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徐兰叶刚
    1025-1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致死率高、生存期短,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多予以应用化学药物治疗,但有效率不高.免疫治疗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进阶性、突破性发展,同时也在临床中被证实可延长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本文分享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例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并获得较佳疗效的病例.

    恶性黑色素瘤特瑞普利单抗免疫治疗

    派特灵外用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

    刘苑玲陈文艺吴雪琳胡燕卿...
    1028-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派特灵外用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确诊的跖疣患者15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50例患者采取派特灵外敷治疗,50例患者采用CO2激光治疗,50例患者采用液氮冷冻治疗,并分别于治疗结束后4周、12周进行随访,观察3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采用x2检验、F检验.结果 派特灵组50例患者年龄(30.25± 10.52)岁,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皮损单发15例、两处及以上部位35例;CO2激光组50例患者年龄(28.65±11.25)岁,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皮损单发20例、两处及以上部位30例;液氮冷冻组50例患者年龄(25.15±9.65)岁;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皮损单发20例、两处及以上部位30例.治疗后4周,派特灵组临床有效率为94.0%(47/50),CO2激光组临床有效率为84.0%(42/50),液氮冷冻组临床有效率为80.0%(40/5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8,P=0.025),CO2激光组与液氮冷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9,P=0.532).治疗后12周,派特灵组临床有效率为88.0%(44/50),CO2激光组临床有效率为78.0%(39/50),液氮冷冻组临床有效率为72.0%(36/5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93,P=0.031),CO2激光组与液氮冷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21,P=0.328).结论 派特灵能有效地治疗跖疣,减少复发率,创伤和不良反应较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跖疣人乳头瘤病毒派特灵临床疗效

    神经胶质瘤患者患病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张桐高敏李翔孟晓静...
    1032-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深入探究神经胶质瘤患者的患病体验,了解患者患病经历及照护需求,为帮助患者接受疾病并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按照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的12例神经胶质瘤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31~69岁)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 将患病体验及需求提炼为5个主题:获得相关健康教育需求迫切,健康教育内容(治疗措施、复发知识、术后康复内容、益于健康的行为和日常生活方式、术后回归工作时间及强度),偏向"互联网+"的随访模式,渴望专业、延续的治疗及随访服务,重视家庭或照护者的支持.结论 神经胶质瘤患者由于疾病认知水平不同、医疗条件差异、社会支持不足等原因,患病经历及需求呈多样化趋势.医护人员应加强该人群的健康教育,提升疾病认知水平,强化家庭支持,构建"互联网+"医疗平台,促进专业、个性化、精准的治疗及随访体系构建.

    神经胶质瘤患病经历需求质性研究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系统的共情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作用

    张蕙艳蒋蕾周楠
    1038-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系统的共情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05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63.72±8.98)岁,动脉瘤长径(6.02±1.23)mm]与对照组[53例,男30例、女23例,年龄(62.36±8.75)岁,动脉瘤长径(5.86±1.17)mm].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系统的共情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和治疗依从性以及术后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术后7d,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9.16±7.96)分、(48.13±9.75)分和(42.58±8.63)分、(49.62±9.96)分]均较术前降低[(58.12±11.89)分、(59.56±12.31)分和(57.78±11.69)分、(56.52±11.45)分](均 P<0.05),且观察组[(39.16±7.96)分、(42.58±8.63)分]均低于对照组[(48.13±9.75)分、(49.62±9.96)分](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9.13±1.95)d]短于对照组[(11.26±2.32)d](P<0.05),两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4.36± 0.86)分比(4.62±0.92)分]和并发症发生率[9.62%(5/52)比22.64%(12/5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前,两组遵医服药[(92.23±20.50)分、(83.46±18.55)分]、日常锻炼[(89.58±19.91)分、(80.62±17.92)分]、饮食管理[(90.69±14.14)分、(81.45±18.10)分]、不良管理评分[(87.69±19.49)分、(78.45±17.43)分]均较护理前升高[(58.32±12.96)分、(56.16±12.48)分,(62.78±13.95)分、(61.82± 13.74)分,(60.68±13.48)分、(59.21±13.16)分,(49.68±11.04)分、(50.21±11.16)分](均 P<0.05),且观察组[(92.23±20.50)分、(89.58±19.91)分、(90.69±14.14)分、(87.69±19.49)分]均高于对照组[(83.46± 18.55)分、(80.62±17.92)分、(81.45±18.10)分、(78.45±17.43)分](均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分[(96.25±19.25)分、(95.26±19.05)分]均高于对照组[(88.05±17.61)分、(87.45±17.49)分](均 P<0.05).结论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系统的共情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生物-心理-社会系统共情技术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降低产妇自然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率的效果研究

