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发生谵妄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鱼红进杨文斌闫玉刘兴国...
    1632-1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108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76例、女32例,年龄(54.17±14.62)岁.依据80/20定律随机分为训练集(86例)和验证集(22例).统计患者术后 1个月内谵妄的发病情况,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筛查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采用t检验、x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 86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中18例患者术后发生谵妄,发生率为20.93%(18/86).谵妄组患者的年龄、脑卒中史占比、术中低氧血症占比、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1(sTNFR1)水平均高于非谵妄组(均P<0.05).年龄(OR=3.187,95%CI1.176~8.633)、脑卒中史(OR=3.684,95%CI 1.359~9.979)、术中低氧血症(OR=4.958,95%CI 1.830~13.431)、血清sTNFR1(OR=4.591,95%CI 1.695~12.435)均是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均P<0.05).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训练集86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灵敏度为0.825(95%CI 0.741~0.922),特异度为0.829(95%CI 0.753~0.906),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0.808~0.915).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验证集22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灵敏度为0.799(95%CI0.706~0.881),特异度为0.732(95%CI0.658~0.827),曲线下面积为0.839(95%CI0.791~0.915).结论 年龄、脑卒中史、术中低氧血症、血清sTNFR1均与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有关,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早期预测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

    四肢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谵妄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多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1637页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组织瓣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比较

    华振荆银磊戴炜赵卓伟...
    1638-1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与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组织瓣移植分别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A组47例接受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其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53.26±11.52)岁,创面范围4.2 cm× 5.4 cm~8.3 cm×10.2 cm,病变部位分布为足背15例、足踝18例、足跟14例;B组47例接受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组织瓣移植,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51.34±10.89)岁,创面范围3.5 cm×4.5 cm~7.5 cm×9.5 cm,病变部位分布为足背17例、足踝16例、足跟14例;两组术前均行封闭负压引流清创.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生长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皮瓣感觉功能、行走能力[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评估].采用t检验、x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 治疗后6个月,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97.87%(46/47)比87.23%(4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9,P=0.049);A组创面愈合时间(28.98± 4.49)d、住院时间(18.98±5.36)d、肉芽组织形成时间(21.58±4.22)d,均短于B组的(31.38±4.76)d、(22.38±6.42)d、(23.65±4.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1个月创面VEGF(113.13± 12.82)ng/L、bFGF(70.08±6.87)ng/L、TGF-β 1(9.08±0.91)μg/L,均高于 B 组的(102.35±13.11)ng/L、(65.33±6.37)ng/L、(8.09±0.8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皮瓣外观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12,P=0.399),A组皮瓣感觉功能正常率高于B组[61.7%(29/47)比40.42%(1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7,P=0.039);A组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513,P=0.033).结论 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优于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组织瓣移植,创面愈合速度快,较大程度地恢复了患者的肢体功能.

    糖尿病足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组织瓣移植封闭负压引流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刘巧艳王娟王永兴徐永妮...
    1643-1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空军第九八六医院接收的96例重症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55.36±5.21)岁,体质量指数(BMI)(23.64±1.51)kg/m2;观察组予以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55.42±5.25)岁,BMI(23.61±1.48)kg/m2.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肺功能、炎症反应指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气分析、肺功能、炎症反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氧疗时间(12.32± 2.21)d、有创通气时间(5.22±1.03)d、住院时间(18.31±2.76)d,均短于对照组的(20.33±3.25)d、(13.49± 2.68)d、(25.46±3.8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20、19.956、10.421,均P<0.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78.02±6.01)mmHg(l mmHg=0.133 kPa)比(71.25±5.86)mmHg、(93.72±6.45)%比(89.52±6.3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43.55± 4.42)mmHg 比(48.89±4.6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88、3.220、5.747,均 P<0.001);观察组的静态肺顺应性(Cst)高于对照组[(71.66±6.35)kPa比(60.25±5.21)kPa],肺泡内外液体指数(EVLWI)低于对照组[(5.39±1.02)ml/kg 比(8.57±1.54)ml/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24、11.927,均P<0.001);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6.71±1.25)xl09/L、C反应蛋白(41.55±4.32)mg/L、降钙素原(2.01± 0.52)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9.58±1.87)x 109/L、(54.59±6.69)mg/L、(2.59±0.6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40、11.345、4.694,均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17%(2/48)比18.75%(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1,P=0.025).结论 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方式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相较于单纯的有创机械通气,能有效缩短氧疗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降低炎症反应,表明该治疗方式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重症肺炎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血气分析炎症反应

    本刊关于稿件处理时限的要求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编辑部
    1647页

    CNV-seq检测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自然流产绒毛组织遗传学分析

    李易倩劳凯雪丁培辉刁兴华...
    1648-1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NV检测技术(CNV-seq)分析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的染色体情况,为流产原因做出临床诊断,为下次妊娠提供遗传学指导.方法 采用CNV-seq检测早期自然流产胚胎绒毛组织,统计染色体异常情况.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经彩超提示诊断为自然流产的181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孕龄、既往流产次数及受孕方式对胚胎染色体结果的影响.自然妊娠流产108例(108/181),经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后流产73例(73/181),其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助孕42例、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24例、人工授精(IUI)助孕7例.181例自然流产患者年龄(32.83±5.34)岁,孕龄(57.39±10.05)d,自然流产次数0~5次.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x2检验.结果 181例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均检测成功,74例结果未见异常,107例结果异常,异常率为59.12%.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98例,包括三体67例、X单体13例、嵌合体17例(16三体嵌合型7例)、三倍体1例;基因拷贝数变异9例,片段变异范围为2.12~95.92(37.32±24.57)Mb.根据受孕方式不同,分为自然妊娠组与ART助孕组,ATR助孕组共73例,异常40例,异常率54.8%;自然妊娠组共108例,异常67例,异常率6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54,P=0.331).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胚胎早期流产的主要因素,主要为染色体数目异常;ART助孕不会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CNV-seq方法检测绒毛染色体对明确早期自然流产原因有重大意义.

