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毫针和火针疗法治疗骨髓抑制大鼠模型的分子作用机制

    杨晓琳李岩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毫针和火针治疗大鼠骨髓抑制模型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研究时间2022年3月至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的96只4~6周龄、体质量为250~300g的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火针组和毫针组,各24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环磷酰胺诱导建立大鼠骨髓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陪同抓取、固定,但是不进行治疗;火针组大鼠根据编号依次将大鼠俯卧固定于鼠板上,选取双侧足三里穴于造模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采用火针点刺法治疗,火针垂直刺入3 mm,不留针,隔日1次,连续7 d;毫针组大鼠根据编号依次将大鼠俯卧固定于鼠板上,针具、选穴同火针组,垂直刺入3 mm,留针6 min,于造模后第1天开始,每天1次,连续7 d。分别于干预1~7 d取大鼠尾静脉血10 μl测定白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指标;制作骨髓组织切片,进行瑞氏吉姆沙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单核成纤维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骨髓单核成纤维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LSD-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 模型组大鼠白细胞数量和血小板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5、7 d,火针组和毫针组白细胞数量[(3。53±0。19)×109/L、(3。42±0。22)×109/L 比(3。12±0。10)×109/L;(3。78±0。23)×109/L、(3。65±0。29)×109/L 比(2。88±0。24)×109/L;(4。08±0。43)×109/L、(3。70±0。17)×109/L 比(2。27±0。12)×109/L]和血小板数量[(79。72±3。89)×109/L、(79。15±5。22)×109/L 比(70。17±2。20)×109/L;(85。18±3。40)×109/L、(81。88±4。97)×109/L 比(62。73±3。80)×109/L;(92。18±7。64)×109/L、(83。45±4。29)× 109/L 比(51。92±1。64)×109/L]高于模型组(均P<0。05),红细胞数量[(1。36±0。03)×1012/L、(1。37±0。03)× 1012/L 比(1。52±0。03)×1012/L;(1。32±0。03)×1O12/L、(1。34±0。02)×1012/L 比(1。59±0。02)×1012/L;(1。24± 0。07)×1012/L、(1。32±0。05)×1012/L 比(1。68±0。03)×1012/L]和血红蛋白含量[(84。00±1。67)g/L、(84。33± 1。86)g/L 比(94。00±1。26)g/L;(82。00±2。68)g/L、(83。50±0。84)g/L 比(97。83±1。17)g/L;(76。67±5。32)g/L、(81。83±3。43)g/L比(104。17±2。04)g/L]低于模型组(均P<0。05);毫针组和火针组中骨髓原始细胞数量高于模型组,且可见杆状核细胞的出现;火针组和毫针组GO/G1期骨髓单核成纤维细胞百分率始终低于模型组(均P<0。05),其中火针组变化较毫针组更显著,并且S期和G2/M期骨髓单核成纤维细胞百分率始终高于模型组(均P<0。05)。毫针组和火针组治疗后3、7d大鼠骨髓单核成纤维细胞中CD4、CD6、CylcinD1和E2F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均P<0。05)。火针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4、CD6、CylcinD1和E2F1的表达上调更显著。结论 毫针和火针治疗均可以改善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骨髓抑制,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骨髓单核成纤维细胞中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4、CD6、Cylcin D1和E2F1表达有关,从而恢复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休眠的代谢平衡。

    骨髓抑制毫针火针细胞周期环磷酰胺

    本刊关于稿件处理时限的要求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编辑部
    136页

    儿童巨大胃黏膜肥厚症1例并文献复习

    黄梅英廖冰华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对1例巨大胃黏膜肥厚症患儿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患儿,男,13岁,因头晕半年、面色苍白2个月于2022年6月27日收治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对患儿进行查体,实验室病理学检查,电解质、肾功能、心肌酶等实验室检查,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检查与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巨大肥厚性胃炎患者症状轻者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对症治疗。长时间顽固出血以致引起贫血,贫血症状严重且各种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胃切除术。胃酸分泌过高的患者主诉胃痛,应给抗酸药、解痉药治疗。基于临床治疗预防长远角度来看,医疗人员不应忽视该病的长久发展。

    巨大肥厚性胃炎儿童巨大胃黏膜肥厚症贫血病例报告

    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指南共识类文章撰写与发表的推荐规范

    140页

    鱼刺卡喉食管穿孔伴食管纵隔瘘患者1例的护理

    王妍妍苏湘芬聂岸柳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管穿孔是一种外科急症,一旦并发败血症、纵隔脓肿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病死率高达40%~60%。本文回顾性分析2022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鱼刺卡喉食管穿孔伴食管纵隔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因鱼刺卡喉并发纵隔脓肿紧急行"胸骨左侧半劈开+颈部脓肿切开+纵隔脓肿探查及置管引流+左锁骨下静脉缝扎止血术"治疗,术后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纵隔引流管的有效引流、合理镇静镇痛、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患者术后第92天治愈出院。通过总结分析该案例的治疗和护理,希望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鱼刺卡喉食管纵隔瘘护理

