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精胰岛素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李传松刘佳静刘衍凤
    1807-1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济南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04例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48。04±4。03)岁,体质量指数(24。08±3。15)kg/m2,T2DM病程(5。96±0。74)年,高血压病程(2。96±0。41)年;研究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47。13±4。48)岁,体质量指数(24。14±2。86)kg/m2,T2DM病程(6。13±0。85)年,高血压病程(3。03±0。38)年。对照组采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治疗,均治疗3个月。采用t检验及x2检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情况、胰岛功能情况、脂代谢情况、血压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 2 h 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 A-IR)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且研究组FBG、2hPBG、HbA1c、HOMA-IR均低于对照组[(5。91±0。76)mmol/L 比(6。49±0。88)mmol/L、(8。47±0。96)mmol/L 比(9。58±1。06)mmol/L、(5。27±0。73)%比(6。19±0。97)%、(4。53±0。69)比(5。39±0。86);t=3。935、5。774、9。724、5。624,均 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TC)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且研究组 TG、TC 水平低于对照组[(2。11±0。31)mmol/L 比(2。49±0。39)mmol/L、(4。74±0。58)mmol/L 比(5。29±0。75)mmol/L;t=5。500、4。183,均 P<0。05]。两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但两组治疗后LDL-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121。03±14。28)mmHg(1 mmHg=0。133 kPa)、(84。01±9。62)mmHg,研究组(116。81±15。41)mmHg、(81。98±8。56)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6/52),研究组为13。46%(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糖脂代谢水平,改善患者胰岛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2型糖尿病高血压甘精胰岛素司美格鲁肽

    三维超声成像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许银晖张浩
    1812-1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年龄22~38岁,年龄中位数28。34岁。其中,32例不孕、28例原发流产、20例复发性流产。均行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并将宫腔镜及腹腔镜联合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进行对比,并统计三维超声的分型准确率。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 本次共筛查出80例疑似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患者,金标准(宫、腹腔镜联合检查)诊断结果显示,60例为先天性,20例为非先天性;二维超声检查显示50例为先天性,30例为非先天性;三维超声检查显示58例为先天性,22例为非先天性;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准确率、灵敏度高于二维超声,漏诊率低于二维超声(x2=4。80、4。91、4。91,均P<0。05),而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特异度及误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维超声诊断完全纵隔子宫及不完全纵隔子宫的准确率分别为94。74%(18/19)及96。67%(29/30),诊断其他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准确率均为100。00%;而二维超声诊断完全纵隔子宫及不完全纵隔子宫的准确率分别为78。95%(15/19)及86。67%(26/30),诊断弓形子宫及残角/单角子宫的准确率也仅为66。67%(2/3),诊断其他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准确率均为100。00%。结论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敏感度及准确度高,可对疾病进行准确分型,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先天性子宫畸形二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检查腹腔镜宫腔镜

    益气血补肝肾方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苏宁欧彩珍李海霞王维...
    1817-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血补肝肾方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科行FET的120例RIF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月经周期规律,年龄25~35岁,按照FET前是否接受益气血补肝肾方治疗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另选取同时期57例既往无胚胎移植史的FET患者作为正常组。3组均采用激素替代(HRT)方案准备内膜。研究组在准备内膜前先给予益气血补肝肾方3个月经周期(经后增殖方:煎成20 ml,制成颗粒剂10g,1包/d,早晚分2次服用,月经干净后开始服用至排卵期;促黄体方:煎成20 ml,制成颗粒剂10 g,1包/d,早晚分2次服用,自排卵后开始服用至月经第1~3天停药)。比较3组患者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血流搏动指数(PI)、动脉阻力指数(RI)、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x2检验。结果 正常组和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I、RI均低于对照组,3组子宫内膜厚度、PI、RI比较[(10。33±2。27)mm比(10。24±1。81)mm 比(9。03±1。41)mm、(1。86±0。52)比(1。96±0。21)比(1。97±0。20)、(0。56±0。10)比(0。58±0。90)比(0。62±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0、6。08、6。89,均P<0。05)。正常组和研究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3。9%(43/98)比38。8%(40/103)比25。2%(26/103)、57。9%(33/57)比55。0%(33/60)比35。0%(21/60);x2=8。18、7。37,均P<0。05]。结论 益气血补肝肾方可通过降低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改善RIF患者FET周期妊娠结局。

