数

    TC4钛合金铣削温度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刘浩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钛合金铣削温度参数PID控制方法无法实时反馈钛合金铣削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影响实际的铣削温度控制,降低钛合金铣削加工精度.对此,设计一种TC4钛合金铣削温度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在铣削过程中建立TC4钛合金温度热模型,分析钛合金热产生区域,计算TC4钛合金不同变形区产生的能量,得到TC4钛合金铣削速度与温度之间的变化模型.基于热焓修正复合神经网络,在自适应温度控制中赋值系统参数以减少控制振动,得到铣削温度参数自适应控制框图,制定自适应模糊逼近调节规则对照表,完成TC4钛合金铣削温度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设计的方法抗干扰能力更好,响应速度较快,跟随误差更小,即鲁棒性更强.

    TC4钛合金铣削温度自适应控制

    基于EEMD与曲面重构的自由曲面加工误差分解与补偿

    王俊超陈岳坪李杰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小自由曲面零件的加工误差和提高加工精度,提出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与曲面重构结合对加工误差进行分解和补偿的方法.利用EEMD对在机检测得到的第一次切削加工后的加工误差进行分解,得到若干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s);根据系统误差特征,通过设置相关系数阈值筛选出加工误差中含有系统误差的IMFs分量(即分解出的系统误差);根据该系统误差,利用曲面重构法得到新的加工曲面,并生成新的NC代码,再次进行切削加工,对系统误差进行补偿.通过EE-MD加工误差分解仿真分析可以得出,EEMD具有较为理想的加工误差分解能力.自由曲面零件加工实例结果显示,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加工误差进行补偿后的最大绝对加工误差由0.0632mm降为0.0139mm,平均绝对加工误差由0.0491mm降为0.0052mm,加工精度提高了89.4%,证明了该方法在自由曲面零件加工误差补偿方面的有效性.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加工误差分解系统误差曲面重构误差补偿

    基于混合搜索算法的圆度误差评定

    李新然陈喆安冬邵萌...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工中因各种因素导致回转类零件产生几何误差,而圆度误差作为重要的几何误差直接影响机器配合精度与性能,因此,准确评定零件的圆度误差显得格外重要.本文提出一种精确评估圆度误差的混合方法,由区域搜索算法和三角形搜索算法两部分组成.区域搜索算法用于区域的全局搜索,找到准圆心,再运用三角形搜索算法,根据限制条件进行精细搜索,找到最小包容区域圆心完成圆度误差评定.本方法无需满足小误差和小偏差假设,对采样点数与采样策略没有要求.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实例验证与试验验证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比PSO算法和文献中的算法评定精度更高,不存在模型误差与原理误差,对采样点分布与数量没有限制,可以准确找到最小包容区域圆心.

    圆度误差区域搜索最小二乘法最小包容区域

    立铣刀磨削加工的棒料装夹偏差补偿技术

    杨润强高冬冬唐文李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刀具棒料装夹偏差是影响刀具磨削精度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在机测量探测刀具棒料上各采样点位置的装夹偏差,建立了理论刀具刃线上点的偏差估算方法,在实际磨削加工时,将偏差值反向补偿至磨削轨迹,从而减小刀具的装夹偏差对刀具磨削精度的影响.通过试验磨削四刃平底刀和双刃球刀,在棒料装夹偏差较大的情况下,采用补偿的方式能够提高刀具外形磨削精度.

    立铣刀装夹偏差在机测量磨削补偿

    机夹型叶根铣刀设计及自动检测技术

    徐燕杨林建周乐安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机夹型叶根精铣刀的设计方法,确定刀具刃口型线,通过UG建立刀体模型并进行加工程序模拟,通过NUMROTO软件进行3D模拟,查看模型是否与型线外形符合,测量和优化刀具角度,在无碰撞和干涉条件下对刀槽进行加工和测量.确定刀片装配位置、设计槽型的加工顺序,建立合适的刀具坐标系,采用CadLoadModel语句导入理论模型后进行元素分组,实现机器坐标系与模型坐标系的统一,检测表明,该设计方案满足使用要求,提高了叶片加工效率.该工艺对其他机夹型叶根铣刀的研究具有一定推广使用价值.

    机夹型精铣刀结构设计刀具角度自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