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教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高教学刊

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旬刊

2096-000x

gjxkzzs@163.com

0451-82613427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平路66-3号创展国际B座1405室

高教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更多>>《高教学刊》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内统一刊号 CN23-1593/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00X,旬刊,邮发代号:14-357。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型海洋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

    韩玉石晓然刘行王昭允...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高校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形式和核心内容,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海洋科学是以调查为基础的学科,其专业面广,涉及的学科多、研究的问题广、交叉性强,对实践教学的要求高。该文在研究海洋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实验教学、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课外科技活动四个维度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及有效发展措施进行充分探讨,旨在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探寻正确的发展途径,确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海洋科学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人才培养

    基于问题中心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设计优化

    李红英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坚持三个融合的教育理念,推行问题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优化,形成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自主性、研究性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问题中心实验教学教学设计创新能力土木工程材料

    新工科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

    郭志巍盛美萍王敏庆杨宏晖...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新工科建设与改革实践的要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思想,该文根据新工科背景下海洋强国战略对新型工程技术人才能力的需求,提出从"人""器""术""德"四个角度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的思路,并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基础课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团队建设、教材规划、教学手段探索、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改革举措实践过程。该文研究成果以培养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为使命,适应海洋开发、海洋工程、海洋保护需求的新型高层次复合型领军人才提供参考和应用实践。

    新工科海洋强国船舶与海洋工程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新时代背景下自动化类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贺凯迅彭婷如彭鑫盖文东...
    59-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发挥专业课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该文进行自动化类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对如何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专业课教学展开探索。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思政元素方面梳理自动化类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提出实践方案。积极利用多种方法开展思政教育,提高学生思政素质,使其深入理解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大学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课程融入课程思政自动化专业

    基于多元化多层次教学的高校工科课程思政探索与融入

    徐婷婷程锋唐博肖海斌...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是高校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文抓住高校工科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础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地位,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一流人才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来构建课程的主线和思政元素的探索融入,即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校外专家讲座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课程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能力—实践—思维—素养逐层递进的多层次教学过程。通过专业核心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融入,培养具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能解决复杂大气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高校工科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层次教学过程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陈淑萍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天然宝库和重要载体,对大学生增强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和坚定理想信念发挥至关重要作用。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和理想信念内涵的阐释,指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价值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可行路径。旨在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效性。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资政育人作用,更好激励大学生筑梦远航。

    红色文化资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路径

    数审融合型产教研一体化育人平台建设实践

    马春光刘叶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变革,一方面导致审计对象逐渐数字化和复杂化,另一方面也推动审计技术的进步,给审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该文以数字化技术变革和新文科建设要求为背景,基于高校课程的改革实践,提出数审融合型产教研一体化育人平台建设的定位、内容和实施过程,并通过实际运行证明,数审融合型产教研一体化平台在数智审计人才培育、数智师资培养、人才匹配输送、教研成果孵化和平台迭代改进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对数智化人才培养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该文最后也指出数智审计人才就业和实践主要面向政府、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事务所的局限。

    审计大数据数审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智慧课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以智慧树SPOC教学平台为例

    杨述超沈顺祥
    78-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创新变革的发展趋势。基于智慧树SPOC教学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管理,能够极大提升课程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提升教师的课程教学管理水平和热情,增进师生情感,营造积极的课堂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高校思政课教学管理智慧课堂智慧树SPOC教学平台教学实效性

    教育数字化赋能高职数学生态课堂建构的实践研究

    李旭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高职数学生态课堂是在新一代智能技术支持下融合网络学习空间和智慧教室的智慧学习环境中,教学主体通过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评价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生态系统。该系统的建构强调课堂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教学生态的相对平衡。该文在对数字化转型视野下五年制高职数学生态课堂建构的内涵诠释基础上提出数字化转型赋能五年制高职数学生态课堂建构的逻辑框架、推进路径和优化路向。促进教学的变革和创生,最终达到全人教育的目的。

    数字化转型高职数学生态课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学习投入度的"三位"框架及实施策略

    李燕
    86-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的学习投入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已成为最新流行语。由于它被广泛认为是学习改进和学生发展的关键要素,研究投入的有效途径是必要且可行的,以充分理解定义和潜在影响因素。因此,该文采用"三位"分析的方法,对纵向投入的理念及赋能学习投入的影响变量进行理论探讨,并提出学习投入度的"三位"框架的相应实施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投入是可操作性的定义,以及在社会文化整合、结构变量和心理维度三方广泛因素中阐述的概念框架。学习投入度的"三位"概念框架为学生投入学习以及教育者系统地设计课程和教学开拓理论与实践指导。

    学习投入"三位"分析学习效率课程设计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