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石油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石油经济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国际石油经济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杨朝红

月刊

1004-7298

ipem@163.com

010-62065307

100724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国际石油经济/Journal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涵盖石油及天然气领域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经济问题;既有全新视角的石油新闻,更有分析入深的权威论坛;既注重国内外研究相结合,又注重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以前瞻性的观点和系统性的信息数据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石油参考大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能源体系建设进入韧性时代——2023年《全球能源安全报告》主要观点

    余国张鹏程高慧王利宁...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全球能源安全形势的宏观评价体系,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建立了"RASA全球能源安全评价体系",对从1970年以来的全球安全形势进行了定量评价。认为当前全球能源发展环境正经历深刻转变,四期叠加使能源安全风险更趋复杂难料;能源发展已进入韧性建设的新阶段,增加系统韧性维度使能源安全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建议以结构多元、能力充裕、调节灵活、协同高效为目标,构建具有强大韧性的全球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在结构多元方面,重点是推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多能互补;在能力充裕方面,先立后破,提升能源储备和系统备份能力;在调节灵活方面,重点是推进能源系统的市场化和智能化;在协同高效方面,增强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加强利益相关方的合作。

    能源转型能源安全定量评价系统韧性能源治理

    新形势下中国油气进口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建议

    蒋珊刘潇潇郗凤云王丹旭...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地缘政治局势急剧变化持续冲击油气市场,中东对全球石油市场的影响上升,美俄石油贸易流向出现变化;全球天然气市场正经历由非稳态向稳态转变的亚平衡阶段,美国加大天然气出口,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重心开始由欧洲转向亚洲市场。目前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得到明显提升,但储备能力尚不足,在战争等极端情况下存在断供风险;国际天然气市场尚处于亚平衡状态,供应稳定性较弱,而国内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储备能力不足,安全风险尤为突出,在短时冲击下存在断供或价格飙升风险。针对中国油气进口安全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建议:一是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二是选择差异化对外合作战略,三是优化进口油气资源结构,四是建好用好储备设施。

    油气安全供应格局亚平衡油气储备基础设施进口来源

    聚焦可持续发展:能源转型背景下联合国的能源治理实践

    焦玉平
    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能源治理范式经历了从"安全治理"到"安全-发展治理"的转变,联合国在其中起着引领作用。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联合国能源治理承载了国际社会对气候和环境议题的关注,将可持续发展置为核心理念,以推进经济发展和践行环境友好为目标。从具体实施路径上看,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为指导框架,以联合国能源机制为协商平台,以"能源承诺促进行动计划""能源高级别对话"等为具体行动方案。联合国极大程度影响了全球能源发展治理的理念塑造、协商合作以及知识分享,促进了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但能源资源的利益复杂性以及治理碎片性也为其能源治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新的发展阶段,联合国应采取务实行动,强化其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作用。一是推动构建能源治理实体机构;二是在理念上强化能源治理的可持续性,提高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三是推动建设更具包容性、综合性的能源治理规范体系。

    联合国能源治理能源转型能源安全与发展可持续发展

    能源转型及"双碳"目标背景下全球炼油行业发展新态势与前景展望

    徐海丰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全球炼化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炼油重心继续东移;全球新增炼油能力8617。5万吨/年,高于上年新增量,总炼油能力提升至51。8亿吨/年。全球原油加工量合计约8240万桶/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装置开工率持续回升,炼油毛利继续保持历史较高水平。炼油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欧美炼油商加快投资生物燃料生产,中东非洲地区以新建项目推动炼油业转型升级。炼油技术在劣质重油加工、清洁燃料生产、炼油向化工转型等方面取得持续进展,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成为重点方向。2024年全球有望新增炼油能力近1亿吨,全球炼化项目在2030年前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增长中心集中在亚太和中东地区;2024年全球炼厂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约100万桶/日,增量主要来自中国、中东、非洲地区,世界炼油毛利有望维持较好水平;2030年前炼油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仍是炼油业发展的主基调,新兴经济体炼油行业将继续加快转型升级和绿色智能化发展进程。

    全球炼化产业炼油能力原油加工量绿色低碳转型"双碳"发展前景

    复苏难解行业失衡之困——2023年世界和中国石化行业综述及2024年展望

    吕晓东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全球石化行业需求依旧低迷不振,众多头部企业开启战略收缩;通胀高企和投资不足,抑制了下游石化产品消费恢复。中国石化行业表现不及预期,出口和房地产成拖累;供应侧压力高涨,企业主动降负和停车检修情况增加;C2和C3亏损严重,拖累全行业表现。2024年,地缘风险为全球经济和需求向好的预期再度蒙上阴影,补库存和购买力提升带来的消费复苏,难以消化连续数年的产能扩张;短暂的新增产能放缓,也无法让企业出清低效产能的步伐减慢。国内石化行业同样在不平衡的复苏中艰难前行,在产业链分化加剧、路线盈利落差加大及行业转型的矛盾与纠结中艰难调整,未来几年将以更缓慢的步伐走出困境。

