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古建园林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古建园林技术
古建园林技术

马炳坚

季刊

1000-7237

010-84130668

100011

北京安德里北街甲20号

古建园林技术/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性期刊。报道古典园林管理经验,探讨古建园林艺术。栏目有古建筑、传统技术、古典园林工程、古建修缮经验、传统建筑与园林的设计施工、古建园林艺术研究、古建历史文献介绍、古建维修保护政策研究、古建文物集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天地-根叶"释读逻辑的山西雁北民居大门面叶造型研究

    梁啸田林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雁北民居装饰文化是在明代军屯与洪洞迁民的人口地理变迁下所形成的.百姓通过大门金属面叶祈愿"殷实多子,福寿绵长",其造型寓意是对晋商文化的艺术诠释.田野调查对雁北民居大门面叶造型与构图进行整理,依据所在门上位置可分为两侧面叶、锁底衬叶与门底面叶三个部分.根据面叶端部造型做分类梳理,对叶身承载纹样寓意做描述,总结出面叶纹样的顺序与寓意包含有"天地-根叶"的经纬释读逻辑.面叶是民居的"老物件",恒久记录民居乡土文化,是地方五金工艺美术的物质遗存,是金属浮雕的美学呈现.其可表达区域乡土建筑的文化差异,是新旧乡村不变的住俗传承.

    文化雁北地区传统民居大门面叶装饰造型吉祥寓意

    北京明代帝陵神功圣德碑碑座形态研究

    武倩肖东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功圣德碑是明清皇家陵寝中具有瞻仰性质的礼制构筑物,旨在歌颂皇帝的功德.作为帝陵空间序列的关键节点,神功圣德碑呈现与包涵了独特的历史信息及价值.本文以北京明代帝陵中的神功圣德碑碑座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贴近摄影和3d激光扫描的测绘调查技术记录碑座的三维数据,对碑座的形态、题材和雕刻技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梳理了其历史源流,概括了其形态特征的演变规律,揭示了神功圣德碑在明代陵寝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明十三陵景泰陵神功圣德碑碑座形态特征

    故宫南薰殿明代彩画装饰艺术考略——以脊檩、藻井、井口天花、梁枋彩画为核心

    杨红纪立芳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故宫南薰殿建于明代,从木构到内檐色彩装饰均体现了明早中期特征,其彩画可视为明代紫禁城高等级金琢墨石碾玉彩画的典型例证,也是明代建筑单体彩画保存完整者.本文在梳理南薰殿建筑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参照其他明代建筑色彩装饰档案文献及实物案例,探讨了南薰殿彩画在明代彩画中的等级序列.并对顶棚以上脊檩,顶棚以下藻井、井口天花、梁枋彩画,从构图、纹饰、工艺等角度进行论述,发现顶部空间各装饰元素细节互相呼应,尤其是代表皇权至上的龙纹在各构件间彼此的关联,作为明代宫廷文化的特殊见证,均显示出这座建筑与皇权紧密联系的特征.

    南薰殿等级皇权天花龙纹

    山西省寿阳县福田寺营造特征及活化利用初探

    杜雯倩高润宇赵鸣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的福田寺是一处集元、明、清三代建筑于一体,具有典型山西地方建筑特色的寺院建筑群,其正殿为有确切纪年的元代遗构,是揭示元明过渡时期营造技术流变的典型代表.本文对福田寺的历史沿革和相地布局进行了梳理与分析,详细解读了主要建筑单体,尤其是元代正殿的营造技法、地方特色及其相关原型或成因,分析了福田寺当代活化利用的具体措施.

    营造技术活化利用文物保护

    陕西安康地区传统民居大木作营造技艺研究

    李涛李小转马琳珠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采用田野调查、现场测绘和工匠访谈,研究了陕西安康地区传统民居大木作营造技艺,对木构架体系、节点构造设计以及营造流程中的备料、初步加工、立架方法、与外墙结构搭接关系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其营造技艺的风格特点和形成因素进行分析,为安康地区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文化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大木作安康地区

    以匠为师——湘潭文庙建筑技术研究

    陈克强刘志刚杨健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湘潭文庙建于南宋,现存最早为清代建筑.本文对湘潭文庙进行了营造尺复原,分析了平立面尺度构成、总结了木构架特点.进一步揭示了湘潭地区官式建筑的设计逻辑和修缮方法,可为湖湘地区官式建筑的研究积累个案,有利于推动当地文物建筑的保护和研究.

    湘潭文庙营造尺穿斗架

    颜文姜祠正殿大木作营造制度研究

    贾茜林磊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颜文姜祠大殿的大木作营造制度入手,分析其柱、梁、铺作、角梁、歇山以及斜撑梁等结构构件的形制特点;分析用材等尺度规律.并与其他地区同时代的建筑遗构进行对比,进一步透视其所体现的营造制度.总结归纳其时代及地域性营造手法,试图为我国元明清建筑谱系特征做切片式研究,同时为山东地区早期木构建筑技术研究提供积淀.

    营造制度斗栱大木构架

    云南省迪庆州尼汝河流域木闪片房营造技艺研究

    李朝君潘曦万东阳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闪片房是我国传统民居当中的重要类型,并且其营造技艺仍在活态传承之中.文章以营造技艺的视角切入,对云南省迪庆州尼汝河流域的木闪片房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与测绘、工匠访谈、三维图解等方法,对建筑营造过程不同层面的建造逻辑与策略进行分析,总结该地区藏族人民的人居智慧.

    木闪片房营造技艺藏族尼汝河流域

    川南地区灰塑传承与工艺技法研究

    韩文慧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川南地区自贡、内江、宜宾、泸州保留的灰塑遗迹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历史文献查阅、实地调研以及相关灰塑作品研究的方法,重点对川南地区灰塑的材料与技法、形式与题材进行整理、归纳和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明确提出灰塑的保护修缮与工艺传承的实践路径,以期为灰塑的保护传承提供经验或借鉴.

    川南灰塑古建装饰灰塑传承工艺技法

    袖阀管注浆工艺在文物保护纠倾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赵斌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基注浆长期广泛应用于建筑,市政工程.用于文物建筑结构纠偏的案例不足且纠倾规范针对文物建筑略显不足.地基注浆目的在于加固地下各持力层,此次京华印书局修缮工程的地基加固通过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的施工工艺,不仅对地基进行了加固和优化,还达到了对建筑物纠倾的重要作用.将现代技术措施与文物建筑纠倾有效结合.既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又达到保留文物信息的作用.

    地基注浆袖阀管建筑纠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