    辅助生殖技术CNV-seq自然流产绒毛组织遗传学

    磷酸肌酸钠联合处理用于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吴丽灵张武李贻霞杨凯...
    1652-1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CP)联合处理对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就诊并计划在体外循环下行腔镜二尖瓣置换术或整形术的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预处理组、后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每组12例.预处理组男8例,女4例;年龄(58.33±12.35)岁;心功能分级:Ⅲ级8例,Ⅳ级4例.后处理组男5例,女7例;年龄(59.67±13.77)岁;心功能分级:Ⅲ级7例,Ⅳ级5例.联合处理组男7例,女5例;年龄(59.92±11.29)岁;心功能分级:Ⅲ级9例,Ⅳ级3例.患者在全身麻醉和体外循环下行腔镜二尖瓣整形术或置换术.预处理组:体外循环开始前静脉注射CP 2.0 g,停搏液中加入CP 2.0 g;后处理组:主动脉开放后5 min体外循环机内注入CP 2.0 g,体外循环停止前体外循环机内注入CP 2.0g;联合处理组:体外循环开始前静脉注射CP 1.0g,停搏液中加入CP 1.0 g,主动脉开放后5 min体外循环机内注入CP 1.0 g,体外循环停止前体外循环机内注入CP 1.0 g.比较3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辅助时间、心脏自动复跳情况以及术后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使用情况;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毕、术后1d和术后2d的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以及脑利钠肽(BNP)水平.采用F检验、LSD检验、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秩和检验.结果 联合处理组术后48 h肾上腺素的使用比例(1/12)少于预处理组(6/12)和后处理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处理组术毕的CK-MB水平[(12.14±4.98)U/L]低于预处理组[(17.51±5.1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处理组术后1 d、术后2 d的CK-MB 水平[(27.17±11.25)U/L、(17.10±8.27)U/L]均低于预处理组[(37.58±11.15)U/L、(26.46±8.98)U/L]和后处理组[(39.54±14.27)U/L、(24.28±7.0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处理组术毕的cTnⅠ水平[(4.65±1.07)μg/L]低于预处理组[(5.86±0.9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处理组术后1 d、术后2d的cTnⅠ水平[(6.54±0.86)μg/L、(6.24±1.10)μg/L]均低于预处理组[(8.02± 1.04)μg/L、(7.22±1.07)μg/L]和后处理组[(9.01±0.87)μg/L、(7.45±1.0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处理组术后1d的BNP水平[(168.64±20.19)ng/L]低于预处理组[(185.65±25.1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处理组术后2 d的BNP水平[(134.77±22.14)ng/L]均低于预处理组[(169.33±26.07)ng/L]和后处理组[(157.10±28.1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CP预处理或后处理比较,CP联合处理更能有效地减轻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心肌I/R损伤,改善心功能.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磷酸肌酸钠预处理后处理联合处理腔镜心脏手术

    滋肝补肾润目汤联合针刺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效果分析

    吴沂旎魏文娟吴雪梅韩治华...
    1659-1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滋肝补肾润目汤联合针刺、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陕西省中医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0例干眼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2.58±3.15)岁,病程(4.21±1.13)个月,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联合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3.46±3.27)岁,病程(4.09±1.09)个月,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滋肝补肾润目汤、针刺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眼部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56/60)比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5,P=0.032).治疗2周后,联合组的干涩感、异物感、疲劳感、口干少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和夜寐多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5.123、8.527、10.752、14.267、6.734、16.780、8.226,均 P<0.001);BUT 长于对照组[(11.17±1.12)s 比(7.74± 0.73)s],SIT 高于对照组[(13.71±1.38)mm 比(9.55±1.07)mm],FL 评分低于对照组[(4.07±0.42)分比(4.68±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873、18.453、7.152,均P<0.001).两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78,P=0.171).结论 采用滋肝补肾润目汤联合针刺、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泪膜稳定性,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干眼症滋肝补肾润目汤针刺玻璃酸钠滴眼液泪膜稳定性

    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表达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

    张志峰颜文璐夏紫薇
    1664-1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表达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方法 选取60只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大鼠(体质量200~220g,3月龄左右),随机抽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建立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将成模大鼠[造模成功率为80%(40/50)]随机分为模型组、P38MAPK抑制剂组,造模后第6天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P38MAPK抑制剂,2次/d,连续5 d.术后1、7、11 d测定各组大鼠机械性痛阈、运动功能评分.术后第11天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背根神经节P38MAPK、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机械性痛阈变化不明显;模型组大鼠第7天开始痛阈水平降低,至第11天降至最低;P38MAPK抑制剂组第7天痛阈水平降低,第11天升高(P<0.05),且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P38MAPK抑制剂组在第7天出现明显运动功能障碍,第11天模型组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增加,第11天P38MAPK抑制剂组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减轻(P<0.05),且运动功能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假手术组P38MAPK免疫阳性细胞表达<P38MAPK抑制剂组<模型组[(7.35±0.63)%比(25.36±1.85)%比(60.23±2.17)%](P<0.05);假手术组 COX-2 蛋白阳性细胞表达<P38MAPK抑制剂组<模型组[(5.21±2.23)%比(15.14±2.01)%比(33.43±3.02)%](P<0.05).结论 P38MAPK信号通路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有关,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表达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P38MAPK信号通路动物实验

    勘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编辑部
    16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