    益气血补肝肾方反复种植失败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

    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PD-L1的相关性

    陈婉琪王震汕曾丽婷洪邓辉...
    1821-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代谢参数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揭阳市人民医院经手术治疗的91例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前18F-FDG PET/CT检查资料。其中,男性66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65岁,PD-L1表达阳性45例、阴性46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程度、神经束侵犯、脉管癌栓、T分期、N分期、TNM分期、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PD-L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x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ESCCT分期、SUVmax、TLG均与其PD-L1阳性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215、0。297、0。264(均P<0。05)。ROC显示,SUVmax、TLG预测PD-L1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1、0。623。结论 ESCC T分期及SUVmax、TLG与PD-L1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PD-L1表达情况。

    食管鳞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18F-氟代脱氧葡萄糖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本刊关于稿件处理时限的要求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编辑部
    1827页

    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预测模型建立和验证

    许季祥王自成刘骁齐胤良...
    1828-1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PI)的主要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PI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住院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医学科的761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与胸片确定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PI组[257例,其中女116例、男141例,年龄60(53,70)岁]与非PI组[504例,其中女204例、男300例,年龄58。5(51,69)岁]。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初筛出危险因素,随后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运算(LASSO)回归进行危险因素优化,最终将优化过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以及决策曲线分析(DCA)来确定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果 年龄、抗菌药物使用、意识障碍、气管切开、吞咽障碍、卧床时间、鼻饲均是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06、5。507、8。878、8。931、2。709、3。402、2。528,均P<0。05),高压氧治疗是减少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OR=0。202,P<0。05)。预测模型ROC的AUC为0。901(95%CI 0。878~0。924),采Bootstrap法从原始数据中重复抽样1 000次后AUC为0。900(95%CI 0。877~0。923);Hosmer-Lemeshow检验:x2=4。28,P=0。982。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方便识别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早期识别和风险预测。

    脑出血恢复期肺部感染临床预测模型列线图

    本刊对形态学图片的质量和制作要求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编辑部
    1835页

    清热化痰散结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疗效研究

    赵玉军姜敏
    1836-1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清热化痰散结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SA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32~73(39。36±3。12)岁,单纯口服醋酸泼尼松片,首次治疗前2周药物用量为每次10 mg,每日3次,2周后根据病情好转情况,将用药量改为每次10 mg,每日2次,之后每周用药量减少5 mg至停药。观察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34~69(41。57±3。23)岁;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散结方内服外敷,清热化痰散结方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 ml,早晚分2次口服;清热化痰散结方打成粉末用蜂蜜调制成糊状,外敷于颈部疼痛处,用纱布覆盖,每日持续6 h,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炎症因子[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中医证候及临床疗效。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甲状腺功能中 FT3、FT4、TSH 均优于对照组[(3。86±0。85)pmol/L 比(4。53±0。87)pmol/L、(11。87±2。06)pmol/L比(13。74±2。12)pmol/L、(2。82±0。09)mIU/L 比(1。57±0。15)mIU/L],TGAb、TPOAb、TRAb指标均低于对照组[(82。70±9。98)U/ml 比(104。44±9。08)U/ml、(25。90±2。69)U/ml 比(31。82±3。31)U/ml、(1。01±0。45)U/L 比(1。80±0。91)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9、-4。46、50。13、-11。39、-9。81、-5。47,均 P<0。05);两组治疗后各炎症因子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甲状腺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及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7。40±1。44)d 比(9。02±1。67)d、(4。00±1。31)d 比(6。94±1。38)d、(3。30±0。54)d比(5。12±0。8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9、-10。94、-13。03,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00%(49/50)比88。00%(4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1,P=0。042)。结论 清热化痰散结方口服加外敷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AT患者较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亚急性甲状腺炎清热化痰散结方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功能炎症因子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1840页

    树突状细胞疫苗叠加环磷酰胺联合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

    练一帆顾琳毕燕华陈禄彪...
    1841-1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仍然是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健康威胁,而我国HCC发病率和病死率占全球总数一半以上,负担非常沉重。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不适合手术切除或具有局限性病灶HCC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其临床有效性已得到证实,但因为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被认为只具有姑息性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在介导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考虑到TACE后大量肿瘤抗原被释放,TACE联合免疫治疗可能会提升对HCC患者的治疗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就DC疫苗叠加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TACE治疗HCC患者的原理、方法及潜在功效进行简要综述。

    肝细胞癌树突状细胞疫苗经动脉化疗栓塞免疫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