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安地区256例Gene Xpert MTB/RIF阳性肺结核患者rpoB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崔尖贺志清
    1988-1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西安地区256例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 Xpert MTB/RIF)阳性肺结核患者rpoB基因突变特征.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256株结核分枝杆菌(MTB)菌株分离自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就诊的Gene Xpert MTB/RIF阳性肺结核门诊及住院患者,菌株无重复收集,来自痰液标本174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82份,患者年龄(45.67±8.36)岁.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对256株利福平耐药MTB菌株rpoB基因的PCR产物进行分析.将256株利福平耐药MTB菌株根据利福平耐药程度分为低、中、高耐药MTB菌株,采用x2检验比较3种菌株突变位点.人工诱导3株利福平耐药MTB菌株,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其rpoB基因的PCR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测序报告显示,256株利福平耐药MTB菌株中有253株发生rpoB基因位点突变,突变率为98.83%(253/256).突变类型包括C→T、T→G、C→G、A→T、C→A、A→G、G→A、G→T、T→C、A→C共计10种,涉及丝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共14个氨基酸密码子,均为点突变.利福平耐药菌株突变主要集中在531位[53.75%(136/253)]、526位[23.32%(59/253)],其他位点包括513、516、533、515、513、532、522、511、519、518、533.高耐药MTB菌株531位氨基酸突变发生率与低、中耐药MTB 菌株比较[66.91%(91/136)比 37.88%(25/66)、37.04%(2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154,P<0.001);低、中耐药MTB菌株531位氨基酸突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耐药MTB菌株526位氨基酸突变发生率比较[22.73%(15/66)、25.93%(14/54)、22.06%(30/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1,P=0.847).人工诱导的3株利福平耐药MTB菌株均发生rpoB基因位点突变,低、中耐药MTB菌株突变均位于526位点,高耐药MTB菌株突变位于531位点.结论 西安地区Gene Xpert MTB/RIF阳性肺结核患者rpoB基因突变率较高,以点突变为主,主要集中在531位、526位,531位TCG→TTG突变在rpoB基因突变类型中突变频率最高,且与高耐药有关.

    肺结核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rpoB基因突变特征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Khorana评分分布调查及模型改良

    高珂琴秦晓春刘朋川
    1993-1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住院恶性肿瘤患者Khorana评分分布,分析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探讨改良Khorana评分模型预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VTE风险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8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3例、女性156例,年龄(57.95±11.71)岁.采用Khorana评分进行VTE风险评估,统计患者VTE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分析.结果 389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9例发生VTE,发生率为4.88%.Khorana评分0、1、2、≥3分患者占比分别为36.25%(141/389)、37.79%(147/389)、19.54%(76/389)、6.43%(25/389),对应 VTE 发生率为 2.84%(4/141)、4.08%(6/147)、7.89%(6/76)、12.00%(3/25),Khorana评分越高VTE发生率也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936,P=0.177).有、无饮酒史患者 Khorana评分≤2分的占比分别为 95.16%(118/124)、92.83%(246/265)(P<0.05).冠心病、高危VTE癌种及高D-二聚体为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OR=3.844、2.010、1.102,均P<0.05),其中冠心病为独立危险因素(校正OR=4.048,P=0.023).改良Khorana评分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VTE发生风险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68.421%、68.378%和0.368(P<0.01),其曲线下面积(0.684)较Khorana评分(0.549)增加了 0.135,预测价值更高(Z=2.251,P=0.018).结论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Khorana评分越高,VTE发生率越高,但Khorana评分预测价值不高,冠心病是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D-二聚体的改良Khorana评分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高于Khorana评分.

    恶性肿瘤Khorana评分静脉血栓栓塞D-二聚体

    本刊关于稿件处理时限的要求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编辑部
    1998页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对精神障碍儿童头颅MRI检查镇静效果观察

    雷彦刚赵宁侠樵成李瑜...
    1999-20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对精神障碍儿童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时的镇静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行头颅MRI检查的精神障碍儿童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低剂量组42例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5.95±0.93)岁,孤独症9例、多动障碍7例、抑郁症7例、焦虑障碍5例、其他14例;高剂量组42例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5.84±0.97)岁,孤独症8例、多动障碍7例、抑郁症11例、焦虑障碍6例、其他10例.在MRI检查前30 min,低剂量组给予右美托咪定2 μg/kg滴鼻给药、咪达唑仑0.1 mg/kg静脉注射,高剂量组给予右美托咪定3 µg/kg滴鼻给药、咪达唑仑0.1 mg/kg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儿配合情况(检查完成率、躁动发生率)、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镇静效果(给药后10、20、30、40、50min改良Ramsay镇静量表评分)、不良事件.采用x2检验、t检验.结果 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儿检查完成率和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5.71%(36/42)比 90.48%(38/42)、21.43%(9/42)比19.05%(8/42)](x2=0.045、P=0.500,x2=0.074、P=0.786).两组患儿给药前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镇静后10~50 min低剂量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高剂量组(均P<0.05).镇静后10~40 min低剂量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均高于高剂量组(均P<0.05),镇静后50 min两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镇静后10~50 min改良Ramsay镇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4.76%(2/42)比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6,P=0.043).结论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用药安全有效,适用于进行头颅MRI检查的精神障碍儿童.

