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没有指定设备或程序的情况下,初始样本转移技术降低老年骨折患者血培养污染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因疑似或确诊血流感染而需要采集血培养标本的400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4例,男86例,女118例,年龄61~99(81.74±7.96)岁,上肢骨折72例,下肢骨折90例,脊柱骨折30例,骨盆髋臼骨折12例.观察组196例,男90例,女106例,年龄为60~94(80.36±8.23)岁,上肢骨折64例,下肢骨折88例,脊柱骨折34例,骨盆髋臼骨折1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方法采血,观察组采用初始样本转移技术采血.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培养真阳性率和污染率,分析血培养物阳性的微生物学特征及各菌株的占比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两组患者血培养的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9,P>0.05).观察组血培养污染率低于对照组[0.51%(1/196)比4.90%(10/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09,P<0.05).两组污染血培养物中所分离的菌株中大部分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正菌血症最常见的原因是肠杆菌科种属,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培养污染患者比血培养阴性患者静脉注射万古霉素的比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物污染患者额外抽取血培养物比率[63.64%(7/11)]比血培养阴性患者[23.77%(82/345)]高39.87%,差异统计学意义(x2=7.036,P<0.05).血培养受污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血培养阴性患者长2.97 d(95%CI 1.5~3.0 d).结论 在不影响血培养真阳性的情况下,使用初始样本转移技术可以显著减少血培养污染,而且没有相关成本.这种新颖的方法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措施,实用、安全,并且不会损害血培养的灵敏度,而无需使用昂贵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