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
公路

谭昌富

月刊

0451-0712

paper@chn-highway.com

010-52190555 82190535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前炒面胡同33号D座

公路/Journal Highwa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56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创刊,是中国公路行业出版最早的中央级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公路》杂志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办单位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出版单位是《公路》杂志社。  《公路》杂志的办刊方针是:严格遵守国家出版及相关行业法规;宣传公路行业的科技方针、政策、法规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报道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为提高公路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服务。  《公路》杂志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兼顾政策、理论和科学实验。《公路》杂志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养护、监理、管理等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市政、铁路、林业、水利、机场、地质、煤矿、石油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拱桥吊杆内温湿度分布及其锈蚀作用分析

    吴飞裴辉腾
    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拱桥吊杆内部温湿度分布及其对吊杆钢丝的锈蚀作用,以王安石大桥为依托工程,结合建立的吊杆数值有限元模型,通过将吊杆内钢丝简化为多孔介质,模拟在外界温度作用下吊杆截面内的温湿度分布,进而分析温湿度耦合作用对吊杆钢丝造成的锈蚀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吊杆内温度的分布主要受侧面日光照射而影响,且吊杆圆周表面各方位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相位差;随着温度的升高吊杆内的水由液态转化为水蒸气并分布在整个吊杆内,随着温度下降,吊杆内的水蒸气也逐渐冷凝成水;温湿度耦合作用下吊杆内的钢丝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锈蚀,随着运营年限的不断增长,吊杆内的钢丝锈蚀程度逐渐增大,吊杆钢丝剩余直径逐渐减小。

    系杆拱桥吊杆桥梁锈蚀温度湿度耦合作用

    拆除跨径150 m桁式组合拱桥关键技术研究

    张厚英谭文鹏郭定勇
    18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鱼洞大桥跨越饮用水源的红枫湖,建设环境要求高,原跨径150 m桁式组合拱桥拆除方案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提出利用原址新建跨径180 m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作为悬吊支架平台拆除桁式拱桥施工工艺。采用MIDAS/Civil程序进行精细化建模,对桁式拱桥拆除过程中受力特征和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并对原桥拆除过程中变形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原桥拆除过程稳定性良好;开拱后,桁式拱桥发生了体系转换,悬臂状态下1/2拱不会倾覆;实腹段箱梁顶底板拆除后,桁架拱片的最大升高均小于理论值。研究成果为今后同类型拱桥的拆除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桥梁拆除桁式组合拱桥有限元分析现场监测

    关于软岩极限侧阻力建议值的探讨

    徐永王学伟
    198-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桥梁勘察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红层泥岩、砂质泥岩等软质岩层,桩端位于软岩层时,桩基一般都按照摩擦桩进行设计,因此,全风化-中风化泥岩等软质岩的侧阻力建议值是桩基设计的重要参数。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与现行公路行业规范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依照公路行业规范相关内容,间接提供各级风化软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的安全性、合理性,为实际项目应用提供参考。

    桥梁工程桩基设计极限侧阻力抗压强度软岩

    无封底混凝土单壁钢吊箱围堰技术研究与应用

    韦权张坤球陈家海姚青云...
    202-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封底混凝土单壁钢吊箱围堰技术主要利用钢护筒与混凝土间黏结力承担外部荷载,采用钢套筒底部环板封堵装置,使钢护筒与钢套筒之间圆环内仅浇筑少量混凝土,从而达到钢吊箱的无封底混凝土施工。通过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工况钢吊箱受力计算分析,结合钢套筒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验证了无封底混凝土单壁钢吊箱围堰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桥梁工程围堰钢吊箱钢套筒无封底混凝土有限元分析试验研究

    支架沉降对分层浇筑的PC异型连续箱梁桥受力影响分析

    刘四田
    208-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PC异型连续箱梁桥一般比较宽,混凝土方量大,会采用支架分层浇筑施工方法。当支架刚度不足或地基处理存在缺陷时,在箱梁浇筑过程中支架会产生沉降,可导致箱梁产生裂缝。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关注点易集中在裂缝的处理上,而忽视箱梁截面应力重分布。现以某实桥为例,对支架无沉降和有沉降施工状态进行了比较计算,就裂缝成因及梁体应力重分布进行了探讨,进而对后续加固重点提出了建议。