    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头颅磁共振成像精神障碍儿童镇静效果

    规范随访监控机制对高危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丽李晨吕攀攀崔传英...
    2004-20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高危儿规范随访监控机制,分析对高危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和早期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住院的高危儿260例,依据高危儿是否定期返院进行随访分为规范随访组和非规范随访组.规范随访组170例高危儿中男78例,女92例,日龄12(7,14)d,高危因素1项112例、2项58例;非规范随访组90例高危儿中男41例,女49例,日龄13(7,15)d,高危因素1项59例、2项31例.规范随访组是指根据出院随访计划表在出院后定期返院随访,并根据返院的各项检查结果,及时评估并给予干预措施;非规范随访组为出院后未规律返院随访且失访次数>3次,但有2周龄、3月龄、6月龄、12月龄4个时间点的发育评估资料.比较两组高危儿6月龄、12月龄的体格发育情况,2周龄、4周龄时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3月龄、1月龄的Gesell发育量表评估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x2检验、U检验.结果 规范随访组高危儿6月龄的身长、体质量和头围分别为(70.4±7.8)cm、(8.7±1.6)kg、(43.4±1.5)cm,12 月龄分别为(78.3±6.4)cm、(11.4±1.5)kg、(45.3±1.5)cm,均高于非规范随访组的(62.8±8.7)cm、(7.6±2.3)kg、(41.4±1.1)cm、(76.6±7.6)cm、(10.7±1.9)kg、(44.8±1.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78、P<0.001,t=4.509、P<0.001,t=12.830、P<0.00 1,t=1.907、P=0.058,t=3.256、P=0.001,t=2.498、P=0.013).规范随访组高危儿出生2周、4周时NBNA评分分别为(36.67±2.18)分、(38.59±1.61)分,非规范随访组分别为(36.62±2.21)分、(37.73±1.34)分,两组出生4周时NBNA评分均比出生2周时升高,且规范随访组高于非规范随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月龄时,两组高危儿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性行为、语言、个人社交发育迟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月龄时,两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迟缓率均明显降低,且非规范随访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迟缓率均高于规范随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规范随访组高危儿营养不良、贫血的总发生率低于非规范随访组[5.8%(10/170)比25.4%(2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53,P<0.001).结论 建立规范的随访监控机制,连续性管理高危儿的生长发育,可及时发现偏离并给予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体格发育及神经心理行为发育,在高危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高危儿随访规范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

    清热燥湿中药对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肠道微生物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张渊博黄家欣
    2009-2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清热燥湿中药在改善冠心病血瘀证方面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06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58.84±7.16)岁;冠心病病程(2.04±0.87)年;心功能分级:Ⅱ级32例、Ⅲ级21例.试验组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龄(59.23±8.82)岁;冠心病病程(2.21±0.91)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9例、Ⅲ级2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倍他乐克12.5 mg/次,2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等),而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清热燥湿中药,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肠道微生物水平、血浆内皮素-1(ET-1)、免疫功能、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结果 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45%(49/53),高于对照组的77.36%(4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11,P=0.030);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16.54±2.56)分比(19.88±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3,P<0.001);试验组的氧化三甲胺(TMAO)和 ET-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21±0.84)μmol/L 比(6.04±1.01)μmol/L、(43.76±4.17)ng/L比(51.94±4.82)ng/L],而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总含量高于对照组[(24.97±2.46)µmol/g 比(23.61±2.67)μmo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00、P<0.001,t=9.344、P<0.001,t=2.727、P=0.008);试验组的 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44.79±4.17)%比(43.12±4.22)%、(1.82±0.32)比(1.56±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9、P=0.043,t=4.383、P<0.001);而两组 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91.83±10.13)U/L 比(84.72±9.67)U/L、(1.96±0.19)U/mg比(1.53±0.21)U/mg],MDA 水平低于对照组[(5.13±1.01)μmol/L 比(7.27±1.06)µ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96、11.054、10.641,均P<0.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0,P=0.647).结论 清热燥湿中药能显著提高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康复效果,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提高免疫功能,并优化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冠心病血瘀证清热燥湿肠道微生物免疫功能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多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2014页

