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移植术后肺结核患者免疫状态与主要器官功能的初步分析

    傅红梅俞朝贤王娟李春燕...
    2641-2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肝移植术后肺结核患者免疫状态与器官功能相较于普通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规范抗结核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至2023年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患者的资料,以24例肝移植术后肺结核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31例同期非器官移植肺结核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均为男性;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7岁.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7岁.收集两组就诊后首次血常规、炎症标志物、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等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异常比例、各类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比率.采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研究组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肌酐、胱抑素C、肌酸激酶、B型钠尿肽前体以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的淋巴细胞-白细胞比率[0.13(0.09,0.17)]、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0.17(0.12,0.25)]均低于对照组[0.18(0.12,0.21)、0.26(0.15,0.33)],且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0.59(0.49,0.96)]高于对照组[0.40(0.33,0.63)](均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肺结核患者肝、肾、心等主要器官功能受损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较多,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须予以高度关注.

    肝移植术结核/肺器官功能免疫功能

    诺卡菌感染伴可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谭毅刚罗春明蔡杏珊李春燕...
    2645-2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可疑肺结核症状患者诺卡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诺卡菌肺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15例诺卡菌感染伴可疑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7例,女58例;年龄16~88(50.26±17.26)岁.根据是否合并肺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进行分组,75例肺结核合并诺卡菌感染为A组,17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合并诺卡菌感染为B组,23例单纯诺卡菌感染为C组.比较分析3组的肺部病灶CT影像学特点和主要肺结核可疑症状(咳嗽、咳痰、咯血、发热、气促、胸闷、胸痛)的发生情况.采用x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A组检出诺卡菌时间为抗结核治疗后4(2,8)个月,B组检出诺卡菌时间为抗非结核分枝杆菌治疗后10(2,12)个月.在诺卡菌分离株中,皮疽诺卡菌113株,类巴西诺卡菌1株,非洲/新诺卡菌1株.3组患者的CT影像均可见肺实变、斑块状、结节、条索状或空洞影,无病种特异性影像.病灶累及的解剖学部位:A、B、C组累及双肺多个肺叶的发生率分别为66.67%(50/75)、94.12%(16/17)、69.57%(16/23);B组发生率高于A组(x2=5.150,P=0.020);A组与C组、B组与C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67,P=0.796;x2=3.683,P=0.055).3组主要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50,P=0.998).结论 肺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常合并诺卡菌感染,但临床表现和影像检查均难以鉴别,应高度重视.

    结核/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诺卡菌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及与短期转归的关系

    王晓霞黄绍梅
    2649-2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TBM)合并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及与TBM短期转归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22年4月广州市胸科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TB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营养不良组(66例)和非营养不良组(14例).营养不良组男35例,女31例;1月龄~<1岁6例,1~<3岁19例,3~<6岁11例,6~<18岁30例;生活环境:村镇64例,城市2例.非营养不良组男9例,女5例;1月龄~<1岁1例,1~<3岁3例,3~<6岁2例,6~<18岁8例;生活环境:村镇7例,城市7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特征及与短期转归的关系.采用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在80例TBM患儿中,82.5%(66/80)合并营养不良,71.2%(57/80)合并贫血,51.2%(41/80)合并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组居住在村镇[97.0%(64/66)]、病程>14 d[81.2%(52/66)]的比例高于非营养不良组[50.0%(7/14)、35.7%(5/14)](均P<0.05).营养不良组贫血[77.2%(51/66)]、低蛋白血症[57.6%(38/66)]、药物性肝损伤[51.5%(34/66)]、后遗症发生率[48.5%(32/66)]和出院时脑脊液异常率[60.6%(40/66)]均高于非营养不良组[42.8%(6/14)、21.4%(3/14)、21.4%(3/14)、14.3%(2/14)、35.7%(5/14)](均P<0.05).两组临床分期、脑积水、脊髓病灶、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BM患儿易合并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TBM患儿易出现短期转归不良,有必要尽早对TBM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治疗.

    结核脑膜炎营养不良预后儿童

    广州市2020年至2022年耐多药肺结核管理策略的实施效果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子龙陈泽莹汪敏冯治宇...
    2653-2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确诊肺结核并按广州市耐多药管理策略进行管理的广州户籍患者285例,并将截止至2023年3月31日有治疗结局的137例患者纳入研究.男97例,女40例;年龄(48.2±16.2)岁;治疗史:初治50例,复治87例.收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分为治疗成功组和不良结局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x2检验、t检验、意向性分析、符合方案分析和改良意向性分析.结果 治疗结局:治疗成功102例(74.45%),不良结局35例(25.55%),其中丢失17例(12.41%),死亡11例(8.03%),失败7例(5.1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 ≥65 岁(x2=13.017,P<0.001)、有糖尿病(x2=5.270,P=0.022)、有既往不规则治疗史(x2=16.555,P<0.001)、喹诺酮类药物耐药(x2=9.796,P=0.002)、基线痰涂片菌量4+(x2=11.587,P=0.001)、使用贝达喹啉或德拉马尼(x2=6.993,P=0.008)是影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 岁(OR=9.702,95%CI:1.977~47.618,P=0.005)、有既往不规则治疗史(OR=3.221,95%CI:1.234~8.410,P=0.017)、喹诺酮类药物耐药(OR=4.925,95%CI:1.808~13.416,P=0.002)均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管理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但需要注意危险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转归影响因素

