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伏美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中心临床研究方法设计.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接诊的90例晚期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筛选45例,剔除2例,最终43例纳入分析,其中男性29例,女14例,年龄(51.79±6.28)岁,腺癌43例;对照组筛选45例,剔除3例,最终42例纳入分析,其中男性26例,女16例,年龄(52.06±5.41)岁,腺癌42例.两组患者均静脉滴注培美曲塞500 mg/m2,1次/21 d,每个治疗周期首日用药.对照组口服吉非替尼片250 mg/次,1次/d,21 d为1个治疗周期;试验组口服甲磺酸伏美替尼片40 mg/次,2次/d,21d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均维持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蛋白-1(TIMP-1)水平及临床疗效、安全性.随访18个月,记录生存预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x2检验.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77%(30/43)和47.62%(2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3,P=0.038).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 CEA 水平分别为(20.21±5.72)μg/L、(25.31±4.16)µg/L,CA19-9 水平分别为(26.85±3.92)μg/L、(29.62±4.15)μg/L,CYFRA21-1 水平分别为(2.61±0.76)µg/L、(3.62±0.91)μg/L,MMP-9 水平分别为(102.86±20.37)µg/L、(117.41±22.06)μg/L,TIMP-1 水平分别为(608.31±60.43)µg/L、(635.93± 61.15)µ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53%(17/43)和30.95%(13/42)(x2=0.685,P=0.408).随访结束,试验组失访2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8个月,死亡8例;对照组失访2例,中位PFS 14个月,死亡17例.两组均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OS),两组OS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4.939,P=0.026).结论 相比于吉非替尼,伏美替尼治疗晚期NSCLC更有助于提高疾病缓解率,延长PFS和OS,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