    世界中国石化工业供需乙烯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2023年中国炼油工业发展状况及展望

    费华伟刘旭明王婧高振宇...
    43-4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中国炼油能力增长继续放缓,新增炼油能力1200万吨/年,总能力升至9。36亿吨/年,装置结构优化调整持续推进。2023年我国成品油需求快速反弹、市场整顿持续推进等利好因素推动炼油行业生产明显好转,多项主要生产经营指标显著回升。国家政策为我国炼油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炼油企业持续推进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并积极"走出去、引进来",扩大合作。展望未来,2024年中国炼油能力将继续较快增长,但能力峰值基本显现,预计炼油能力峰值将在2027年左右出现;"十五五"期间,我国炼油能力过剩的压力有一定缓解,但不能掉以轻心,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品结构、节能降碳等转型升级措施需长期推进。

    中国炼油工业装置结构优化调整减油增化绿色低碳

    2023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特点及前景展望

    侯明扬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交易总数量仅为201宗,基本达到20年内最低水平;但并购交易总金额超过2335亿美元,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2023年世界油气并购市场总体呈现4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北美地区交易金额创历史新高,俄罗斯-中亚地区交易数量接近历史最低值;二是各类国际石油公司并购金额整体增加,国际石油巨头发起多宗"超级并购";三是并购交易的评价油价创2014年来新高,与国际油价走势差异明显;四是北美地区非常规资产并购活动保持活跃,页岩油相关资产交易金额创历史新高。展望2024年,预计油气资源并购交易市场活跃程度将持续提升,国际石油公司将着手优化"并购后"资产组合,国家石油公司或将加大上游资产购买力度。

    全球油气资源并购交易国际石油公司地缘风险评价油价

    俄罗斯液化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周颖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动储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商业化和提振国内经济,俄罗斯制定了雄心勃勃的LNG产业发展规划,并放宽LNG行业出口许可,给予融资支持、税收优惠和推动北极航道全年通航。受此提振,俄罗斯北极地区多个LNG项目完成投资决策或规划。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国家对俄实施了LNG关键技术和装备制裁,将多个LNG项目列入制裁清单,对俄罗斯的LNG产业带来了深远影响。短期内,俄罗斯LNG行业会在西方严厉制裁下面临外部融资、关键技术装备和船运销售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但从长期来看,通过国家层面的产业支持及对西方技术和经济制裁的突破,叠加未来地缘政治局势的缓解,俄罗斯未来会在国际LNG市场占据一定的位置。

    LNG产业现状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俄罗斯

    美国制裁对北极2号及俄罗斯天然气战略的影响

    吴丽丽李泽冯连勇朱旭敏...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欧洲进口俄管道天然气已经下降,但近两年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LNG正在增加;北极2号LNG项目是俄罗斯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2023年11月美国宣布对俄罗斯北极2号项目实施制裁。美国制裁俄罗斯北极2项目的目的是将俄罗斯挤出欧洲市场,代表了西方对俄罗斯化石能源行业的制裁升级。制裁对全球LNG市场影响有限,但制裁使北极2项目在财务、设备、技术、产品销售等方面受到制约,项目实施面临困境,也使俄罗斯LNG产能和出口扩张面临障碍。俄罗斯积极应对制裁,通过开发新项目来扩大LNG出口能力,促进设备和技术的进口多元化和本土化,并将LNG的销售市场从欧洲向亚洲转变。短期看制裁对俄罗斯的影响相对温和,但长远看可能会对俄罗斯能源战略造成重大打击。俄罗斯转向非西方市场,尤其是转向亚洲市场会更加紧迫。

    美国制裁北极LNG2号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出口能源战略

    美国石油公司上游及低碳新能源业务战略分析——以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公司为例

    魏宇曦莫日更苏都
    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下,国际石油公司纷纷确定了上游和低碳新能源业务的发展战略。埃克森美孚计划2027年上游产量将比2022年增长13。5%,增产主要来自于二叠纪盆地非常规油气和圭亚那深水油气;其低碳新能源战略主要聚焦于生物燃料、氢能、碳捕集与封存(CCS)及锂开发。雪佛龙计划2027年产量将比2022年增长15。9%,增产主要来自于二叠纪盆地非常规油气和以墨西哥湾为主的深水油田;其低碳新能源战略核心领域包括可再生燃料,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以及碳补偿。相比于欧洲石油公司,美国两大石油公司执着于上游持续增产,尤其看重非常规、深水和天然气业务;在低碳新能源领域也更加保守,只聚焦有竞争优势且风险较小的领域。建议中国石油公司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前提,继续深耕油气主业,加大页岩油气投资;以收并购的方式获取优质油气资产,并快速布局低碳新能源业务;积极入局圭亚那海上区块;加大CCUS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推动CCUS产业化。

    战略上游低碳新能源国际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雪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