    广州地区205例肺结核患者领悟社会支持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沈惠兰梁雯丽秦黄萍周敏娟...
    2658-2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肺结核患者对社会支持的感受情况,为结核病社会支持政策的出台和提升结核病患者人文关怀水平措施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需求引导.方法 选取2023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205例作为调查对象.男119例,女86例;<25岁24例,25~<45岁68例,45~《60岁52例,>60岁61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问卷调查,根据PSSS中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他人支持3个维度12个条目分析结核病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状况.采用秩和检验和x2检验.结果 205例肺结核患者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他人支持3个维度的条目选项不同意、中立、同意的百分率分别为(1.95%、41.46%、56.59%)、(14.39%、64.27%、21.34%)、(16.22%、62.32%、21.46%).家庭支持维度与朋友支持维度、家庭支持维度与他人支持维度应答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48.680,P<0.001;x2=255.830,P<0.001);朋友支持维度与他人支持维度应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46,P=0.564).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他人支持维度得分为20(18,21)分、16(15,18)分、16(15,18)分.家庭支持维度与朋友支持维度、家庭支持维度与他人支持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1.808,P<0.001;Z=11.228,P<0.001);朋友支持维度与他人支持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24,P=0.600).在领悟支持度上,低支持、中间支持和高支持状态的百分率分别为3.90%、87.81%和8.29%.不同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居住情况、职业、医疗付款方式、自理能力人群领悟社会支持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广州地区结核病患者的人文关怀主要来自家庭内部,家庭外的社会支持水平亟待提高.

    结核/肺领悟社会支持广州

    基于知信行理论护理干预对NTM肺病患者呼吸康复排痰依从性的影响

    黄丽萍陈燕霞陈华冯翠莲...
    2663-2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呼吸康复排痰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广州市胸科医院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疗中心内一科收治的98例NTM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伴有胸闷气促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男17例,女32例,年龄(61.08±13.23)岁,中位年龄62.0岁.观察组男19例,女30例,年龄(59.65±11.29)岁,中位年龄62.0岁.两组均指导进行呼吸康复排痰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知信行理论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1周、出院1个月呼吸康复排痰知信行水平(自行设计的NTM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呼吸康复排痰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呼吸康复排痰依从性(呼吸康复排痰依从性量表)和生活质量[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问卷(LCQ-M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出院1周、出院1个月呼吸康复排痰知信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出院1周、出院1个月呼吸康复排痰依从性[(3.12±0.53)分、(2.76±0.52)分]均高于对照组[(2.90±0.51)分、(2.27±0.45)分](均P<0.05);观察组出院1周、出院1个月LCQ-MC生理维度[(5.00±0.97)分、(5.00±1.03)分]、心理维度[(5.35±1.01)分、(5.22±1.08)分]、社会维度评分[(5.31±1.02)分、(5.20±0.98)分]、LCQ-MC 总分[(15.66±2.42)分、(15.42±2.31)分]均高于对照组[(4.52±1.18)分、(4.27±1.13)分;(4.70±1.11)分、(4.65±1.08)分;(4.58±1.15)分、(4.56±1.20)分;(13.80±2.68)分、(13.49±2.64)分](均P<0.05).结论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NTM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呼吸康复排痰依从性及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支气管扩张知信行理论护理干预呼吸康复排痰依从性生活质量