    基于三度空间模型的精细化护理在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宗海燕朱晔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三度空间模型的精细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51~79(64。56±8。15)岁,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53~80(66。23±7。36)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三度空间模型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护能力、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40。92±10。23)分比(33。56±8。39)分、(49。83± 12。21)分比(39。62±9。91)分、(32。96±8。24)分比(23。49±5。87)分、(28。76±7。19)分比(22。26±5。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9、4。55、6。55、5。00,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用力肺活量占正常预计值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正常预计值百分比(FEV,%)、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FVC%)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96。86±24。22)%比(84。12±21。03)%、(88。79±22。19)mmHg(1mmHg=0。133 kPa)比(73。21±18。30)mmHg、(2。63±0。66)%比(2。29±0。57)%、(1。46±0。37)%比(1。28±0。32)%、(0。67±0。17)%比(0。58±0。15)%、(46。58±11。65)mmHg 比(58。67±4。67)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3。78、2。73、2。58、2。78、4。52,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疾病影响、症状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20。74±4。15)分比(29。46±5。89)分、(37。86±7。57)分比(49。58±9。92)分、(29。56±7。39)分比(38。76±9。69)分、(62。85±12。57)分比(52。32±10。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7、6。58、6。61、4。51,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12%(3/49)比24。49%(1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4,P<0。05)。结论 基于三度空间模型的精细化护理应用于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通气、换气功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三度空间模型精细化护理

    呼吸训练联合呼吸道管理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卞玉霞赵海涛屠友艳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训练联合呼吸道管理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炎症指标以及临床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连云港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常规呼吸训练护理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接受呼吸训练联合呼吸道管理护理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9~76(67。53±2。41)岁;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7~76(66。97±2。41)岁。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恢复水平、炎症指标水平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t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41±0。63)L比(3。02± 0。51)L、(4。23±0。64)Umin 比(3。81±0。72)Umin、(1。71±0。43)L 比(1。43±0。5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4、2。76、2。43,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21。98±5。48)μg/L 比(25。53±5。68)μg/L、(23。08±6。05)μg/L比(27。54±5。56)μg/L、(23。97±6。45)pg/L比(28。53±6。25)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5、3。43、3。21,均P<0。05);观察组患者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2/40)比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P<0。05)。结论 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常规呼吸训练联合呼吸道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恢复水平,降低炎症指标表达水平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呼吸训练呼吸道肺癌炎症指标恢复效果

    尊严疗法临终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

    张春晓孙晓萍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尊严疗法临终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64。69±5。63)岁,采用尊严疗法临终护理。对照组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65。78±5。79)岁,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采用t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希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希望水平为(39。67±1。47)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4。72±5。18)分,对照组分别为(35。17±3。05)分、(67。96±5。22)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43。52±1。36)分比(45。58±1。40)分,(46。83±1。07)分比(47。96±1。10)分,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38%(53/58),高于对照组的68。97%(4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尊严疗法临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晚期肺癌尊严疗法临终护理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

    共情护理联合多维度健康教育指导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

    孙秀香贺军宁王鹏雁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共情护理联合多维度健康教育指导对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烟台市奇山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99例,年龄(44。96±11。08)岁,给予多维度健康教育指导;试验组99例,年龄(45。14±11。15)岁,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依从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x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前试验组与常规组QOL评分分别为(22。85±4。35)分、(22。85±4。96)分,护理干预后分别为(46。95±6。85)分、(40。54±5。32)分,两组护理后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QOL评分高于常规组(t=7。354,P<0。001)。护理干预前试验组与常规组HAMA评分分别为(35。82±3。85)分、(35。06±3。72)分,护理干预后分别为(21。10±2。58)分、(26。85±2。14)分,护理干预后两组HAMA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生活质量HAMA评分低于常规组(t=17。068,P<0。001)。护理1周后,试验组依从率[92。93%(92/99)]高于常规组[80。81%(80/99)](x2=6。373,P=0。012)。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03%(3/99)]低于常规组[12。12%(12/99)](x2=5。843,P=0。016)。结论 共情护理联合多维度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率,有效降低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

    肺结核共情护理依从度生活质量

    时效性激励护理对皮肤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张玉荣樊星许昉方单慧慧...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时效性激励护理对皮肤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20例皮肤癌患者临床资料,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1。20±2。01)岁],接受时效性激励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41。30±2。33)岁]。通过留院观察及跟踪回访,于患者术前1 d、术后30 d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水平,使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t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术前1d,两组SCL-90、SAS、SDS及EORTC QLQ-C30量表评分、治疗依从性量表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0 d,观察组患者的 SCL-90、SAS、SDS 评分分别为(94。38±5。17)分、(29。41±2。35)分、(27。18±1。11)分,均低于对照组[(96。35±2。06)分、(30。32±1。36)分、(28。20±2。3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42、2。596、3。040,P=0。007、0。011、0。003)。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各量表评分[治疗计划为(3。51±0。72)分、康复计划为(3。19±0。36)分、复查计划为(2。63±0。55)分]均高于对照组[(3。25±0。64)分、(3。06±0。25)分、(2。32±0。4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1、2。297、3。289,P=0。039、0。023、0。001)。观察组EORTC QLQ-C30量表正性条目评分为(45。98±6。04)分,高于对照组的(43。15±5。77)分,负性条目评分为(29。33±4。06)分,低于对照组的(31。15±3。1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4、2。753,P=0。010、0。007)。结论 时效性激励护理能够改善皮肤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水平。

    皮肤癌激励心理状态依从性水平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