    桥梁工程异型箱梁桥支架分层浇筑支架沉降应力重分布加固

    基于低碳生态理念的绿道慢行系统设计研究

    王琴郝琳哲
    212-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伴随而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建设低碳城市、倡导绿色出行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绿道慢行系统在规划绿色交通网络、营造低碳生态环境等方面与低碳城市相契合。基于对低碳生态理念的解析,分析了绿道慢行系统的低碳生态设计策略,并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从构建绿道生态网络、连接慢行交通系统、营造舒适慢行空间、建设人性化服务设施、打造智慧游览体验等5个方面对东湖绿道的低碳生态理念进行了诠释,探讨了绿道慢行系统低碳生态设计方法,以期能为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慢行系统低碳生态规划设计东湖绿道

    基于多源数据的区域干线公路网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马书红尚金金李頔王圆圆...
    219-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网效益评价是公路网规划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对公路网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协调性。考虑新型空间格局的发展要求,从路网运行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4个方面建立路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路网基础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交通量数据等多源数据,借助TransCAD与ArcGIS工具对指标进行量化测算,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不同区域干线公路网综合效益进行超效率分析;采用陕西省干线公路网作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EA方法适用于对不同城市的路网综合效益进行超效率分析,西安、渭南、铜川、延安、榆林的效率值最大,宝鸡的效率值最小。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公路交通网络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交通规划公路网综合效益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法多源数据

    全网"一张图"基础服务架构设计及应用体系研究

    赵云芳梅乐翔宋杰
    226-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当前联网收费公路收费、计费问题,结合业内现有、拓展业务对GIS可视化服务的整体需求,提出一种基于Dijkstra路径拟合算法的多重辅助校验模型;提出一种基于GIS信息可视化的全网"一张图"基础服务架构(以下简称"一张图服务")体系,以满足多业务场景对GIS服务的多元化应用;基于"云-边-端"一体化平台部署方案,提出一种"多区块-多极调用"的网络设计实施方案,以提供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服务。

    全网"一张图"基础服务GIS信息可视化多重辅助校验模型"云-边-端"一体化多区块-多极调用

    经济属性驱动下的高速公路复杂加权网络的演化及仿真

    孙璐赵晓洁刘新民孙秋霞...
    234-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讨论经济因素驱动下高速公路网络拓扑结构、演化过程和特征问题。在BBV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节点强度驱动和以经济流量为权重度量标准的复杂加权网络演化模型,并使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和分析,分别探讨了拓扑网络中经济流量增量和现实网络中城市经济属性对高速公路网络演化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加权网络,其点权分布服从幂律分布,并有重尾特征;经济流量增量成为拓扑网络演化的驱动力,而城市经济属性对现实网络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和优化,以及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交通工程交通网网络演化复杂网络高速公路幂律分布

    面向车流量智能检测的YOLOv7算法改进与应用

    马庆禄吴跃川张梓轩李杨梅...
    242-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机器视觉识别中车流量检测的精度问题,以YOLOv7人工智能算法为基础,通过视觉跟踪并叠加注意力机制,提出一种基于YOLOv7和Deep SORT的改进型车流量智能检测方法。通过将注意力模块GAM与YOLOv7网络进行融合增强检测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在改进后的YOLOv7网络中引入Deep SORT跟踪算法以改善车辆间相互遮挡导致复检漏检问题。实验选取重庆市渝中区经纬大道双向六车道为研究对象,在新铺社天桥上采用固定相机连接移动笔记本电脑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以及算法验证,为了保证算法的可重复性,分别选取早高峰、午平峰和晚高峰3个时段分别录取了 5 min的交通流视频。利用在交通视频中通过设置虚拟检测线,让新算法在车辆检测的同时对车辆运行轨迹进行跟踪,当车辆经过检测线时记录车辆的身份编号,以此来实现交通视频的车流量监测与跟踪计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新算法相比于原YOLOv7算法在车辆检测方面平均精度提高了2。3%,视频车流量统计的精度提高了 8。2%。

    智能交通车流量检测YOLOv7DeepSORT深度学习