    LMR、MPVLR与Ⅲ期肺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

    戴震张永彤黄芳刘华...
    2668-2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Ⅲ期肺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在陕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行根治性放疗的102例Ⅲ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85例、女17例;年龄 32~76(51.17±8.27)岁;体重指数(BMI)22.46~24.52(23.06±1.57)kg/m2.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放疗前单核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计数,根据检测结果计算LMR、MPVLR.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将患者分为发生组(23例)和未发生组(79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外周血LMR、MPVLR对Ⅲ期肺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Ⅲ期肺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影响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发生组放疗前LMR低于未发生组,MPVLR高于未发生组(均P<0.05);放疗前外周血LMR、MPVLR预测Ⅲ期肺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 0.745(0.695~0.791)、0.862(0.812~0.907),两者联合检测的 AUC(95%CI)为 0.916(0.871~0.966).发生组大体类型中央、肿瘤长径≥5 cm、放射总剂量≥60 Gy患者比例均高于未发生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射总剂量(OR=2.217,95%CI:1.452~3.385)、肿瘤长径(OR=2.368,95%CI:1.409~3.980)、LMR 降低(OR=2.649,95%CI:1.658~4.231)、MPVLR 升高(OR=3.177,95%CI:1.868~5.404)是Ⅲ期肺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外周血LMR在肺癌根治性放疗后放射性肺炎患者中呈低表达,MPVLR呈高表达,两者与肺癌根治性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存在一定的关系.两者均是肺癌根治性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影响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肺癌根治性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更高.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肺癌放疗放射性肺炎

    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二线治疗EGFR-TKI治疗期间T790M突变的转移性NSCLC的临床疗效

    汪定军石蕾张娟
    2673-2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二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期间T790M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康市人民医院接收的EGFR-TKI治疗期间T790M突变的转移性NSCLC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期间研究组失访7例,最终入组40例;对照组失访9例,最终入组38例.对照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60.32±5.71)岁;体重指数(BMI)(18.06±1.61)kg/m2;采用奥希替尼治疗.研究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61.05±6.64)岁;BMI(18.13±1.54)kg/m2;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赛沃替尼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治疗后随访2年,记录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x2检验、Kaplan-Meier分析、Log-rank检验.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 CEA[(65.30±14.29)μg/L]、CYFRA21-1[(1.62±0.69)μg/L]、VEGF[(381.04±27.64)ng/L]、MMP-9[(151.98±25.47)μ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73.59±16.03)μg/L、(2.57±0.76)μg/L、(396.61±26.51)ng/L、(169.07±26.5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85.00%(34/40)]、客观缓解率[62.50%(25/40)]均高于对照组[65.79%(25/38)、39.47%(1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FS、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二线治疗EGFR-TKI治疗期间T790M突变的转移性NSCLC,有助于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安全性良好.

    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790M突变奥希替尼赛沃替尼

    阿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化疗方案在吉非替尼耐药肺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翟婷婷王峰
    2678-2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化疗方案在吉非替尼耐药肺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吉非替尼耐药肺腺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 37~68(52.58±2.21)岁;体重指数(BMI)18~27(23.11±1.17)kg/m2;病灶:左上 18 例,左下 16 例,右上5例,右下3例;临床分期:Ⅲ期20例,Ⅳ期22例;采用培美曲塞和卡铂化疗.观察组男21例,女21 例;年龄37~68(52.67±2.24)岁;BMI 18~27(23.06±1.14)kg/m2;病灶:左上 17例,左下 14例,右上5例,右下6例;临床分期:Ⅲ期18例,Ⅳ期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阿法替尼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水平[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神经烯醇化酶(NSE)]、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6.19%(32/42)]高于对照组[52.38%(22/42)](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44.39±3.88)μg/L]、NSE[(13.45±1.22)μg/L]、CEA[(6.17±0.57)μ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1.02±5.24)μg/L、(18.69±1.74)μg/L、(9.26±0.81)μg/L](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65.39±5.22)%]、CD4+[(36.15±2.7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7.69±4.38)%、(31.58±2.64)%],CD8+[(27.16±1.53)%]水平低于对照组[(30.87±2.07)%](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6.19%(11/42)]和对照组[19.05%(8/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化疗方案在吉非替尼耐药肺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免疫功能的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肺腺癌吉非替尼耐药阿法替尼培美曲塞卡铂化疗

    血浆外泌体PD-L1和EGFR表达与NSCLC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鲍慧王凯李伟伟
    2682-2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外泌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NSCLC患者312例作为研究对象,男178例,女134例;年龄≥55岁180例,<55岁132例;肿瘤长径≥5 cm 169例,<5 cm 143例.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外泌体标志性蛋白CD63、CD81、TSG101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外泌体PD-L1和EGFR水平;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预后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x2检验.结果 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及吸烟史患者血浆外泌体PD-L1和EGFR水平较高(均P<0.05);患者血浆外泌体PD-L1高水平与EGFR高水平关系密切(P<0.05).312例患者中失访27例,随访率为91.35%(285/312);285例随访患者5年生存率为62.46%(178/285).PD-L1高水平患者的生存率为30.77%(48/156),PD-L1低水平患者的生存率为83.33%(130/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92.743,P<0.05).EGFR高水平患者的生存率为20.51%(32/156),EGFR低水平患者的生存率为93.59%(146/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119.215,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外泌体PD-L1和EGFR高水平表达、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血浆外泌体PD-L1和EGFR表达与NSCLC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外泌体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