    温针灸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在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

    孙敦坡王益松
    2015-2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免疫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耳鼻喉科门诊接受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4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各154例.温针组男85例,女69例;年龄(33.56±4.15)岁;病程(2.35±0.73)年;采用温针灸治疗.药物组男87例,女67例;年龄(34.02±4.34)岁;病程(2.37±0.54)年;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针药结合组男80例,女74例;年龄(33.89±4.26)岁;病程(2.41±0.76)年;采用温针灸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鼻腔阻力、鼻腔通气面积以及纤毛运动速率;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鼻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生活质量;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治疗后,针药结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10%(148/154)]高于温针组[83.77%(129/154)]和药物组[81.82%(126/154)](均 P<0.05);针药结合组的炎症指标和鼻腔阻力均低于温针组和药物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鼻腔通气面积以及纤毛运动速率均优于温针组和药物组(均P<0.05);针药结合组PSQI评分[(6.42±1.02)分]和RQLQ评分[(39.52±5.03)分]均低于温针组[(9.30±1.52)分、(53.48±6.35)分]和药物组[(9.35±1.48)分、(54.36±6.42)分](均P<0.05);药物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29%(22/154)]高于温针组[2.60%(4/154)]和针药结合组[4.55%(7/154)](均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能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免疫功能和睡眠质量.

    变应性鼻炎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温针灸免疫功能睡眠质量

    瘀血痹片联合温针灸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郭瑞歆高浩哲高香香
    2021-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瘀血痹片联合温针灸治疗对肩周炎患者肩部功能恢复和疼痛缓解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理疗科收治的83例肩周炎患者,按信封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55.84±5.21)岁;病程(7.91±0.91)个月;肩周炎位置:左侧17例,右侧24例;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55.88±5.15)岁;病程(7.94±0.93)个月;肩周炎位置:左侧15例,右侧27例;采用瘀血痹片(口服)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的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量表(ROM)]、疼痛介质水平[血清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PGE2)、P物质(SP)]及中医症候积分(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畏寒、关节沉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OM中前屈[(127.97±13.54)°]、外展[(101.60±10.43)°]、后伸[(36.26±3.67)°]、内旋[(52.78±4.99)°]、外旋[(54.78±5.06)°]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118.14±12.52)°、(90.18±9.58)°、(28.84±3.59)°、(43.82±4.76)°、(45.82±4.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 5-HT[(5.96±0.63)ng/L]、PGE2[(148.06±15.43)ng/L]、SP[(232.91±23.66)m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9.52±0.94)ng/L、(184.18±18.50)ng/L、(280.95±28.5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中关节肿胀[(0.51±0.05)分]、关节疼痛[(0.65±0.07)分]、关节畏寒[(0.49±0.05)分]、关节沉重[(0.89±0.08)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33±0.16)分、(1.72±0.14)分、(1.08±0.10)分、(1.79±0.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瘀血痹片联合温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中医症候积分,降低其疼痛介质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肩周炎瘀血痹片温针灸肩关节功能疼痛介质

    DWI扫描联合常规MRI序列检查在新生儿HI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冀笑笑吴霞贾荣荣
    2025-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联合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序列检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就诊的85例新生儿HIE作为HIE组,同期选取85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HIE组男48例,女37例;胎龄38~40(39.23±0.65)周;出生体重2.21~4.13(3.24±0.41)kg.对照组男43例,女42例;胎龄 37~41(39.03±0.84)周;出生体重 2.19~4.06(3.11±0.45)kg.分析 HIE组 DWI扫描联合常规MRI序列检查结果;比较两组DWI参数[丘脑、半卵圆中心、顶叶白质、豆状核、内囊后肢区域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常规MRI各序列病变检出结果;通过比较DWI扫描、常规MRI序列检查及联合诊断结果,分析其诊断效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HIE组丘脑[(0.84±0.05)mm2/s]、半卵圆中心[(1.04±0.12)mm2/s]、顶叶白质[(1.14±0.04)mm2/s]、豆状核[(0.76±0.04)mm2/s]、内囊后肢[(0.73±0.03)mm2/s]区域脑组织 ADC 值均低于对照组[(1.16±0.08)mm2/s、(1.83±0.17)mm2/s、(1.68±0.16)mm2/s、(1.23±0.09)mm2/s、(1.26±0.10)mm2/s](均 P<0.05);DW I 扫描联合常规MRI序列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97.65%(83/85),高于DWI扫描和常规MRI序列检查;漏诊率为2.35%(2/85),低于DWI扫描和常规MRI序列检查(均P<0.05).结论 DWI扫描联合常规MRI序列检查在新生儿HIE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漏诊率较低,可为临床诊断HIE提供可靠依据.

    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