    曾丽玲庄幼青饶金李雪然...
    1043-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产妇自然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临床观察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产一区3 062例产妇作为试验组、产二区3 11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产妇年龄(29.52± 4.25)岁;会阴伤口情况:无伤口 266例,Ⅰ度裂伤2 152例,Ⅱ度裂伤、侧切644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9.68±4.09)岁;会阴伤口情况:无伤口 244例,Ⅰ度裂伤2 179例,Ⅱ度裂伤、侧切68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尿潴留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措施.观察试验组及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尿管率、尿潴留产妇护理单使用规范率,对比改进前后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尿管率、尿潴留产妇护理单使用规范率.采用x2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尿管率、尿潴留产妇护理单使用规范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0%(98/3 062)比4.45%(139/3 112),1.40%(43/3 062)比 2.80%(87/3 112),88.78%(87/98)比 56.12%(78/139)](x2=6.702、14.354、29.988,均P<0.05).改进前后对比发现,产妇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尿管率、尿潴留产妇护理单使用规范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降低产妇自然分娩后尿潴留发生率及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分娩尿潴留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李晓梦仝小娟李梦
    1047-1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濮阳市中医医院采取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患者96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联合常规护理.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50.44±6.52)岁.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9.95±6.73)岁.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腰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评分、椎间隙高度、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度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x2检验.结果 术前,两组JOA评分、ODI评分、RMD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2h、3个月、6个月,观察组JOA评分(20.44±1.39)分、(23.68± 1.40)分、(24.22±1.49)分高于对照组的(19.81±1.26)分、(22.75±1.35)分、(23.49±1.42)分(t=2.327、3.313、2.457,P=0.022、0.001、0.016);观察组 ODI 评分(40.59±3.52)分、(34.37±4.25)分、(31.67±4.83)分低于对照组的(42.23±3.20)分、(36.45±4.33)分、(34.69±4.95)分(t=2.388、2.375、3.028,P=0.019、0.020、0.003);观察组 RMDQ 评分(16.68±1.67)分、(11.75±1.38)分、(5.42±1.35)分低于对照组的(17.85±1.75)分、(12.42±1.39)分、(6.12±41.38)分(t=3.351、2.370、2.512,P=0.001、0.020、0.014).术前及术后,观察组椎间隙高度、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将快速康复外科融入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微创手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

    饮食日记营养管理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范玉云周梦雯卢春丽肖华...
    1052-1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饮食日记营养管理在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于广州市胸科医院骨结核外科的99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其中2021年8月至12月收治的48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6月收治的51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40例,女11例,年龄(57.94±20.98)岁,病程(8.84±3.54)个月;对照组男35例,女13例,年龄(53.00±20.07)岁,病程(8.77±3.78)个月.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营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饮食日记营养管理:对患者进行赋能教育,包括讲解营养管理重要性、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制定营养计划、进行营养干预、营养教育等.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及术后2周的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评分及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水平.采用x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术后2周,观察组有33.33%(17/51)的患者营养风险评分<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0%(6/48),x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对照组ALB、TRF有下降,PAB有上升,观察组ALB、TRF、PAB均有上升,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饮食日记营养管理降低了脊柱结核患者的营养风险并改善了其营养状况.

    脊柱结核围手术期饮食日记营养管理

    本期导读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